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桥式单梁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内容摘要:

根轨道的要低差,测量点应在主梁的各筋板上。 P. 6 a. 左主梁 b. 右主梁 1—— 同一截面 2—— 钢尺 3—— 撑杆 4—— 重锤 5—— 滑轮 6—— 筋板 图 35 测量小车轨道高低差示图 ( 5) 车轨距偏差的测量 用卷尺或钢尺逐段测量。 ( 6) 对角线的测量 如 图 36,以车轮外端面为基准,用大钢尺把车轮踏面宽度中心线分别引到缓冲器的外壳上,定出“ A”点,把两端的 A 点连成一条线,在这条线上量出实际的轮距( BQ),即图 36 1—— 车轮 2—— 测量点 3—— 端梁中心线 4—— 缓冲器外壳 5—— 角形轴承箱 6—— 垂直弯板 图 36 利用车轮确定对角线测量点 两轮中心的距离,以这四点用盘尺测量对角线。 进行这项检测之前应将运行机构跨度、垂直差、水平偏差测量完后方可。 为保证盘尺拉力相等,可用弹簧秤,拉力自选。 以上各项测量完后,如有超差,应进行校正和修复。 四.门式起重机结构件的安装和检测方法 1. 桥架的安装 将用预装螺栓联接成一体的桥架横放在轨道上或垫子上,如图 41 所示,架子架在支腿联接用的支撑面上,用水平仪测出两端支撑面上边的小车轨道的水平高度,调整到两点高度相当。 P. 7 1—— 支撑面 2—— 支架 3—— 大车运行轨道 图 41 以轨道面为基准的桥架组装图 根据表 41 的技术要求,用千斤顶垫出抛物线形的拱度和翘度,垫拱度和翘度时应垫在大筋板的 下边,然后测量跨度、主梁的水平旁弯、水车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和侧向错位等各项指标,待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后,在接头处的大筋板上照图焊补一块方板,要求方板四面满焊,再将接头处的所有螺栓联接拧紧,最后再把主梁两端的圆孔用同样的方法焊好。 表 41 门式起重机安装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简 图 允许偏差( mm) 1 1. 由车轮量出的起重机跨度 L1, L2 跨度相对差 L1L2 2. 由桥架量出的起重机跨度 L3, L4 跨度相对差 L3L4 1. LQ 26m  LQ =8 L1L28 LQ 26m  LQ =10 L1L210 2. LQ 26m  LQ =4 L3L44 LQ 26m  LQ =6 L3L4=6 2 架设完成后的主梁上拱度(在承轨梁上盖板测量) 3 主梁的水平旁弯(在承轨梁上盖板测量) 3500L3500Lh 10001000 LLh 2020QLf  P. 8 4 桥架对角线偏差 D1D2 LQ 26m D1D25 LQ 26m D1D27 5 小车轨距偏差 双梁 LX   LX =2 LX   LX =3 6 支腿垂直度 7 小车轨道高度差(在同一截面上) LX  d3 LX  d5 8 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的位移偏差 c5 9 小车轨道的高低差 e 1 10 小车轨道接头处的侧向错位 g 1 对于整体桥架,则不需用千斤顶垫出抛物线形的拱度和翘度,可直接测量各参数。 测量完后,如有超差,应进行校正和修 复。 主梁架设前,应先同小车一起装配好。 2020HH P. 9 2. 支腿与下端梁的安装 支腿与下端梁之间的连接孔,在生产时满足技术要求已配钻而成,安装时,可直接接加工好的孔眼用规定的螺栓强固联接起来。 为了使支腿支承面上的孔不致发生变位,把两根支腿联接起来,待支腿至桥架安装好后再拆去。 在组装支腿的同时,按图纸要求,把电气室安装在刚性支腿上。 3. 驱动台车与下端梁(包括支腿)的安装 用立装法安装驱动台车与下端梁。 把驱动台车安放在轨道上,并把它有效地支持住。 再把已装好的带下端梁的支腿整车吊起放到台车上,对准铰接孔,穿上铰轴,固紧轴 头上的挡板和螺栓,然后用足够的拉索将整个支腿固定好,以免倾倒。 待桥架吊起后,放松拉索(但需要足够人力拉着),把支腿平移到桥架下,与桥架联接起来。 4. 支腿支桥架的安装 先按表 41 的要求检查支腿的垂直度,由车轮处量出起重机的跨度和车轮处的对角线偏差,若有超差,则利用主梁与支腿之间的垫板进行调整,最后把所垫的垫片在边缘点焊在支撑面上,待各部件尺寸都合格后,按图样把支腿与主梁用螺栓联接起来,紧固好。 五 . 大车运行机构的安装和检测方法 大车运行机构已经安装装配好,待起重机组装完后,应进行安装检查。 ① 检查以主动轮外侧为基准。 ② 车轮端面的水平偏斜 L/1000( L 为测量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