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概念的探讨(企业文化-概论与价值)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概念的探讨(企业文化-概论与价值) 企业文化概念的探讨问:企业文化理论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 40 年的历史了,但企业文化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确定的界定,这对企业文化研究有利,但对企业文化教学和应用带来了一些不便。 请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由美国专家学者提出之后,多年来一直成为企业文化研究人员和企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和主题。 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对于学术研究这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探讨和研究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但是在企业文化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不确定性却给人们造成了不大不小的麻烦。 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界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范围。 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负哪些责任。 企业文化工作者的职责范围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企业文化的界定。 对企业文化的界定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但应该根据企业文化的属性及其理论要求提出同一的界定界线。 美国学者通过总结日本企业成功的经验,并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根据是其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我国有不少专家学者把企业文化界定在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也有的把企业文化界定在精神层面上。 有的学者把企业文化的界定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的就是指精神层面的,广义的就是指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 美国人为什么要把企业文化界定在精神层面上呢。 这当然一个方面是由于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是属于精神的范畴。 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我认为这也是由于美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首先,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经济发达,物质富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也属上乘。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法制化也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甚至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 在这种环境下,一切按制度按法律办事成了美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同时也成了美国人的桎梏。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被无处不在的法律和制度所阻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到情感和精神上的空虚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补上情感和精神这一空缺。 与美国社会相对应的是,在企业中,科学管理大行其道,使人们失去了自我。 这一点在美国影片摩登时代中表现行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有着极大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社会综合水平差美国 80 年。 研究者发现,根据人均 业劳动比重等指标计算的经济水平综合年代差,2001 年中国与美国等七个国家的差距超过 100 年。 这种差距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水平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高。 又由于中国社会处于发展期,其制度化程度还比较低,加之中国是一个人际关系浓重的国家,所以出现了“人治大于法制”等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时期以来,国家一直强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原因。 在企业也是一样,人际关系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方面,在有的企业还占主导地位。 比如在家族企业中,任人唯亲已是普遍现象。 在国有企业中,“靠关系”也是大家默认的一种生产关系形式。 由此可见,就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而言,中国与美国恰恰相反,美国人缺少的是精神,中国人缺少的不仅是精神,更缺少的是制度和物质。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把企业文化界定为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是事出有因的,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我们注意到,美国人提出企业文化这一理论,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他们并没有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体系挂起钩来。 而在我国则不同,一些专家学者把企业文化纳入了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称之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 这样一来,企业文化就有了社会文化的同等属性,即具有了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文化层次。 这与美中两国人民的思维模式不同有很大关系。 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分析型的,他们善于把一个整体的事物分析成若干部分来详加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细微的东西。 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型的,他们善于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进行研究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变化。 应该说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各有千秋,各具优势。 但就企业文化而言,我认为还是不要与社会文化体系挂钩为好。 不管怎么说,企业文化还是应该界定为精神层面比较合适。 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文化理论本身是从精神层面出发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应该属于精神层面。 说企业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并不是说不能涉及到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恰恰相反,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和企业物质生产有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但这不能成为把企业制度、物质也说成企业文化的理由。 这是因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关事物不是一个概念,就像我们不能说人与动物相关联,就把动物也说成是人的一部分一样。 在确定了企业文化界定界线为精神层的情况下,我们就有可能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行为规范不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而是指具有规范性的理念。 比如企业道德理念、员工守则等。 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我将在以后各章中详加解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