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与楼面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内容摘要:
,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尽量不留波纹。 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 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养护:地面交活 24h 后,及时洒水养护,可满铺湿润的锯屑或其他材料覆盖,每天洒水两次,至少连续养护 7d,方能上人。 分格缝压抹:有分格缝的面层,在撤 1: 1 水泥砂后,用木杠刮平和木抹 子搓平,然后应在地面上弹好线,用铁抹子在弹好线两侧各200mm 宽范围内抹压一遍,再用溜缝抹子开缝;以后随大面积压光时沿分格缝用溜缝抹子抹压两遍方可交活。 施工缝处理:细石混凝土面层不应设置施工缝。 当施工间歇超过允许时间规定,在继续施工混凝土时,应对已凝结的混凝土接槎处进行处理,刷一道素水泥浆,其水灰比为 ~ ,再浇筑混凝土,并应捣实压平,不显接头槎。 垫层或楼板兼面层施工:应采用随捣随抹的方法。 当面层表面出现泌水时,可加干拌的水泥和砂进行撒匀,其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宜为 1:~ 1: ,并应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进行抹平和压光工作。 抹踢脚板:有墙面抹灰层的踢脚板,底层砂浆和面层砂浆分两次抹成,无墙面抹灰层的只抹面层砂浆。 踢脚板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如设计无要求时,踢脚高应为 100~。地面与楼面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相关推荐
有坡度要求的部位,必须满足排水要求。 大面积抹灰在两筋中间铺砂浆,用抹子摊平,然后用短木杠根据两边冲筋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找平,然后用木杠检查平整度。 铺设找平层时,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 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 12m。 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常温时在 24h 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 7d。 质量标准 弹+ 500mm 水平线 基层清理 洒水湿润 冲筋
基层处理 检验土料和熟石灰的质量并过筛 灰土拌合 分层铺设灰土 夯打密实 找平验收 防水浸泡覆盖 厚度为 200~ 300mm,使用其它夯具铺设时,每层的虚铺厚度为 200~250mm,各层虚铺厚度都要用木耙打平,并用尺和标准杆检查。 打夯可采用人工夯实或轻型机具夯实的方法。 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灰土密实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
温的防油渗胶泥均匀涂抹一遍。 随后将玻璃布粘贴覆盖,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00mm;与墙、柱连接处的涂刷应向上翻边,其高度不得小于 30mm。 一布二胶防油渗隔离层完成后,经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 抹灰饼冲筋:根据面层水平线,横竖拉线,用拌好的防油渗混凝土抹灰饼,间距 ,灰饼上标高即为面层标高。 如果面层面积较大,要进行冲筋,用刮尺刮平。 7 浇筑防油渗混凝土面层:底子油涂刷后
另要求拌制混凝土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拌制过程中观察混凝土质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 4)护壁混凝土破裂由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充分、形成蜂窝麻面再经地下水渗漏致使混凝土强度难以提升、另有拆模较早等原因导致。 因此护壁混凝土破裂的预防应采用重点控制混凝土浇筑振捣,对地下水较大的部位应有排水措施,混凝土拌制过程添加早强剂等方法。 对破裂较大部位应及时修复
筑 支墩,至此交叉渡线的安装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经全面自检及工程师复查认可后,即可 浇筑 其整体道床。 F)当整体道床混凝土终凝后,尖轨安装上拉连杆,作动态检查,安装拉连杆时,因尖轨、拉连杆及其接头铁等均可能存在公差,在设计、制造时准备调整片,以便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拉连杆两端的调整片,但现场人员不能认为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良就随意设置调整片,一方面盲目增减调整片,反复装拆,浪费工时
砸扁,冲入板内。 企口板的接头要在搁栅中间,接头要相互错开,板与板之间要相互排紧,搁栅 上临时固定的木拉条,应随企口板的安装随时拆去,铺钉完之后及时清理干净,先应垂直木纹方向粗刨一遍,再依顺木纹方向细刨一遍。 实铺条板铺钉方法同上。 2 拼花木地板铺钉:硬木地板下层一般都钉毛地板,可采用纯棱料,其宽度不宜大于 120mm,毛地板与搁栅成 45176。 角或 30176。 角方向铺钉,并应斜向钉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