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工程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筑 支墩,至此交叉渡线的安装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经全面自检及工程师复查认可后,即可 浇筑 其整体道床。 F)当整体道床混凝土终凝后,尖轨安装上拉连杆,作动态检查,安装拉连杆时,因尖轨、拉连杆及其接头铁等均可能存在公差,在设计、制造时准备调整片,以便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拉连杆两端的调整片,但现场人员不能认为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良就随意设置调整片,一方面盲目增减调整片,反复装拆,浪费工时,另一方面造成尖轨变形,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施工时首先计算各拉连杆中心处 两尖轨轨头间距,按此间距设置调整片,既省工又能保证道岔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 道岔整体框架 :导曲线支距允许偏差 1mm,附带曲线用 10m 弦量连续正矢差允许偏差 1mm。 :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大于 2mm;高程允许偏差177。 1mm。 ,曲尖轨动程不小于 152mm,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 1mm,尖轨尖端处距允许偏差177。 1mm。 1391mm;允许偏差 0~+2mm,至翼轨作用边的距离为 1348mm,允许偏差为 0~1mm。 ,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各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 2) 转辙机基坑的预留 道岔转辙机基坑的预留位置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转辙机安装精度 ,转辙机基坑 设置在线路外侧,转辙机基坑与水沟不能有任何的交叉,基坑长为 2m,基坑底至轨顶面的高度 为 460mm。 四 、试验取样 及检测 混凝土取样 1) 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量的 1/4~ 3/4之间 取样。 2) 当一次浇筑超过 100m3时,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送样 混凝土试件 必须由 我部取样人 会同委托单位及监理 见证人一起 取样 , 陪同送样。 委托时,应认真填好“委托单”上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如工程名称、使用部位、设计强度等级、捣制日期、配合比、坍落度等。 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项目 : 抗压强度。 五 、质量 保证 措施 质量控制 1) 整体道床 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队进行书面交底和现场交底,保证施工队在施工前明确施工工艺和要求。 2) 浇筑混凝土之前对 基础顶面 杂物进行彻底清扫,再用清水冲洗。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标高及 振捣 时间。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由我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到现场测量,在管片及 模板上作好控制线控制混凝土结构高度。 混凝土 振 捣至不再出现气泡为止。 4)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适时对 其 进行养护。 技术要求 1) 在浇筑砼前, 基础顶 面应予清理, 浇筑 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 由专人养护,砼的洒水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洒水次数以砼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准。 3) 砼表面应平整 光滑无蜂窝麻面 ,新浇筑砼的强度达到 以前 ,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 ,堆放机具等。 六、安保措施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项目部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紧急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法及程序、以明确各类事故在发生后所应及时采取的对策及措施,控制和缓减事故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职责 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总工负责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2) 相关人员配合应急预案实施 程序 1) 确定应急事故的类型 A、确定应急事故的原则为 : a、异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会产生危害作业人员 (相关人员 )生命及环境影响; b、紧急情况下,可能导致产生较大范围的人员生命及环境影响 B、 项目生产活动可能涉及的潜在事故或紧急状况,主要有以下类型 : a、 由于管理及违章引起的安全事故 b、 由于偶然、突发、意外引起的安全事故 c、 不可抗拒的引起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d、 潜在的火灾事故 e、 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类管线事故 2) 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A、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 a、 应急措施及职责 b、 首先抢救伤员及国家财产,保护现场 c、 抢救人员以就近医院为原则,同时可根据受伤部位送专科医院,火灾立即报告消防,水灾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d、 根据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