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勾缝、抹面 浇筑集水井壁混凝土 1)技术要点 客运专线原设计电力电缆槽如下:电力电缆槽设置于路堤两侧排水沟外侧,路堑地段设于两侧侧沟平台,槽内净高 ,槽外宽。 后期施工过程中,电力电缆槽与桥梁的顺接,以及过涵洞产生了相当多的附属工程,不仅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更可能对线路本体造成损害。 为此根据最新设计理念,本次电力电缆设计在通信信号电缆 槽外部,即在全线两侧路肩上设置 C25 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电力、通信、信号电缆槽(通信、信号合槽),电缆槽外轮廓宽 ( 电力, 通信、信号槽内净宽分别 、 ,)、槽内净高,内填中粗砂。 盖板为 C25 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槽壁厚 ,底厚 ~。 倒 U 型钢筋在混凝土浇注时预埋在混凝土底板上。 电缆槽采用侧向排水,在 外侧壁底预留直径 8cm 的泄水孔,间隔 5m,将电缆槽内水引出,泄水孔口加设铁丝网盖。 2) 施工要点 为保证沟槽成型质量,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开挖过程对 路肩的破坏,电缆沟槽安排在基床表层完成后用开槽机开挖成型。 在完成综合接地贯通线施工、铺设完电缆槽底部沥青混凝土封闭层,并填充中粗砂排水层之后,安装预制或现场浇筑电缆槽。 全线要做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 ( 3)电缆槽手孔及过轨管埋设 1) 电缆井 当路基上信号电缆需引入路基外的信号中继站时,电缆从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顺路基边坡上的电缆槽引入路基坡脚电缆井中,再从电缆井引入信号中继站,路基边坡电缆槽采用预制 C25 钢筋混凝土,内宽 50cm,深 20cm,并设 C25 钢筋混凝土盖板,电缆井内净空尺寸为:长宽高一般为。 当路基上通信电缆需引入路基外牵引变电所、分区亭、变电所、AT 所开关站等电气化所以及区间无线通信基站、无线直放站、区间信号中继站等建筑物时,电缆从路肩的手孔引出,顺路基边坡上的电缆槽引入路基坡脚电缆井中,再从电缆井引入各建筑物中,路基边坡电缆槽采用预制 C25 钢筋混凝土,内宽 50cm,深 20cm,并设 C25 钢筋混凝土盖板,电缆井内净空尺寸为:长宽高一般为。 2) 过轨管 过轨管主要有四种:通信信号过轨管、电力过轨管、接触网过轨管、牵引变电过轨。 电力 电缆过轨从路基上部过轨,采用Φ 150mm 的镀锌钢管,镀锌钢管两端与电缆井相连,电缆井采用现浇 C25 钢筋混凝土,内净尺寸:长宽高一般为 ( II 型为 )。 电力电缆过轨钢管埋设高度在路基基底位置,具体要结合电缆井位置确定埋设标高。 埋设具体里程及管道根数见设计要求。 从路基中过轨的通信、信号电缆采用Φ 100mm 镀锌钢管防护,过轨镀锌钢管外径不大于 110mm,过轨管道的顶面距轨面 997mm。 过轨管道与路基两侧手孔相连。 通信、信号手孔一般采用现浇 C25 钢筋混凝土。 接触网过与牵引变电过轨基本一致,采用高强度双臂波纹 PVC管,两端与手孔相连,同时对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的电缆采用防磁屏蔽措施。 电气化过轨,管径 100mm,采用 PVC 管,过轨埋设时采用外包混凝土排管方案,或采用高强 PVC 管,如 HHDPE 双壁波纹管或CFRP 碳素螺旋管。 过轨管两端与手孔相连。 接触网回流线过轨钢管设置于接触网立柱位置,埋设高度为管道顶面距钢轨顶面 997mm。 埋设具体里程及管道根数见设计要求。 ( 4)接触网基础 1) 工艺流程 基础位置放样设备调试 钻孔护桶设置钻孔、清孔 弃土处理基础螺栓布置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试件制作混凝土养护 声屏障安装接触网立柱安装 路基接触网基础施 工工艺流程图 2) 技术要点 接触网支柱的基础型号为 LJA LJA LJB、 LJC、 JLD 几类,拉线基础为单拉 LJDLX1 及 LJSLX2 两类(具体详见路基及桥梁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 柱脚螺栓采用 Q345B 钢。 3) 施工要点 为保证路肩稳定 性,接触网 基础拟采用钢护筒保护的长螺旋钻干钻成孔,浇筑混凝土基础技术。 旋挖钻干钻成孔对路基土体不产生挤压、振动破坏,不会因泥浆渗透造成路肩边坡滑动破坏。 ① 图纸核对 按《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对照现场填挖方情况,如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有出入 时,如在涵洞位置,在电缆槽手孔位置等请与设计单位联系。 ② 测量放线 接触网基础中心定位:按设计图所确定的里程位置 ,放出线路中心,在垂直线路中线方向由线路中心向外 定出接触网基础中心,用铁钉、红漆标示,(或用全站仪坐标法直接放出接触网中心位置),并沿线路的纵横向放出基础中心桩位的保护桩。 ③ 成孔 螺旋钻占位时,机身长轴方向垂直与路基边线,禁止平行路肩方向占位钻孔,减少施工荷载对路肩边坡的不利影响。 旋挖成孔: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 出控制的准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调直机架挺杆,并确认钻杆垂直,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 旋挖钻成孔如图所示: 路基接触网基础钻孔示意图 路堑地段钻孔时预留 50cm 深度不钻,待浇注混凝土前清孔至设计标高。 孔底松土清理:钻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提出钻杆。 清除孔底的松土然后人工用木锤进行夯实。 弃土在钻孔完成后立刻清除运走。 钻深和垂直度测定:用测深绳(锤)测量孔深,孔深满足设计要声屏障、接触网基础钻孔示意钢护筒螺旋钻头旋挖钻机路基边坡1:m求;用吊绳测定成孔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的用旋挖钻机打磨孔壁 ,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孔径控制:孔径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 成孔后如因特殊不能及时灌注混凝土,则在空孔附近做明显安全警示标记,并进行防护。 同时对孔口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孔内。 ④ 下孔桩钢筋笼 在成孔的同时,进行钢筋笼制作,将桩基钢筋、承台钢筋、下锚螺栓形成一个整体,要保证下锚螺栓预留位置的准确。 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进行固定。 同时将预留接地端子与桩基础主筋焊接,焊接为双面 焊接,长度不小于 6d(d 为钢筋直径 )且不小于 100mm。 近轨侧接地端子在承台顶往下 100mm 处,远轨侧接地端子在柱脚底板顶往下550mm处。 钢筋笼在钢筋房加工制作,经检查合格后,用汽车运输到下笼地点,采用人工配合吊车下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混凝土垫块(强度不得低于 C25);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垂直吊入,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⑤ 灌注孔桩混凝土 经过成孔检查后,填好桩孔施工记录,应立即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点。 混凝土浇注时,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 2m, 采用串筒下料至孔底,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一次灌注完成,采用插入式捣固棒分层振捣密实。 当天钻好的孔桩必须当天灌注完混凝土,超钻量不得超过一天。 ⑥ 开挖承台基槽 桩基础施工后,及时按排基础承台施工,承台基坑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开挖。 开挖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开挖尺寸误差应进行严格控制。 为不破坏路基的整体质量,承台开挖后,路基填土面以下部分,不立模板,基坑满灌混凝土。 路基填土面以上部分支模灌注混凝土。 承台采用无水机械切缝,人工开挖成形。 承台基槽开挖到位后,清除底部松土,桩基础的顶面采用人工凿毛处理。 同时做好基础开挖的防排水措施,基坑内严禁积水,基坑开挖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⑦ 绑扎承台钢筋及预埋件 承台钢筋在钢筋加工房按设计尺寸下料加工,运至现场进行绑扎焊接。 接触网基础综合接地预留:支柱基础面标高为线路内轨面标高下450mm,每个接触网基础预埋两个接地端子,轨道侧预留接地端子为支柱基础面下 100mm 处,电缆槽侧预留接地端子为支柱基础面下550mm 处,接地端子应与桩基础内的主筋进行焊接,焊接如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200mm。 接地端子最终预留的表面应与混凝土面平齐,接地端子表面进行封堵,严禁水泥砂浆等渣子进入端子内。 下锚螺栓预埋:接触网基础按基础类型预埋下锚螺栓 ,螺栓的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螺栓定位:螺栓下部按设计要求用两道Φ 16 的钢筋环箍定位。 螺栓与钢筋环箍采用焊接连接。 灌注混凝土前,螺栓上部用地脚螺栓定位钢模进行准确定位,确保混凝土捣固时螺栓不移位,定位钢模用槽钢制作,上面设两排螺栓定位孔,孔径Φ 40,上下孔距离 170mm,孔间距严格按 H型支柱基础螺栓间距尺寸设定。 浇注基础混凝 土时,基础顶面伸出的螺栓用定位 钢模固定,定位钢模固定在钢管支撑架上,支撑架不得与模板及钢筋笼 连接。 通过调节定位钢模及钢管支撑架的位置及标高使地脚螺栓按设计要求精确定位。 混凝土灌注完且形成一定的强度后,螺栓上部定位钢模才可以取掉。 基础上露出的螺栓采取内涂黄油,外用黄胶带缠裹进行保护。 ⑧ 灌注承台混凝土 承台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证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由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采用溜槽入模(不高于 2m 时直接入模)。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 层振捣密实。 ⑨ 混凝土养护 砼灌注后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暴露面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混泥土养护期不得少于 14 昼夜。 4)质量要点 按《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以下质量指标进行控制。 施工里程标注均对应接触网基础中心里程,施工误差177。 拉线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与下锚支 柱基础相同,其至下锚支柱基础距离施工误差为 +1m,0m。 基础中心距线路中线允许偏差为 0, +50mm。 预埋下锚螺栓外露长度允许偏差 0, +20mm。 下锚螺栓相互间距177。 1mm,螺栓中心位置177。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