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土木概论与实践土木工程大连交大内容摘要:

0m;我国 湖北 郧县桥,主跨 414m。 地锚体系把 悬索桥 的地锚特点融于斜拉桥中,可以使斜拉桥的跨径布置更能结合地形条件,灵活多样,节省费用。 斜拉桥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斜拉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和预制拼装;钢箱和混合梁斜位桥的钢箱采用正交异性板,工厂焊接成段,现场吊装架设。 钢箱与钢箱的连接,一是螺栓,二是全焊,三是栓焊结合。 一般说,斜拉桥跨径 300~ 1000m是合适的,在这一跨径范围,斜拉桥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有较明显优势。 德国著名 桥梁专家 认为,即使跨径 1400m 的斜拉桥也比同等跨 度的 悬索桥 的高强钢丝节省二分之一,其造价低30%左右。 斜拉桥发展趋势:跨径会超过 1000m;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注意索力调整、施工观测与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的研究。 第二站我们去了中山广场, 中山广场是大连最好的能欣赏到精美欧洲建筑的广场。 它始建于 1899 年,当时大连被俄国统治,任大连市市长的俄国人为了表示对沙皇的忠诚,将该广场取名为 “ 尼古 拉耶夫广场 ” (尼古拉耶夫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 字)。 中山广场的布局迥异于中国传统的方格式建筑布局,而完全是巴黎式的核辐射式布局,大连整体的城市设计风格也都是如此。 由于中山广场当时是大连的市中心,因此能在广场四周设计建筑便成了的当时俄国设计师的无上荣誉,设计师中的精英纷纷在中山广场这块处女画板上留下了各自的浓墨重彩。 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节节溃败,随着俄国市长的一把大火将自己的市政厅烧毁,宣布了俄国统治大连的结束,日本霸占大连的开始。 日本人向来主张和谐的建筑风格,当他们发现大连已被打上了欧洲建筑的风格的底色时,他 们没有进行破坏重建,相反,他们对这种风格进行发扬和延续。 日本一批和洋折中流派的设计师把大连作为试验田开始了他们的仿欧洲风格的设计之旅。 中山广场上就又多了几部由日本设计师的作品。 记得歌德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交响乐,当你站在中山广场上环望四周的典雅的建筑时,完全会感受到如交响乐般的恢弘和跌宕起伏。 有的建筑完全是由大块岩石堆砌而成,本来出自荒山野岭的毫无美感可言的顽石,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诠释却仿佛有了的灵性,整座建筑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后却仍能焕发出无限的活力,让人不得不感叹设计师的功力。 有的建筑采用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