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墙、柱、梁板混凝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4 7)砼不得出现蜂窝、麻面,表面必须平整、光洁,观感好; 8)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清理柱上钢筋表面粘污的砂浆,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污浆。 9)钢筋上红漆水平线为整体板面 50 线,严格控制柱板混凝土标高, 用小白线牵出标高线,并随时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 2M 刮杠刮平,在墙边用 4m刮杠找平,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 待砼初凝前,用扫把扫毛。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 处用木抹子抹平。 浇筑板砼时用耙子铺摊砼。 11)梁板砼采用φ 50 振捣棒,移动间距 500mm,每一振捣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 12)楼梯段(汽车坡道)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五、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 ,止水钢板均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满焊,钢丝网 2~ 3 层固定在止水钢板下用于封堵砼,地沟穿梁预埋φ 100 钢管及水电预埋管线均固定隐蔽; ,在模板或固定钢筋上用水准仪抄出 50cm水平线,以控制基础板面浇砼的标高; ,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控制在 3m以内,逐段逐层自西向东推进; 2m,如果泵管不能至坑底,应采用溜槽或者顺坡度方向落入砼,不得空中自由下落。 、污水池及地沟处木模可采取底板浇砼至设计标高,安装模箱固定后再行浇砼; ,先浇水湿润模板,木工、钢筋工、水电工、跟班作业,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不影响砼浇捣的前后衔接,并保证预插柱、墙板筋的位置不偏移; ,不得因振捣棒插不下去而 对钢筋主筋间距任意扩大进行振捣,可采用片式棒头或辅以人工捣固; 六、剪力墙及柱浇捣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塔吊装拆施工方案 5 ,施工缝留于顶板梁底,外墙在梁下设止水钢板。 ; ,高差不能太大,防止受力不均,模板发生侧移; ,底部应先浇 10cm厚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砼每次铺设厚度以50cm 为宜,浇至适当高度可适量减少砼用水量; ,最好辅以人工配合,以利底部振捣密实,浇墙柱时不得任意挪动钢筋,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及预埋件的固定, ,池壁应成环形回路分层浇筑(可采用单循环或双循环); 2~ 3 层钢丝网封堵砼。 七、梁、板的浇捣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 ,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梁及墙板、预埋件等位置出现偏移,应及时纠正,框肢梁、悬挑梁部分保证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根据梁高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 与板砼一起浇捣,倾倒砼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 ,一般钢筋较密集,可配合人工捣固; ,大跨度梁应预先起拱(一般为 1‰~ 3‰),底部支承架钢管立杆保证间距 50cm,斜撑或剪刀撑支撑牢固;。 泵送砼浇筑要点 :按浇筑顺序布设输送管,由远而近浇筑; ,分层连续浇筑; ,区域间、上下间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尤其是用餐时间应轮流作业; ,布料离模板不得小于 5cm,并不得直冲模板 内侧面,亦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不允许在同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