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教师工作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学习,比较容易记住所听到的或自己大声念出来的东西,但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大声反复地念以求了解。 听讲解胜于自行阅读,喜欢以口头交谈、讨论方式寻求答案。 要让听觉型的人信服,必须让其听到肯定的答案与权威性的回答,这样的学生记忆力强。 体觉型 : 体觉学习定义 :专 注于运用触觉的感官来处理信息的学习模式。 思考学习视线方向 :朝下方 学习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实际演练一下或马上跟着写一次,学习效果就会比较好,经由整个身体参与其中的学习方式效果比较好。 【注】 学习类型本无优劣之分,但是有学者认为我们的学校教学系统和考试方式很容易把体觉型和听觉型的学生淘汰掉,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绝对只有某一学习类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多类型学习方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认知型 : 表现在凡事以自己发现、自己领悟为主,较自我中心,主观性强,学习需要有整体概念和充分理由。 喜 欢问“为什么”,认为合理后才会去实行。 模仿型 : 喜欢在环境中内化学习,善于模仿,适应性好,可塑性高,但易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倾向遵循别人建议,懂得察言观色,人缘好,较贴心。 (是我们 11 续费的最好目标 ) 逆思型 : 喜欢反向思考事情的因果,挑战传统思维方式,经常会被误以为是叛逆、另类怪胎,有目标、有赏罚时学习效果最佳。 开放型 : 学习时就像海绵体,有教就会,不教不会,自我学习能力差,情绪好坏左右学习效果,可塑性强,依赖教养程度很深。 (三)、 学科的知识漏洞与学习方法 概念 :相对于教学和考试大纲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薄弱或缺失的部分我们定义为学科知识漏洞。 学科知识漏洞的相对性是指漏洞是相对考试而言的,考试大纲中没有涉及的学科知识或没有实际涉及到的掌握程度,即使学生没有掌握也不是该生学科知识的漏洞。 学习方法的基本内容 :预习、复习、听课、记笔记、练习、建立错题本等。 预习 :一般预习应当做到三点 :重温有关的旧知识,扫清听课障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找出不明白和需要深入学习的问题。 复习 :方法分为三大类 :即时性复习、听课后的及时复习,目的在于及时巩固;经常性复习 ,即平素的随时复习,目的在于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防止遗忘,对学习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阶段性复习,即按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限进行的某一阶段的复习,目的在于实现已知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科学的课后复习又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尝试回忆、精度课本、整理笔记、课后练习。 尝试回忆 :不看书独立地把上课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然后再和教材笔记相对照,看哪些地方对了,哪些地方错了,哪些忘了。 为什么出现以上的状况,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精度课本 :尝试回忆后,从头至尾逐句地去钻研教科书。 整理笔记 :分为课堂笔记和预习笔记。 (两个笔 记做对比,分析思路 ),将预习时和听课时一些疑问的答案,复习时思考得出的新问题、启发等写在旁边。 课后练习 :主要就是做习题,针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的练习。 要做到多动脑、多动笔。 遇到问题要做到不超过一个星期必须解决。 高效听课的方法 : 12 带着问题听课。 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保持集中注意力。 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问。 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 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条理。 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条 理和教师讲课的思路。 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记录要得当。 应试方法 : 考前准备 :由于考试是综合性的检测,所以要从种种方面得到注意。 物质准备 :把一些考试所需用具体前备好,放在不容易忘记的地方,尤其是准考证、身份证和表。 心理准备 :熟悉考试环境和路线减少陌生环境给自己的压力,保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身体准备 :考前一定要注意养精蓄锐,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不再做一些偏、难、怪的题以免搞得筋疲力尽。 还要注意饮食起居,防止生病。 考试 答题策略 :正确处理考前 5分钟,确定正确的答题顺序。 (四)、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 : 一至四年级:这 4年是从幼儿园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慢慢转化为以“学”为主的过程,对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都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 但由于其年龄的特征,对此感受不大,尤其是各方面的压力。 所以在这四年中是一个对学生综合习惯培养的一个最佳时机(比如说心质的培养、智力开发等)。 五至六年级:属于学生心理的少年阶段,在各方面处于半成熟期,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 同时集中力、记忆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由形象思 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 13 初中阶段: 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 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的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等比较极端的情绪类型 )和人际交往的新特点。 初一 :学生还保留小学生的特点,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发育速度的突飞猛进 ,使其在智利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记忆力系统发展更加完善,记忆能力随着记忆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明显增高。 在这阶段学习强度与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方法与小学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变化。 初二 :初二是一个学生整体发展的关键阶段。 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主导学习成绩的关键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成为学习成绩是否优良的主要因素。 初二年级没有刚入学时的天真,也没有初三年级的紧张,是青春期特征表现明显的一段时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在此期间学生的成人感增强, 想极力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摆脱家长 \老师,甚至是社会的约束。 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成人感的急速上升与个人独立能力的矛盾日益明显,情绪起伏较大。 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精力转化到别的方面,寓于解脱,尤其是互诉衷肠 (学管师一定要掌控好这一时期的学生,最基本的要杜绝在 学大 的早恋问题,不让让孩子影响到学习意识、知识价值观的形成 )。 初三 :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于成人,尤其是心态也相对成熟,稳定。 但中考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考的压力 甚至要大于高考。 在学习压力外, 中考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许多现实问题第一次摆到了学生的面前,加之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导致学生会焦躁不安、失落和有挫败感。 学管师带这个阶段的学生时除了要摆正学习等问题外,还要对学生的心理极为关注。 高中阶段 :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也日趋成熟与理性,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 确立自我价值观。 高一 :从思维水平上看已经从经验型转变成理论型,学习能力已经与成年人 14 相差无几。 由于其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在其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我已是大人 的萌芽思想”在各方面都想脱离父母,来证明我是可以的。 其实在学习上就能反映出来,高一和初三其实一样是个分水岭,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开始感到学习的压力和急迫感,开始奋发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终于从中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高考还遥不可及,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作为学管师一定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其了解你在某方面还是个孩子,还有许多要和家长老师学的,让他把你当成成长的拐棍,有助于后期的加科和续费 ) 高二:对事物的思维水平已经进入了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对某一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 但这个时 期又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期,高一的学生对学校有新鲜感,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从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会给予高度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要参加高考,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度就会更高了。 相对来看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关注就会较少,尤其有些家长总感觉孩子大了又很省心,分数还行就不用管了,使这个阶段的学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强了。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和父母出现危机的,由于无法和信任的人沟通,只有寻求伙伴的理解和异性的理解,导致早恋的高发期。 轻者分数排名下降,重者心理会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学管师在这年级 段除了对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监督外,更重视学生心理的沟通与情感的培养。 高三 : 高三年级学生思考问题已经从抽象逻辑思维转向辩证逻辑思维。 对事物的处理有相对起来更成熟的看法和应对的办法。 这个年级的学生要将中学以来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大汇总,从而编织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系统,所导致的就是课业负担相当繁重。 另外,由于高考制度的选拔性和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递增,导致同学之间竞争气氛加剧,加之家长、老师、亲友的殷切期望给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在重压之下部分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容易精神状态涣散,情 绪不稳定,以激怒、滋生内疚感甚至导致自卑,甚至自闭。 与高二相比,学管师更应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其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