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考试题库内容摘要:
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 ) 的。 ( ) 26*河曲的形成及河床的变深是由河流的侧蚀作用造成的。 ( ) 27*冲刷作用形成冲积物Q al。 ( ) 28 当地下水中含 CO2 时,地下水具有侵蚀性。 ( ) 29 承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而潜水有一个无压的自由水面。 ( ) 30 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则岩浆岩形成 时间早于沉积岩。 ( ) 31 地下水的储藏量决定于岩上的有效空隙而不是总空隙。 ( ) 32 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 ) 四 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石为岩浆岩 ?( ) A. 橄榄石 B.灰岩 c.石英岩 D 砂岩 2 条痕是指矿物的 ( ) C. 杂质的颜色 3 解理是指 ( ) 4 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粘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 ) A 差 B 相同 C.好 D.不能确定 5 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 ( )及生物结构四种类型。 A. 斑状结构 B.结晶结构 C. 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 6 在下列矿物中 ,硬度最高的是 ( ). 7 海洋的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 ) A 70% B. 60% C 80% D. 90% 8 晚古生代可以划分为( )。 A: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B: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C:包括 A 和 B 共 6 个纪, D: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9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 ) A.地壳运动 D.地震作用 10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 )、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 ? A.岩浆作用 B.剥蚀作用 C.地质作用 D. 地震作用 11 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 ( )、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A 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 沉积接触 D.完整接触 12 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哪项正确 ?( ) A.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一致 B.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C.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 D.根据底砾岩无法判断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13 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哪项不正确 ?( ) A. 根据不整合面上的 底砾岩可以判定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B.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不一致 C. 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 14 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 ) A. 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B.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C.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D.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活岩浆岩之间的 —— 种接触关系 15 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 ?( ) A.宙 B.界 C. 纪 D.世 16 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 ?( ) A.宇 B.界 C.纪 D.统 17 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 ?( ) A. 地壳运动 B.地形地貌 C. 走向和倾斜 D. 走向、倾向、倾角 18 下列关于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B.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 90。 C.岩。工程地质学考试题库
相关推荐
料 土石方明挖工程 土石方明挖工程地质超挖工程量现场确认应附下列资料: ⑴ 标有设计轮廓线的工程开挖竣工图; ⑵ 具有超挖原因分析的地质构造图并附有简要描述; ⑶ 反映所在区段建基面特征的工程照片,照片数量不少于 3张,照片背面应注明图像所在部位、桩号、高程等数据信息。 ⑷《土石方明挖工程地 质缺陷及施工措施鉴定表》、《工程地质超挖工程量现场确认单》; ⑸《工程地质超挖工程量现场见证单》。
保修服务范围 1)保修的内容按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的规定执行。 2)对于工程承包范围内的施 工项目,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进入工程质量保修阶段。 在保修阶段,凡因工程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工程合同规定所造成的工程实体损坏,我公司将无条件进行保修。 3)由于工程设计、社会人为因素、或因甲供主材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工程缺陷
电子排布; ( 2)外层电子排布式; ( 3) +3 价离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 答:由题意得:该元素为 Cr ( 1) 1s22s22p63s23p63d54s1 (2) 3d54s1 ( 3) 3s23p63d5 11Na , 14Si , 17Cl 三种元素 核作用在外层电子上的有效核电荷数,并解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解: 11Na : Z′ = 11- (2 +8 )= 14Si :
《 工程 力学 》 2020 级 80 学时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4.槽形铸铁梁受力如图所示,槽形截面对中性轴 z 的惯性矩 Iz= 40 106mm4,材料的许用拉应力 MPa40t ,材料的许用压应力 MPa150c。 试 ( 1)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 2)校核此梁的强度。 ( 15 分) 2m1m1mF = 3 0 k Nq = 1 5 k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