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程中心年度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力,以优秀的创新团队和成熟的核心技术平台为后盾,在产品推广过程中,我们不断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及产品解决方案。 同时, 2020 年,我司 依托自有成熟的免疫层析技术平台, 实施专利质押 贷款 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可提取性和抗原( ENA)自身抗体谱免疫印迹试剂盒开发及产业化》 , 获得资助 32 万元,依托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 ENA 相关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推广,目前该项目顺利进展中。 3.人才培养和引入情况(现有人才结构情况,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情况) ( 1)现有人才结构情况 中心现有研发人员 116 人, 固定人员 90 人。 其中 博士 4 人,硕士(含在读博士) 30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占 29%。 目前高级职称 4 人,中级职称 30 人,均为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毕业,有多年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的经验。 ( 2)新引进的高层人才 情况 引进海外高层人才唐时幸博士 : 男,博士,教授, 1964 年 12 月出生。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引进 的 海外高层人才 ,在美国 FDA 从事诊断试剂评审和质量工作十多年, 接受过系统的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训练,拥有 20 多年从事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与爱滋病等)基础、流行病学与检测方法研究的经历;有组织实施重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经验;有丰富的病原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研制、报批、开发和评审经验。 在国内重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医学,流行病学,毒感染疾病的流行病学和基础病原学相关基础理论训练以及 学习研究;工作中相继在国内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美国家健康研究院等著名科单位开展工作。 至 2020年底,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担任病毒 学研究和产品评审。 20 多年的研究经历中,发表 70 多篇论文或综述,过去 5 年间发表论文 28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 8 篇;多次获得各项奖励; 1992 年研发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国家新药证书; 1996 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引进仪器开发领域专家罗宏博士 : 男 , 1968 年 9 月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于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20 年 就 任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仪器事业部总监,全面负责公司产品开发;曾在伊甸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负责公司无线通讯领域的终端类产品的开发;在北京华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任技术总监,主要负责有线宽带接入产品和系统的产品定位,市场需求分析以及产品化工作;东方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从事东信自主知识产权 CDMA IS95/IS2020 基站系统开发;在 TCL 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任研发部经理,负责 TCL GSM/GPRS 手机的研发;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 207 所任室主任,曾主要承担国家航天军工和 863 科研项目。 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承担国家 863 高技术课题期间,因为科研方面的突破, 1995 年被评为国家 863研究先进个人;公开发表技术文章十余篇,其中两次参加国际 学术 会议,发表论文两篇。 4.开放服务及培训情况(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及社会培训情况) 企业开放已经成熟的技术平台(如纳米胶体金技术平台, ELISA 技术平台),与众多研究单位、企业合作。 2020 年,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三院联合开展肿 瘤标志物的定量诊断系统研究。 (四) 科研成果或引进新技术转化为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情况 1.科研成果或引进新技术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公司依托组建广州市即时检测技术及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效率 和产品质量。 2020年,我司疟疾快速检测试剂获得印度 RITES招标采购 210万美元,充分展示了万孚公司的工程技术创新及产品转化能力,也 再次证明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设施设备、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支 撑平台,更是我司提高行业知名度、地位,促进企业 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2.科研成果或引进新技术创造的社会及环境效益情况 ( 1) 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不断提升中心的研发实力。 2020 年,我司作为牵头单位分别承担了 国家 863 科技计划(《 新型临床即时检验分析( POCT)仪器及试剂一体化检测系统的研制》 2020AA02A10 卫生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重组蛋白和抗体库研制平台 》 2020ZX09506001) , 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我司研发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如下: 国家 863 科技计划《 新 型临床即时检验分析( POCT)仪器试剂一体化检测系统的研制》:与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 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 在 POCT 检测仪器、及 POCT 诊断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相当工作经验积累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发。 2020 年 3 月 1 日,由我司牵头组织的 863 计划 POCT 专项课题启动会及国家科技部现场调研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汇聚了快速诊断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高校,代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POCT 诊断 技术前沿。 重大新药创制(重组蛋白和抗体库研制平台)项目:与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国内多家在蛋白质、多肽表达制备及蛋白质转化运用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经验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发 ,为解决诊断行业原材料自主制备和规模化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以中心建设发展为契机, 截至目前, 我司 累计申请专利 77项,授权 45项,其中PCT 受理 5项,申请发明专利 29项,授权 3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4项,授权 17项;申请外观专利 24项,授权 24项。 ( 2) 为实现企业高效标准化运营, 2020 年我司在管理上主要针对生产经营开展欧博管理变革和清洁生产审核,两者相辅相成,贯穿于我司 2020 年经营发展过程中。 在行业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司属于节能环保型的生物医药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以全国和广东省开展的清洁生产活动为契机,自愿开展清洁生产, 有效结合公司内部的欧博管理变革,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仓管、物料、水电能源等各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制定并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30 个,实现企业物料、水、电等资源合理配置及节约利用,实现生产产品的 物料 平衡 %,每年节约电费约 38 万元,节约水费 万元, 进一步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产生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五) 管理制度建设及内部运行机制情况 1.内部机构设置状况 组建广州市即时检测技术及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分为管理层、决策层、运行层三个层面。 决策层 — 由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建议中心重大决策的制定等。 管理层 技术 委员会 ( 6人,以 快速诊断领域内 资深科研人员担任);研发中心( 46人,负责国际前沿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各类诊断用生物原材料的研究开 发);检测中心( 3人,主要负责产品质量研究及标准建立等); 中心办公室 ( 3人,负责 中心的日常事物及运行 );市场部( 13人,负责公司产品工业设计创新研究及对外技术服务工作) 项目管理部、注册管理部主要负责项目的管理及产品注册等服务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