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内容摘要:

表的启动、保存、翻页查看、停止的功能和数码管的动态显示的功能。 模块框图 本次实训电子秒表所使用到的模块 1. 按 键模块 K0: start 启动, K1: save 保存数据, K2: look 查看数据, K3: stop 停止;将四个按键与 、 、 想接。 通过扫描按键,读取按键实现四个功能的控制。 2. AT89C51 单片机与数码管的显示模块 该部分由两个四段的共阳极 LED 数码管组成,用来显示秒表的秒值,数码管的使能端接到 、 、 和 上,其余 8 个引脚分别单片机 P1口相连,根据单片机引脚与数码管的连接关系 ,可以列出显示不同数字的段选码。 从而准确的输出秒表的正确秒值和保存的数据秒 值。 7 3.时钟模块 单片机必须在时钟的驱动下才能工作 .在单片机内部有一个时钟振荡电路 ,只需要外接一个振荡源就能产生一定的时钟信号送到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单元 , 外接晶体以及电容 C1 和 C2 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 决定单片机的工作速度。 一般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此电路在加电大约延迟 10ms 后振荡器起振 ,在 XTAL2 引脚产生幅度为 3V左右的正弦波时钟信号 ,其振荡频率主要由石英晶振的频率确定。 电路中两个电容 C1,C2 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帮助振荡器起振。 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进行微调。 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晶体频率可在 1. 2MHz~ 12MHz 之间任选,电容 C1 和 C2 的典型值在 20pF~ 100pF 之间选择。 C1,C2 的典型值为 30PF。 4.复位模块 89S52 的复位输入引脚 RST 为 89S52 提供了初始化的手段,可以使程序从指定处开始执行,在 89S52的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 RST 引脚上出现超过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即可产生复位的操作。 只要RST 保持高电平,则单片机循环复位。 只有当 RST 由高电平变低电平以后 , 89S52 才从 0000H 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本系统采用按键复位方式的复位电路。 如图 8 电路图的绘制 元件的选取及元件功能简介 AT89C51(如下图) 89c51 是一个 40引脚的芯片,其中继承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芯片,可将编写编译后的程序下载到芯片中去,实现某一功能。 LED 数码管(如下图) LED数码管采用的是有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的显示器件。 本次实训采用的是共阳极的方式。 A— G 因脚输入不同的二进制编码可显示不同的数字。 而且本次实训采用的是 软件破译方式,通过译码程序来得到要显示的数字的字段码。 三极管(如下图) Q490 1 3Q590 1 3Q690 1 3Q790 1 3 三极管在此与 相连,起到位选的作用。 排阻(如下图) proteus 电路图及连线原因 12345678161514131211109RN11K 9 电子秒表的电路图 如图: —— 作为数码管显示的输入信号,作为数码管 A—— G 以及 DP的输入端,通过软件破译的方式并根据共阳极的数码管成功显示数字,同时破译的数字为 Uchar code BCD_7[11]={0x02,0x9e,0xa0,0x88, 0x1c,0x48,0x40,0x9a,0x00,0x08, 0xff}。 // 0, 1, 2, 3, 4, 5, 6, 7, 8, 9,灭 —— 作为位选信号,与数码管的 1, 2, 3,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