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重点内容摘要:

、点位密度等方面一般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所以需要布设施工控制网。 施工网 测图网 服务对象 定线、放样。 保证工程质量 测图。 保证图纸拼接 控制范围 小 大 点位使用 受施工干扰、使用频繁,设观测墩 独立作用,外界影响小 点位分布 点位密度大,分布不均匀 点位稀,精度均匀 点位密度 精度 高,二级网不一定低于一级网 由测图比例尺决定 ?建筑限差 Δ 和放样总误差 M 的关系是什么。 放样总误差 M和控制网误差 m1,放样误差 m2 的关系是什么 ? ( 2) 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 ( 2) Δ =竣工尺寸 — 设计尺寸;取 Δ =k M 建 , M 建 为建筑中误差; k=2 或 3。 ( 3) M 测 =M= = k=m1/m2 ( 4)对水利、桥梁工程,放样条件差,取 k=m1/m2=1/,得 m1=; 对工业企业,放样条件较好,取 k=m1/m2=1/ 2 得: m1= 在此处键入公式。 对于隧道工程,放样条件好,取: k=m1/m2=10 得: m1==M P 点, p 点距测站点 80m,要求 P 点的点位误差  5mm,试按“等影响原则”确定测角和测距精度 mβ 和 ms(不考虑其他误差影响)。 纵向误差: ms; 横向误差: ( mβ /ρ ) S ; 点位误差 : = ( mβ /ρ ) S=ms=5/。 答:通常用以下四个方面大的质量指标来描述控制网质量的:( 1)精度,描述误差分布离散程度的一种度量。 ( 2)可靠性,发现和抵抗模型误差的能力大小的一种度量。 ( 3)灵敏度,监测网发现某一形变的能力大小一种度量。 ( 4)经济,建网费用。 其优化内容各是什么。 分类 固定参数 待定参数 含义 零类设计( ZOD) A,P Qxx 基准设计 一类设计( FOD) P,Qxx A 网形设计 二类设计( SOD) A,Qxx P 观测精度设计 三类设计( THOD) Qxx,部分 A 和 P 部分 A 和 P 已有网改进 、角度和高程的测量和放样有哪些不同点。 当放样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所放样点位的精度。 ( 1) 测量,是用测量仪器设备,测定待定长度、角度及高差测定,是依据设计数据,计算放样数据,然后用测量仪器设备将设计长度、角度、高程放样到现场。 ( 2)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规划法放样,即。 先以普通精度放样,然后将放样将其作为待定元素,用高精度测量方法测定,并计算观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值,最后进行归化改正。 、说明其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极坐标法:水平角放样和距离放样,使用钢尺时须便于量距,且距离不长。 直角坐标法:适用于建立了建筑方格网的工业场地。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适用于各种场地。 GPS RTK 放样:适用于放样精度要求不太高,通视困难的场地。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的地方,如桥墩定位等。 归化法放样:当放样精度要求 较高时,先用上述方法放样,再精确测量点位 2,然后进行归化改正。 A、 B 为已知控制网点,利用 A、 B 来放样 2 点。 设放样时使用的电磁波测距仪,测角中误差 mβ =177。 20,测距中误差 ms=177。 10mm。 1)若用极坐标法放样,式计算和绘出个点的误差椭圆。 2)若用支教坐标法放样,试计算和绘出各点误差椭圆(误差椭圆比例尺用 1:1) SA1= ; SA2= ; 横向误差: m181。 =( mβ /ρ) S=( 20/206265) S m181。 1=177。 ; m181。 2=177。 ; 纵向 误差: mt=ms=10mm; 点位误差: M1=177。 ; M2177。 (1)线路中线桩在定测时已在地面标定,但由于施工与定测间相隔时间较长,往往装点已丢失 、损坏或移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中线的恢复工作和对定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 (2)线路复测内容包括:全线 GPS 点得坐标、导线点的右角、导线点间的距离、转向角测量、直线转点测量、曲线控制桩测量和线路水准测量等。 (3)线路复测目的是恢复定桩点和检查定测质量,而不是重新测 设,所以要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 若桩点有丢失和损坏,则应予以恢复;若复测和定测成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则以定测成果为准;若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找原因,确定证明定测资料错误或桩点位移时,方可采用复测资料。 包括哪些内容。 (1)目的:在路基土石方工程完工以后,应进行线路竣工测量,其目的是最后确定中线位置,同时检测路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