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flashmx教案内容摘要:

第一步:启动软件,导入文件。 启动 Flashmx 后,单 击“文件”→“导入”,在“导入”对话框中选择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后,在文件类型中选择“所有文件”,选择图片“背景”,单击“打开”按钮。 将文件导入到 Flashmx 的库中。 第二步:设置动画长度 在第 90 帧处单击右键,单“插入帧”,使动画的长度为 90 帧。 此步也可跳过,在待其它动画制作完成之后,再回来做这一步。 也就是先不设置动画长度。 第三步:新建图层,导入文件并设置动画。 新建图层 2,选择图层 2 的第 1 帧,导入素材中名为“进入学校”的图片,用箭头工具将图片移动绘图区的适当位置。 在图层 2 的第 1 帧处单击右键,单击“创 建动画动作”,在图层 2 的第 30 帧处插入关键帧,将图片移到绘图区另一个适当位置。 在图层 2 的第 90 帧处,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到第 30 帧,将图 层 2 中 30 帧以后的所有帧全部删除。 (如果前面未完成第 2 步,则此操作可跳过) 第 4 步:新建图层,继续完善动画。 新建图层 3,在第 20 帧处插入关键帧,导入图片“科技活动”,在 20— 50 帧处建立和图层 2 中一样的动画。 新建图层 4,在第 40 帧处插入关键帧,导入图片“时装表演”,在40— 70 帧处“创建动画动作”。 第 5 步:新建图层 5,在第 60 帧处插入关键帧,导入图片“舞蹈表演”,将图 片移动到绘图区左下角。 在第 90 帧处插入关键帧,将图片移到右上角外。 第 6 步:单击选中图层 5 的 60— 90 帧,在“帧”面析中选择补 间动画方式为“移动”,设置旋转方式为“顺时针”,次数为 2。 这样,飘动的图片就作好了。 ******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17 第 7 课 转动的时钟 教学目的: 掌握对象的“群组”。 掌握对象的旋转设置。 教学重点: 对象的旋转设置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日月如梭,时光飞快流逝。 转眼进入了 2020 年,时间无处不在,时钟与时间紧密相连。 同学们,一圈一圈转动的时钟,记载着我们成长的历程与欢乐。 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制 作转动的时钟。 二、新授 第 1 步:绘制钟面。 第 2 步:设置动画长度为 60帧。 在第 60 帧处单击鼠标右键,单击“插入帧”,使动画的长度为 60 帧。 第 3 步:新建图层,制作时针转动动画。 新建图层 2,选择图层 2 的第 1帧,在钟面上画一根时针。 (时针形状自己决定) 第 4 步:单击图层 2 的第 1 针,将刚才画的时针选中,单击“修改”→“群组”,或 Ctrl+G快捷键,将所画的时针建立为一个群组。 第 5 步:在图层 2的第 1帧上单击右键,并“创建动画动作”。 第 6 步:在图层 2的第 1 帧上单击左键,将时针选中,单击“修改”→“转换”→“编辑 中心”,将时针的中心点移动到钟面的中心位置。 第 7 步:在图层 2 的第 60 帧处插入关键帧,单击旋转按钮,将时针转动一个刻度。 第 8 步:新建图层制作分针转动动画。 新建图层 3,选择图层 3 的第 1帧,在钟面上画出一根比时针略长的分针。 ******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18 第 9 步:在图层 3 的第 1 帧上单击右键,将刚才画的分针选中,单击“修改”→“群组”,或 Ctrl+G 快捷键,将所画的分针建立为一个群组。 再在图层 3 的第 1 帧上单击右键,单击“创建动画动作”,并将分针的中心点移动到钟面的中心位置。 第 10 步:在图层 3 的第 60帧处插入关键帧,将图层 3 选中,在“帧”面 板中设置旋转方向中顺时针,将数为 1。 技巧提示: 群组在动画制作中会经常用到,将图形建立为群组,可以避免图形被错误地修改。 可以将一个或几个图形选中后建立为一个群组。 群组建立后,按快捷键 Ctrl+Shift+G也可以取消群组。 作业:时钟表盘上有时针和分针,指示时间从 6: 00变化到 9: 00。 第 8 课 跳动的小球 教学目的: 掌握什么叫引导线。 掌握引导线图层的插入及设置。 区别引导线图层和普通图层。 教学重点: 引导线图层及其设置。 关于引导线图层和普通图层。 ******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19 教学难点: 引导线 图层中引导线起点、终点。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在计算机上画一个小球,再让小球沿着任意一条线进行运动。 前面学过“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课,升起过程是把动画分为三个点,即在时间面板上分为三个关键帧。 让小球跟着线条运动,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那么,在时间面板上就只有两个关键帧。 动画欣赏:冉冉升起的太阳、跳动的小球、星球运动。 二、新授 第 1 步:启动 Flashmx,在绘图区任意位置画一个小球。 (椭圆工具、球状颜色) 第 2 步:群组小球,创建动画动作及设置动画长度。 单击图层 1 的第 1帧,利用“箭头工具”将小球选中,按 Ctrl+G 快捷键或“修改→群组”,将所画的小球建立为一个群组。 在图层 1 的第 1 帧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动画动作”,即将补间动画设置为“移动”。 然后在图层 1的第 60 帧插入关键帧。 第 3 步:添加引导线。 单击“添加引导线图层”按钮,建立一个引导线图层,单击引导线图层的第 1 帧,选择“铅笔工具”,在选项中选择“平滑”,在绘图区中画出小球跳动的路线。 第 4 步:单击图层 1 的第 1 帧,将小球选中,单击“箭头工具”,将小球移动到引导线的开始处。 在移动时,注意将球心的圆圈对准引导线的起点位置。 第 5 步:选择图层 1的第 60 帧,将小球 移动到引导线的结束处。 在移动******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20 时,注意将球心的圆圈对准引导线的终点位置。 在移动时,注意将球心的圆圈对准引导线的起点、终点位置是这个动画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 6 步:按回车键看一看动画。 第 7 步:设置动画运动速度。 单击图层 1,在帧面板中设置扩大值为 100(负值)。 这样,小球运动时就会先慢后快。 如果将帧面板中设置扩大值为 100(正值),小球运动时就会先快后慢。 第 8 步:保存文件,测试动画效果。 作业: 将《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课动画改一改,让冉冉升起的太阳按一条弧形引导线运动。 制作星球运动的动画。 (动画中 至少要有 3个星球) 第 9 课 时隐时现的彩虹 教学目的: 掌握素材的导入; 掌握元件的转换; 掌握透明度的设置; 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外部素材的导入。 对元件透明度的设置。 ******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21 教学难点: 元件透明度的设置 教 法: 多媒体演示教学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素材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特别是夏天雨后天晴时,不时会看到美丽、奇妙的七彩虹。 彩虹在天空中停留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通过 Flash,让美丽的彩虹情景再现。 二、 新授 (一)原理分析 (二)操作演示 第 1 步:启动 Flash,导入背景图片。 选定图层 1 的第 1帧,从素材库中导入一幅蓝天白云的背景图片。 ( F 盘“第四册教材素材”中查找) 第 2 步:设置动画长度。 在图层 1 的第60 帧处插入关键帧,设定动画的长度为 60帧。 第 3 步:新建图层 2,单击图层 2的第 1 帧,导入图片“彩虹”,在“导入设置”对话框上,单击“确定”按钮。 第 4 步:将彩虹移动到屏幕上方适当位置。 第 5 步:选择图层 2的第 1帧,单击“插入”→“转换成元件”或按 F8 键。 在“元件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第 6 步:在图层 2 的第 1 帧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动画动作”。 第 7 步:右键单击图层 2的第 60 帧,插入关键帧。 第 8 步:效果设置。 单击******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22 图层 2 的第 1 帧,单击“窗口”→“面板”→“效果”。 在效果列表中选择“ Alpha”,将“ Alpha”的值设置为 0%。 第 9 步:分别在图层 2的第 15 帧、第 30帧、第 45 帧处插入关键帧,同时将其“ Alpha”值分别 设为 100%、 17%、 100%。 在第 60 帧处,将“效果” 中的“ Alpha”的值设置为 0%。 第 10 步:动画测试。 (三)学生练习,教 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评价 (五)作业: 利用“ Alpha”值变化做一个时隐时现,闪烁的星星的动画。 第 10 课 文字也变化 教学目的: 掌握在 flash中文字的输入及基本设置(文字大小、字体、颜色); 掌握组件的分解; 掌握插入空白关键帧。 教学重点: 形状动画的设置 教学难点: 空白关键帧填充对象 教学内容: ******小学 六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2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