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内容摘要:

规定。 在 REPORT消息中,队列集 (Queue Set)用于表示多阈值 (Threshold)下队列长度。 特定队列集中的 Queue on Report值表示队列 n在 Report消息产生时刻在该队列集所对应的阈值下的完 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其所需的帧间隔 (m G)和 FEC开销 (如果 FEC使能 )。 Queue枷 Report的队列长度 值应采用累计 (Cumulative)方式,表示在不同阈值下, 从队列起点到该阈值的完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 其所需要的开销。 多个队列集中的 Queue On Reportl拘队列长度 (Queue Length)值应采取增量 (Incremental)方式,即 对于特定的队列 Queuen,报告帧中的第一个 Queue setq)的 Q ueue On Report的队列长度值最小,最后一 个 QueueSet中的 QueueOnReport的队列长度值最大。 8 YD厂 r 177. 120∞ BEGIN 圈 7方式 2的发现处理 OLT注册状态田 对于 Rep o槲的最后一个队列集, Q ue ue枷 R ep on应描述该队列的总长度 当该队列的总长度 (含完整以太网帧的总长度及其所需帧间隔嗽甩 C开销 )的值大 128Kbyte(2 个字节所能描述的最大值 )时,则该 Queue枷 Repon值为 65535 TQ 0NU中上行队列的编号应与 IEEE 802. 1Q一 2020(如本标准 7. 1. 4节所述 )中规定的用户优先级 (User Priority)一致。 即编号为 O的队列 (QueueO)对应于 Userpfiority; 0的业务 编号为 l的队列 (Queue1) 对应于 Userprio衄 =I的业务,依次类推。 6. 3. 3时钟要求 ONU的 MPCP计数器 (Counter)时钟应严格同步于 OLT的 V行线路时钟,抖动指标应符合删睫 802. 3—2020 Clause 60. 6的要 求。 9 YD丌 1771—2020 6. 4 DBA互通性功能要求 6. 4. 1 DBA总体要求 EPON系统应采用 DBA机制来提高系统上行帝宽利用率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 QoS。 应能根据 LLID 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权。 DBA应支持如下 3种分配带宽类型。 a)固定带宽 (Fixed Bandwidth)z由 OLT周期性给 ONU发送固定数量的授权。 建议以较小的轮询周 期 (cycle time)和较高的 grant频率进行带宽分配。 固定带宽是完全预留给特定 ONU或者 ONU的特定业务 的,即使在 ONU没有上行固定带宽业务流的情况下, OLT仍然为该 ONU发送对应于该固定带宽的授权 (grant),这部分带宽也不能为其他 ONU使用。 固定带宽主要用于有 TDM业务的 ONU(或 LLID)以确 保该业务较小的传输时延。 b)保证带宽 (Assured Bandwidth)t保证带宽是保证 ONU 可获得的带宽, dqOLT根据 ONU 的REPOR T 信息进行授权。 当 ONU的实际业务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时, OLT的 DBA机制应能够将其剩余带宽分配给 其他 ONU。 c)尽力而为带宽 (Bes t Eff ort Bandwidth):当 EPON接口上的带宽没有被其他高优先级的业务占用 时, ONU 可以使用的这部分带宽。 尽力而为带宽由 OLT根据 P ON 系统中全部在线 ONU 的REPORT信息以 及 PON接口上的带宽占用情况为 ONU分配授权,系统不保证该 ONU或者 ONU的特定业务获得带宽的数 量。 属于优先级最低的业务类型。 DB A应支持上述 3种带宽类型的组合,即对一个特定的 ONU,应能够提供 “固定 +保证 (Fixed+ Assured)”、 “固定 +尽力而为 (Fixed+Best Effort)”、 “固定 +保证 +尽力而为 (Fixed+Assured+ Best Effort)”、 “保证 +尽力而为 (Assured+Bes t Effort)”等多种带宽类型组合的业务。 DBA应支持基于 LLID对上述业务参数的配置。 ONU的上行带宽配置的参数包括固定比特率 (F瓜 )、 保证比特率 (CIR)和峰值比特率 (PIR)。 各种类型的带宽的大小与这些配置参数的关系如下; ——固定带宽 I FIR; ——保证带宽: C瓜 FIR: ——尽力而为带宽 l PIR. CIR。 DBA可选支持对同一个 tON下不同的 ONU采用不同的轮询周期和授权周期,如对存在 TD M业务的 ONU可以选择较其他 ONU更短的轮询周期和更高的授权频率。 DBA机制应支持对系统内带宽分配的约束机制, DBA应具备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算法在线升级或者参 数在线调整的能力。 EPON系统的 DBA算法应支持公平性机制。 能够保证剩余带宽 (Surplus Bandwidth)按照以下三种方 式进行公平分配: ——按照优先级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按照与不同用户所签署的服务等级协定 (SLA)的保证带宽进行剩余带宽的 加权分配; ——按照 ONU类型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可选 )。 为了支持在多业务接入环境下戢 JQoS,OLT应基于 ONU对其本地队列状态信息的汇报进行上行带宽 分配,并且 ONU应能够在 DBA分配的带宽授权基础上,基于本地的队列状态进行上行业务的调度。 6. 4。 2 OLT的 DBA功能要求 10 YD厂 r 17712 0 08 OLT的 DBA机制应能根据 LLID对应的多个队列的状态信息 (Report帧中至少 2个队列集内的全部队列 的长度 )和业务优先级约定进行该 LLID的上行带宽分配。 OLT应能够支持对 REPORT帧中至少 2个队列集的全部 8个队列的状态信息的解析,以用于 ONU上行 带宽的动态分配。 OLT缺省支持的队列集数量为 2个。 OLT应.支持通过 OAM方式对 ONU所发送的 Report帧的队列集数量和阈值等参数进行配置,该配置功 能应符合本标准 8. 5节的规定。 同时, OLT也应该支持静态带宽分配,即在固定的轮询周期内向每个 ONU发送固定大小的授权。 6. 4. 3 ONU的 DBA功能要求 ONU应在 Report帧中对全部队列 (8个 )的状态进行描述,并以每个Report帧包含 2或 2个以上 Queue Set 的形式 [向 OLT上报本地队列状态。 建议 ONU具备支持 4个 Queue Sets的能力。 ONU缺省支持的 Queue Set数 量为 2个。 ONU的本地上行业务调度功能见本标准 7. 1节的相关规定。 ONU的队列集的数量和各队列集所对应的阈值应可由 OLT通过扩展 OAM方式进行配置,具体的配置 功能应符合本标准 8. 5节的规定。 7业务承载互通 性要求 7. 1多业务 OoS互通性功能要求 7. 1. 1多业务 OoS总体要求 EPON系统应提供必要的 QoS机制,以保障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能根据SLA协议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 的 QoS。 EPON系统应支持基于 rrU. TY. 1291的 QoS机制,包括业务流分类 (traffic classification)、优先级标记 (marking)、排队及 调度 (queuing and sc heduling)、流量整形 (ara. ffic shaping)流量管制 (tram c pof iem g)、 拥塞避免 (eongesdon avoidance)、缓存管理 (buffermanagement)等。 7. 1. 2业务等级协定 (St. A) EPON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用户或业务的业务等级协定参数的设置,包括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业务规定 不同的时延与抖动、保证带宽、最大带宽等 SLA参数,并应支持对上、下行业务分别进行配置。 7. 1. 3业务流分类功能 7. 1. 3. 1 OLT的上行 业务流分类 OLT应支持基于以太网帧中的相关参数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并按照本标准 7. 1. 4节的要求进行优 先级标记。 缺省状态下, OLT信任 ONU提供的优先级标记,不开启此功能。 用于业务流分类的参数包括: LLID,目的 MA C地址 (M AC DA)、源 MAC地址 (MAC SA)、用户优 先级 (User Priority, IEEE 802. 1D)、以太网类型 (如 PP PoE、 PW E M AC Control等 )、目的 m地址、 源口地址、口类型 (v4amp。 v6)、 IPJ]li务类型/区分服务编码点 (139。 oS仍 ScP)、 4层 (L4)协议端口等。 可 选支持报文的深度检测 (前 80, 1字节 )流分类。 OLT应支持按照本标准 8. 4节中规定的扩展 OAM方式对 ONU的业务流分类功能进行远程管理。 7. 1. 3. 2 ONU的上行业务流分类 ONU应支持基于以太网帧中的相关参数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并按照本标准 7. 1. 4节的要求进行优 先级标记。 11 YD厂 r 177120 0 8 ONU应支持 OLT通过本标准 8. 4节中规定的扩展 OAM方式对其业务流分类功能进行远程管理。 用于业务流分类的参数包括: UNI物理端口、 MAC DA、 MAC SA、用户优先级、 Ethemet类型 (如PPPoE、 PWE M AC Control等 ),目的 P地址、源妒地址、 m类型 (v4amp。 v6)、口 DSCP、 L4协议端口等。 可选 支持基于报文深度检测 (80个字节 )及对带 OptiOil字段的口报文的流分类。 7. 1. 4优先级标记 OLT和 ONU设备应支持基于本标准 7. 1. 3节规定的流分类对上行业务进行优先级标记功能,应具有强 制修改优先级标记的功能。 标记应采用 IEEE 802. 1D用户优先级,可选支持 IP TOS和 DSCP优先级标记。 OLT应支持通过本标准 8. 4节中规定的扩展 OAM方式对 ONU的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记功能进行远程管 理。 ONU应支持对各用户端口的业务优先级标记功能进行本地配置。 同时, ONU应支持 OLT通过本标准 8. 4节中规定的扩展 OAM方式对其优先级标记功能进行远程管理。 缺省情况 TIEEE 802. 1D的用户优先级 (UserPriority)排序及其与各种业务映射关系见表 1。 表 1 IEEE 802. 1D用户优先级的排序及其与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 User Priority值 缩写 业务类型 备注 7 NC Notwork ConU39。 ol 包括 TDM 6 VO Voice(10mslatency andjitter) VOIP 5 VI Video(100 ms latency andjitter) IPTv、视频 4 CL Controll ed Load 3 EE Excellent E肋 n 0(Default) BE Best Effon 普通上网业务 2 Spar e 1 BK Background 7. 1. 5优先级队列机制 7. 1. 5. 1 OLT的优先级队列机制 OLT的上、下行业务应根据 m髓 802. IDUserPriority标记映射到不同的优先级队列,并进行调度。 OLT网络侧端 1: 3应支持 8个优先级队列。 7. 1. 5. 2 ONU的优先级队列机制 ONU的上、下行业务应根据 IEEE 802. 1DUserPriority标记映射到不同的优先级队列,并进行调度。 ONu应支持至少 4个优先级队列。 7. 1. 6流限速 7. 1. 6. 1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7. 1. 6. 1. 1 ONU的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ONU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可选支持上行业务的端I=1限速功能。 同时, ONU按照 OLT的 DBA授权进行对于上行业务流的调度,实现上行业务流的限速。 7. 1. 6. 1. 2 OLT的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OLT应支持 DBA机制,以实现对每个 LLID的上行带宽分配和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12 YD厂 r 17712 00 8 在存在二层汇聚功能的 OLT设备.其上行端口 (SNI)可选支持二层的流量整形 (Traffic Shaping) 功能。 7. 1. 6. 2下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7. 1. 6. 2. 1 ONU的下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ONU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可选支持端口下行限速功能,可选支持基于业务流的整形功能。 7. 1. 6. 2.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