市政工程技术交底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内容摘要:

质量必须分批抽样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1)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焊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 构件 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d 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 L 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受压区及装配式 构件 的连接处不限制;受拉区不大于 50%。 区段划 分和焊接接头设置见图 23。 2)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接头距钢筋的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 构件 的最大弯矩处。 (12)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域内,工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成弯钩, HRB33HRB400 牌号钢筋可不做弯钩。 2)直径不大于 12mm 的受压 I 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 构件 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5 倍。 3)应在搭接头中心和两端至少三处用铁丝绑扎 牢,钢筋不得滑移。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 29 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 倍。 表 29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注: HRB33 HRB400 牌号钢筋直径 d 大于 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的数值增加 5d 采用。 d 不大于 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 5d 采用。 ,其搭接长度应适当增加。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 长度不应小于 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加 5d. C20 时, HPB235,HRB335 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 C20 的数值相应增加 lOd, HRB400 牌号钢筋不宜采用。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5d。 ,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拉、压的按受拉处理。 (13)各受力钢筋之 间的绑扎接头应互相错开,其在 构件 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 L1 的 倍区段 L 范围内(见图24),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满足以下要求: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2)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接头不宜位于 构件 最大弯矩处。 3)绑扎接头中的钢筋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d 且不应小于 25mm。 4)对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 构件 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在绑扎接头区段 L 内(见图 24),有绑扎 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 50%。 注: ,在柱中及柱与基础交接处,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适当放宽。 L 的长度范围,当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超过规定时,应采取专门措施。 6.钢筋绑扎及安装 (1)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替换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和监理工程师的签认,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 I 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替。 (2)在结构配筋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允许时,可先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人模就位后再进行焊接或绑扎。 钢筋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运输和安装,为使骨架不变形、不发生松散,必要时可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加以焊接或添加辅助钢筋(斜杆、横撑等)。 (3)焊接钢筋网片宜采用电阻点焊。 所有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点焊: 1)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焊接。 2)当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时,受力主筋与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 当焊接网为两个方向受力时,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4)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支架上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拼装骨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梁板结构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简支梁的预拱度可参考表 210 的数值。 表 210 简支梁钢筋骨架预拱度 注:跨度大于 20m 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拱度。 2)拼装前应检查所有焊接接头的焊缝有无开裂,如有开裂应及时补焊。 3)拼装时可在需要焊接点位置,设置楔形卡卡住,防止焊接时局部变形。 待所有焊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定位,然后再施焊。 4)施焊次序应由中到边或由边到中,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5)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需要绑扎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骨架和网片的搭接接头,不宜位于 构件 的最大弯矩处。 2)焊接网片在非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宜为 l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