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头两遍采用 ,以后用 ,结构层两侧(包括土路肩)应多压 23 遍,压路机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表面不被破坏,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份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使用其他方法处理。 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 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成型段,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表面 5cm 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碾压完成后第二天,进行洒水保湿养生,养生期为 7 天。 不得使石灰水泥稳定山砂表面干燥。 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养生期间封闭交通。 : 1)雨天应停止施工,水泥、石灰及细集料应覆盖,避免雨淋过分潮湿。 2)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配比准确。 3)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以补偿摊铺及 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 对于石灰水泥稳定山砂底基层,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4)水泥石灰山砂配合比为水泥:石灰:山砂= 2:5:93。 四、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 本合同段面层分 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上面层和4 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下面层两层。 施工准备: 清扫下承层,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修整。 其表面应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石料 ,尘土等杂物。 如有松散部位均应挖除,并用相应的材料进行修复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 同时对基层高程、平整度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查。 合格后,需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 基层检查合格后,在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处浇洒封层沥青,沥青表面处治下封层集料级配采用 S12,用量为每 1000 平方米 8 立方米,石油沥青为每 1000 平方米 1100 公斤。 铺表面层前,应对下面层进行清扫,浇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用油量为 ,其质量同封层要求。 建立运输调度小组,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按规 定的行车路线行驶,对抛锚与交通阻塞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运输无阻,满足施工现场摊铺需要。 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所有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做好本职工作,把握施工重点,对施工中重点、难点提前制定措施,共同献计献策。 提高施工质量。 检修所有施工机械,对机械提前进行调试、运行,对机械各部位性能及易出现故障零部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备齐易损、易坏部件,以备维修及时。 试验段施工: 正式摊铺混合料前,首先确定长度 300 米的试验路段,根据试验段确定施工数据,确定混合料的虚铺厚度,拌和、摊铺及压实工艺 的合理性,以及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和人员配臵、机械配臵及施工顺序的合理性,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摊铺温度、速度,碾压顺序、速度,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 试验段施工方法参照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及以往施工经验拟订。 测量放样: 对全线所用的施工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同时加密施工用水准点。 确定面层施工宽度,砌筑路缘石。 在基层上恢复中线,每 10m 设桩(桥面 5m),并在沥青面层两侧外30cm 处设铁质基准桩,并在基准桩上挂基线,在摊铺前必须经过校对无误方可允许摊铺使用。 混合料拌和: 采用间歇式 沥青砼拌和站拌和,拌和站安装混合料储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