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式≤ 200mm,碗扣式≤ 350mm。 架体顶部钢管自由端长度为 200mm。 可调 U托螺杆外径不应小于 36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 150mm,螺杆伸出钢管的长度≤ 300mm。 (4) 为满堂架的稳定性,除水平杆外还须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每隔 3000mm 设一道,双向设置。 同时设水平斜连杆以减少架子的水平变形,每 应至少保证 2根交叉水平连杆,上下各一道。 (5) 上层顶板 支模板时,立杆要对准下层模板的立杆。 19 可调顶托侧面压刨100*100主龙骨50*100次龙骨单层海绵条挤密外墙与顶板模板节点处理剔除砼浮浆20 厚 楼板模板安装 20 搭设支架→安装 主龙骨、次龙骨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当板跨 4m,按 L/400 起拱 ( L 为板跨 ),模板四周粘贴海绵胶条堵缝。 覆膜多层板拼缝处,必须有方木龙骨,不允许悬挑,以防多层板下沉,造成砼面错台。 覆膜多层板拼缝采用硬拼缝的方法,对缝隙过大处局部粘贴海绵条,以防止顶板砼漏浆,沿房间四周墙壁边钉50 50mm 方钢, 50*100 木方侧面 刨光刨平 粘贴 5mm 厚海绵条并用木楔子顶紧 在砼墙面上。 模板撑好后,先由班组长进行自检。 自检完毕由质量员负责进行模板的轴线、标高、垂直等、截面尺寸、支撑牢固度的复核,并作好书面记录、签证。 模板每周转一次均铲除表面残余混凝土,涂刷脱模油后方可继续使用,发现有变形或损坏的,及时进行修整。 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体系设计 1) 楼梯模板顶板采用定型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件,钢管结合。 支撑钢管排架采用Φ48 mm钢管,纵向间距不大于 800mm,横向间距不大于 900mm;次楞采用 50*100mm方木,间距不大于 250mm;主楞采用两根 100*100mm 双拼方木或两根 Φ48 mm 双拼钢管,间距不大于 900mm。 2) 楼梯模板按楼梯详图用木胶合板及木板配置。 楼梯段模板由底模、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 踏步侧板钉在外帮板和反三角木上,外帮板宽度为梯段板厚及踏步之和,长度根据梯段长度确定。 在外帮板内侧划出踏步形状和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 13mm)钉上木方,用于固定踏步侧板。 反三角木是由若干三角木板钉在方木上,三角木板两直角边长分别等于踏步的宽和高,每一梯段反三角木配置一块。 21 模板施工 ( 1) 楼 梯模板施工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梁及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段底模,然后支设已按图纸预制好的楼梯外帮侧模,外帮侧模应先在其内侧弹出底板厚度线,钉好固定侧板的挡木,在现场装钉侧板; ( 2)模板安装前根据层高放线,先安装平台梁及平台模板;再安装楼梯斜底模,在底模上划梯段宽度线,依线立外帮板,外帮板用钢管斜撑固定。 在靠墙一侧立反三角木,然后依照外帮板内侧划出的踏步形状和尺寸在反三角木与外帮板之间逐块钉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方上,另一头钉在反三角木的侧面上。 ( 3)安装模板时控制好楼梯上、下休息平台 标高、进深尺寸及踏步尺寸,确保踏步高度应均匀一致。 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应考虑到地面最后的装饰厚度,防止因装饰厚度不同而导致梯步高度不协调。 地上主楼 钢 制 大模板 墙体 按照标准层层高配制定型拼装式 86 系列全钢大模板。 墙体 大模板的构造:面板采用 6mm 厚钢板,次龙骨为 8槽钢间距 300~ 350mm,22 主龙骨为 2 10槽钢间距 1000~ 1100mm。 穿墙螺栓采用大头Ф 32mm、小头Ф 28mm 锥形铸钢部件加工而成,横向间距≯ 1100mm。 模板拼缝采用企口方式。 墙体 大模板构造节点见下图: 电梯井内定型承重平台安装:定型承重平台以 8槽钢做骨架,上下外封 6mm 厚武钢板,利用塔吊人工配合提升就位,四周上垫 100 100mm 通长木方找平大模板下口标高。 楼梯踏步板立模板采用钢制踏步板模板。 具体见“大钢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细部模板 施工 后浇带 ①后浇带应安装牢固,确保留茬截面整齐和钢筋位置准确。 23 ②后浇带遇有梁、柱帽时,其侧模板应封闭严密。 ③ 后浇带模板支设应单成体系,宜采用双立杆支撑。 不能先拆后顶。 施工缝 ①楼板施工缝可采用竹胶板或多层板,按钢筋间距和直径做成刻槽,加木条垫板,施工完毕及时取出。 ②竖向施工缝采用钢丝板网,应用挡板支撑牢固。 也可采用快易收口网,接茬部位不用剔凿处理,可直接进行下段砼施工。 24 ③墙体施工缝可采用木模板封挡的方式。 变形缝 当变形缝采用大模板时,横肋和竖肋在同一平面焊于面板上,从变形缝外侧用对拉螺栓紧固。 变形缝穿墙螺栓焊在横背楞上,从变形缝外侧用对拉螺栓紧固拉结和拆除。 变形缝后浇筑墙体,缝内侧大模板面板上对应螺栓位置处焊接螺母用以紧固螺栓。 空调板及 飘窗 采用角钢制成定型支撑架的方式,安全实用,操作方便。 25 丁字墙处模板 26 采用整块模板,减少拼缝,减少侧压力造成的模板变形。 后浇带的保护 模板拆除后,在后浇带上覆盖木模板保护,防止上部雨水及杂物进入后浇带而腐蚀钢筋,也保护人行安全。 底板处后浇带还要设排水系统,避免后浇带部分钢筋的锈蚀。 详见下图。 防水砂浆木方或砖块支垫胶合板封盖后浇带 结构工程创优计划 及模板质量要求 27 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本工程结构质量目 标为“ 建筑 结构长城杯金奖”。 为保证该质量目标的实现,具体指标为: 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优良率 95%以上,其子项评价为“精”,占该分项子项总数的 80%及其以上。 分部工程合格率 100%,优良率 100%,其子项评价为“精”,占该分项子项总数的 80%及其以上。 单位结构工程合格率 100%,达到“ 建筑 结构长城杯金奖”工程标准。 质量控制资料真实、完整,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真实、完整。 模板工程质量 标准 评审模板工程,应主要抽查模板设计、模板制作、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操作 质量及其拆模后混凝土结构质量所反映的效果。 应依据施工方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按照本标准综合评价模板工程质量。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模板的设计、选材和制作量,应力求资金投入合理,兼顾后续工程适用性。 模板的规格尺寸宜多标准型、少异型,多通用,多周转次数。 拼装型大钢模板、组合型小钢模板、滑升模板、模壳等,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依据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应有专家论证审查书。 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严密。 采用封闭型模板宜设置排气孔; 采用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模板,其板面拼缝痕迹和棱角应不损坏或不影响清水饰面效果; 采用毛面混凝土模板,其镶贴的内衬模 (网格布、铅丝网 )或毛面涂层应与模板内侧面固定牢靠,既便于脱模拆除,又防止振捣滑落。 钢模板及其支架、零部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新制作的模板应进行检查验收和试组装,并按规格类型编号标识。 28 模板安装,应依据施工方案,确保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位置线、轴线、标高、垂直度、结构构件尺寸、门、窗、孔洞位置等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跨度等于或大于 4m 的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 至 3/1000。 起拱线要顺直,不得有折线。 住宅楼的顶板模板应在中间起拱,顶板四周不起拱。 模板的竖向支架、支柱底部支承在土层地基时,基土必须坚实,并铺设通长垫板;雨期施工应有排水和防基土沉陷措施;冬期施工有防基土冻涨或融陷措施;底部支承在下层楼板顶面或混凝土面时,垫板尺寸 厚宽可用 50mmx100mm 木方,长度可用短木,但必须满足卸荷。 上下层支架间应铺设垫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垂直在同一中心线上。 拉杆、支撑应牢固稳定,垫板应平整。 模板安装时,拼缝应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 木模板的板缝应采取硬拼,不应贴胶条。 地下室导墙、电梯和楼梯上下层间、外墙上下层间等接槎处的模板,应做到平整、垂直、严密、牢固,不跑模、不涨模、不变形。 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板墙与顶板交角和楼梯、阳台、檐口、腰线、滴水槽等模板,应确保尺寸准确,棱角顺直,接缝平整。 结构工程后浇带或施工缝模板安装的位置,留置形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应安装牢固,确保留茬截面齐整和钢筋位置准确。 后浇带处的模板应单成体系,不能先拆后顶。 新钢模安装前,应在模板外侧刷防锈漆,内侧涂刷隔离剂 (脱模剂 ),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和装修质量。 采用柴油、机油时 (不得用粘稠黑色废机油 )涂刷的油层,应均匀适度,不得汪油、淌油。 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部位。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3 尺 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3 水准仪或 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 础 177。 5 尺 量 柱、墙、梁 177。 3 29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 5m 3 经伟仪或 吊线、尺量 大于 5m 5 5 相邻两板表面高底差 2 尺 量 6 表面平整度 2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 尺 10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5 拉线、尺量 尺寸 + 0 11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 尺量 宽、高 177。 5 对角线 6 12 插 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 量 外露长度 + 0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以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挠而松动;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预应力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应在施加预应力以后拆除。 结构拆除底模、支架,应依据施工技术方案,对其结构上部施工荷载及堆放料具进行严格控制,或经验算在结构底部增设临时支撑。 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拆除后的模板临时堆放在楼板上时,应根据模板施工方案进行堆放。 主要是模板堆放的位置、高度,模板堆放的楼板下应加临时支撑。 拆除的模板,应及时维修保养,清理干净后涂刷油或隔离剂,并分类整齐堆放。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