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总集内容摘要:

常用 导柱导向。 ( 8 章) 当模塑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导柱 导向机构,还需增设 锥面导向和定位。 ( 8 章) 推杆脱模机构主要由 推出部件 、 推出导向部件 和 复位部件 等组成。 (8 章 ) 导向机构主要用于保证 动模 和 定模 两大部分或模内其他零部件之间的准确对合,起 定位和 定向 作用。 ( 8 章) 注射模脱模机构按推出动作的动力源分为 手动脱模 、 机动脱模 、 气动脱模 和 液压脱模 等不同类型。 ( 8 章) 简单脱模机构有: 推杆脱模 、 推管脱模 、 推板脱模 、 气动脱模 及 利用活动镶件或型腔脱模 和 多元件联合脱模 等。 (8 章 ) 注射模脱模机构按按动作特点分为 一次推出 (简单脱模机构 )、 二次推出 、 顺序脱模 、 点浇口自动脱落 以及 带螺纹塑件脱模 等不同类型。 ( 8 章) 斜导柱与滑块都设置在定模上,为完成推出和脱模工作,需采用 定距分型 机构。 ( 8 章)第九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按动力源分为: 手动 、 气动 、 液动 和 机动 抽芯机构。 ( 9 章) 斜销侧向分型抽芯机 构由五大结构要素组成: 斜销 、 滑块 、 导滑槽 、 滑块定位装置 、 楔紧块。 ( 9 章) 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 15176。 ~20176。 ,最大不超过 25176。 ( 9 章) 在塑件注射成型过程中,侧型芯在抽芯方向受到 型腔内塑料熔体 较大的推力作用,为了保护斜导柱和保证塑件精度而使用楔紧块,楔紧块的斜角α′一般为 α +(23)176。 ( 9 章) 从斜销受力角度看,抽芯时滑块在斜销作用下沿导滑槽运动,当忽略摩擦阻力时,滑块将受到 抽芯阻力 、 开模阻力 、 斜销作用于滑块的正压力 的作用。 ( 9 章) 为了保证斜导柱伸出端准确可靠地进入滑块斜孔 ,则滑块在完成抽芯后必须停留在一定位置上,为此滑块需有 定位 装置。 ( 9 章)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设计这种结构时,必须必免 干涉现象。 ( 9 章)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可分为 滑块导滑 和 斜滑杆导滑 两种形式。 ( 9 章) 1 塑料模的型腔刚度计算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模具成型过程中不发生溢料 ;( 2)保证塑件尺寸精度 ;( 3) 保证顺利脱模。 3.当 塑件侧面的孔或凹槽较浅,抽芯距不大,但成型面积较大,需要抽芯力较大时, 则 常采 斜滑块 机构 进行侧向分型与抽芯。 4.低发泡注射成型的方法主要有 低压法 和 高压法 两种。 6.注射 模侧向分型时,抽芯距一般应大于塑件的侧孔深度或凸台高度 2~ 3mm。 8. 为了便于排气,一般选择分型面与塑料熔体的料流末端所在的型腔 内壁表面 相重合。 , 口模内径决定 塑料管材外径。 10. 聚合物熔体在导管内流动的速率在 管中心处 最大 、 管壁 处为零。 11.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 导柱 导向和 锥面 定位两种形式。 : 热塑性塑料 、 热固性塑料。 13.为了保证推出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灵活、平 稳,每次合模后,推出元件能回到原来的位置,通常还需设计推出机构的 导向与复位 装置。 14. 一般模具表面粗糙度值要比比塑件的要求低 12 级。 15.塑件制件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之外,其余所有转角处均应尽可能采用 圆角 过渡。 16.注射过程一般包括: 加料 、 塑化 、 注射 、 冷却 和 脱模 几个步骤。 17..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设计这种结构时,必须避免 干涉 现象。 19. 浇口 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的性能和质量影响很大。 20..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注射模具,其基本结构都是由 动模 和 定模 两 大部分组成的。 22.推出机构主要由推出零件、推出零件固定板和推板、 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部件 等组成 24..口模用来成型塑件的外表面,芯棒用来成型塑件的内表面,由此可见, 口模和芯棒 决定了塑件的截面形状。 25..导向机构的作用是 定位作用 、 导向作用 、 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26..溢式压缩模无加料室。 凸模凹模无配合部分,完全靠 导柱 定位。 27. 塑件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 侧向凹凸 结构 , 避免模具结构复杂。 28.塑件冷却时的收缩会使它包紧住模具 型芯 或 型腔 中的凸起部分。 29. 塑料制件的加强肋的主要作用是 塑件强度 和 避免塑件变形翘曲。 30.浇注系统分为 普通浇注系统 和 热流道浇注系统 两大类 31 推出机构可按其推出动作的动力来源分为 手动推出机构 、 机动推出机构 、 液压和气动推出机构 32.中空吹塑成型可分为 挤出吹塑成型 、 注射吹塑成型 、 多层吹塑成型 及 片材吹塑成型等 33.浇口套应设置在模具的对称中心位置上,并尽可能保证与相联接的注射机的 喷嘴 为同一轴心线。 34. 斜滑块 侧向 分型抽芯机构 一般 可分为 外侧分型 _ ﹑ 抽芯 和 内侧抽芯 _。 35 同一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 翘曲 、 缩孔 、 裂纹甚至开裂。 36. .冷料穴除了具有容纳冷料的作用以外,同时还具有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钩住,使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 脱模 的功能。 37 对于大尺寸的模具型腔在设计时,一般以 刚度 设计为准,对于小尺坟的模具型腔,设计时以 强度 设计为基准。 62. 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分型面选择时,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 同一半模具 型腔 内。 67.当 塑件侧面的孔或凹槽较浅,抽芯距不大,但成型面积较大,需要抽芯力较大时, 则 常采 斜滑块 机构 进行侧向分型与抽芯。 70.注射 模侧向分型时,抽芯距一般应大于塑件的侧孔深度或凸台高度 2~ 3mm。 71.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 主流道 ﹑ 分流道 ﹑ 浇口 ﹑ 冷料穴 等组成 73. 普通流到浇注系统一般有 主流道 、 分流道 、 浇口 和 冷料穴 等四部分组成。 74.塑料模的合模导 向装置主要有 导柱 导向和 锥面 定位两种形式。 75.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设计这种结构时,必须避免 干涉 现象。 78.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注射模具,其基本结构都是由 动模 和 定模 两大部分组成的。 : 热塑性塑料 、 热固性塑料。 81.为了保证推出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灵活、平稳,每次合模后,推出元件能回到原来的位置,通常还需设计推出机构的 导向与复位 装置。 83. 塑件制件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之外,其余所有转角处均应尽可能采用 圆角 过渡。 84.注射过程一般包 括: 加料 、 塑化 、 注射 、 冷却 和 脱模 几个步骤。 85.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工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塑化 、第二阶段 成型 、第三阶段 定型。 86.推出机构主要由推出零件、推出零件固定板和推板、 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部件 等组成 88.口模用来成型塑件的外表面,芯棒用来成型塑件的内表面,由此可见, 口模和芯棒决定了塑件的截面形状。 89.导向机构的作用是 定位作用 、 导向作用 、 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90.溢式压缩模无加料室。 凸模凹模无配合部分,完全靠 导柱 定位。 91. 塑件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 侧向凹凸 结构 , 避免模具结构复杂。 92. 塑件冷却时的收缩会使它包紧住模具 型芯 或 型腔 中的凸起部分。 93. 塑料制件的加强肋的主要作用是 塑件强度 和 避免塑件变形翘曲。 94.浇注系统分为 普通浇注系统 和 热流道浇注系统 两大类 95.推出机构可按其推出动作的动力来源分 为 手动推出机构 、 机动推出机构 、 液压和气动推出机构 96.中空吹塑成型可分为 挤出吹塑成型 、 注射吹塑成型 、 多层吹塑成型 及 片材吹塑成型等 97. 浇口套应设置在模具的对称中心位置上,并尽可能保证与相联接的注射机的 喷嘴为同一轴心线。 98. 斜滑块 侧向 分型抽芯机构 一般 可分为 外侧分型 _ ﹑ 抽芯 和 内侧抽芯 _。 ,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 翘曲 、 缩孔 、 裂纹甚至开裂。 ,同时还具有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钩住,使其保 留在动模一侧,便于 脱模 的功能。 ,一般以 刚度 设计为准,对于小尺坟的模具型腔,设计时以 强度 设计为基准。 1. 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 料筒 、喷嘴和 模具 温度。 3. 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 成型 零件与 结构 零件两大类。 4. 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 动模 上。 7. 排气 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是塑件脱模的需要。 8. 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 分流道 、浇口、 冷料穴 等组成。 9. 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和 组合式 两种类型。 10. 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 导柱 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 11.树脂分为 天然 树脂和 合成 树脂。 12. 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是 压力 、时间和 温度 21. 塑件的形状应利于其脱出模具,塑件侧向应尽量避免设置 侧 凹 或 侧 孔。 (顺序可颠倒 ) 22. 合模机构应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导向 、 定位 、承受一定侧压力。 23. 分型面的形状有 平 面 、 斜 面 、曲 面、阶梯面等形式。 (顺序可颠倒 ) 24. 管材挤出成型机头的设计主要内容为 口 模 、 芯 棒 、分流器、定径套的设计。 25. 塑料模的型腔应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强度计算的条件是满足各种受力状态下的许用应力,而刚度计算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要防止溢料 ,( 2) 应保证制件精度 , ( 3) 要有利于脱模。 26. 塑料气压成型与注射、压缩、挤出等成型相比,成型的压力 低。 27. 中空吹塑模具夹坯口的主要作用是 切除余料 ,同时它还起着 在吹胀之前夹持型坯并封口 的作用。 28. 排气是塑件 成 型 的需要,引气是塑件 脱 模 的需要。 29.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充满模具型腔的能力称为 流 动 性。 ,可分为 溢式压缩模 、 不溢式压缩模 、 半溢式压缩模。 一、名词解释 1. 剪切变稀 假塑性液体的流变学性质中,它的变形和流动所受的粘性阻力,即液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并呈指数规律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假塑性液体的“剪切稀化”,和叫“剪切变稀”。 2. 热塑性塑料 当塑料受热后变软、熔化,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次加热后塑 料仍可软化,把这种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 这是由于热塑性塑料的分子结构呈链状或树状,这些大分子只是相互缠绕,并不连接在一起,受热后仍具有可塑性。 3. 热固性塑料 当塑料受热后变软、熔化,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次加热(即使加热到接近热分解温度)塑料不再软化,把这种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这是由于热固性塑料的分子结构在开始加热时呈链状或树状,但在受热后这些链状或树状分子逐渐结合成网状结构,分子相互连接在一起,受热后不再具可塑性。 4. 入口效应 聚合物熔体在管道入口端因出现收敛流动,使压力降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入口效应。 5. 离模膨胀效应 当聚合物熔体流出流道或浇口时,熔体发生体积膨胀的现象叫做离模膨胀效应。 6. 聚合物的取向 聚合物的大分子及其链段或结晶聚合物的微晶粒子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有序排列,叫做聚合物的取向。 7. 注塑成型过程中的降解 注塑成型过程中的降解就是聚合物在高温、应力、氧气和水分子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反应,导致聚合物分子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使聚合物弹性消失、强度降低、粘度变化、熔体发生紊流、制件表面粗糙等。 8. 塑化 成型物料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加压、混合等作用后,由松散的粉末状或粒状固体转变成连续的均 化熔体的过程称为塑化。 所谓均化的含义是:熔体组分均匀、密度均匀、粘度均匀、温度均匀。 9. 注射时间 指注射活塞在注射油港内开始向前运动至保压补缩结束(活塞后退)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与塑料的流动性、制件几何形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