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学第三次任务内容摘要:
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5. 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 0。 A. 错误 B. 正确 6.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 A. 错误 B. 正确 7. 温度改变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内力;温度改变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 A. 错误 B. 正确 8.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n=3。 A. 错误 B. 正确 9. 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 A. 错误 B. 正确 10. 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 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三、计算题(共 3 道试题,共 40 分。 ) 1.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 A、 B、 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 (格 式如:空 1: A;空 2: B) 03 计算题 (1)D; (2)A。 (3)B。 (4)F。 (5)C。 (6)D。 (7)E。 (8)B 2.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 A、 B、 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 (格式如:空 1: A;空 2: B) 力法解图示结构 .doc (1)B。 (2)C。 (3)A 3. 下载计算题,完成后将正确答案( A、 B、 C 或 D)写在答题框中。 (格式如:空 1: A;空 2: B) 03 计算 (1)D。 (2)C。 (3)B。 (4)A。 (5)C。 (6)E。 (7)A 003 03 任务 _0003 试卷总分: 100 测试时间: 0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A. 约束的数目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结点数 D. 杆件数 2.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3.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A. 恒大于零 B. 恒大于零 C. 恒大于零 D. 恒大于零 4.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 代表基本体系在 作用下产生的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 5.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B. C. D. 6.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A. 5 B. 7 C. 8 D. 6 7. 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 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 A 截面不为零的是 A. 竖向位移 B. 弯矩 C. 转角 D. 轴力 9.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土木工程力学第三次任务
相关推荐
,还要注意环境保护。 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路桥一线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 包括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关关系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还有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 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等。 这次实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包括书本上的和实际中的。
不致锈蚀 ,而钢筋与混凝土的现膨胀系数又相接近(钢筋为 ,混凝土为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不会因膨胀不均匀而破坏两者间的粘结。 试述钢筋的种类及其主要性能。 答:①混凝土结构用的普通钢筋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两大类。 热轧钢筋具有软钢的性质,为最常用的一类钢筋,有热轧光圆钢筋( HPB)、热轧带肋钢筋( HRB)和余热处理钢筋( RRB)三种。 其强度等级按屈服强度(
: 图样上标注直线尺寸时 ,尺寸的起止符号画法是如何规定的 ? 何为全剖面图。 一般适用于什么情况。 何为建筑详图。 建筑详图有哪几种常用图样。 剖面图与断面图有何不同。 三 、画出 11 剖面图( 15 分) 《土木工程制图》模拟试题 1 四、 画出局部平面图中定位轴线的圆圈并标注定位轴线编号。 ( 6 分) 隔墙台阶 五、 在由砖砌筑的基础墙和毛石砌筑的大放脚的基础详图中,完成:( 7 分)
柱距大小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用钢量最省刚原则 来确定。 关于钢结构构件的吊装工艺有 柱子的吊装 、杯底抄平 弹线 柱应在柱身的三个面弹出安装中心线、基础顶面线、地坪标高线。 矩形截面柱安装中心线按几何中心线;工字形截面柱除在矩形部分弹出中心线外,为便于观测和避免视差,还应在翼缘部位弹一条与中心线平行的线。 此外,在柱顶和牛腿顶面还要弹出屋架及吊车梁的安装中心线。
,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后浇带的梁、板模板与其它梁、板模板,在安装时断开,此处的模板待二次混凝土浇筑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拆除高处钢管,二人配合作业,严防钢管等对楼面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支撑均开码放 ,并及时运出。 墙、柱模板拆除后,及时用木板条,将楼梯踏步、通道处阳角保护起来。 第六部分: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