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操作流程内容摘要:
说明书决定。 婴儿保暖箱湿化水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 婴儿保暖箱的空气过滤材料至少应 2 个月更换一次,破损时随时更换,做好记录。 清洁消毒后备用的 婴儿保湿箱应放在辅助区,注明清洁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清洁消毒人员姓名及检查人员姓名。 推荐有效期为 2 周,2 周之内使用,可仅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 使用中的婴儿保暖箱应注明启用日期。 二、终末或彻底清洁消毒流程 先拔掉婴儿保暖箱电源,推至清洁消毒间,湿式擦拭电线后将电线盘起挂号。 抽屉式水箱与固定式水箱,均应先放掉箱内残水后在清洗、浸泡消毒。 取下恒温罩上输氧孔的塑料套,操作窗的塑料密封套、输液软垫、清洗浸泡消毒。 取出婴儿床清洗、消毒。 取出床搁板上密封条清洗浸泡消毒。 取出床搁板清 洗消毒。 因而保温箱若为箱外加水式,则逆时针拧下箱体外面加水杯中用螺丝刀卸掉,用小刷或棉签刷洗加水杯内壁,然后将加水杯放入水箱26 内和水箱一起清洗,消毒后冲净晾干备用。 拔掉温度控制仪插头,拧开温度控制仪面板上旋钮,取出温度控制仪、栅栏擦拭。 用毛刷或湿棉签逐个擦拭风轮叶片,再按顺序安装风机。 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去除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洗、晾干。 擦拭过滤器盖板表面及空气输入管内外部。 1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去除,冲洗、擦干。 1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 安装完毕插上电源 ,测试性能是否良好。 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 30s。 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课件27 的污物,放入诊室清洗池。 二、清洗 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染污物。 洗涤:冲洗后用酶洗液浸泡 25 分钟后刷洗、擦洗。 漂洗:洗涤后,在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官腔用注射器冲洗。 冲洗后干燥备用 三、干燥与保养 将手机用注射器吹干管道,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手机清洁润滑油。 四、包装 使用棉 布包布包装,外部贴好标签及 3M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时间。 五、灭菌 将包好的手机放入预真空压力灭菌器内。 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与时间。 温度> 135℃或灭菌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均可损坏手机密封胶圈及轴承等部件。 六、贮存 包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放入无菌物品柜内。 裸露灭菌的应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七、注意事项 不能将手机浸入消毒液内浸泡,以免腐蚀手机内部零件。 28 消毒供应室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 标准操作规程 29 一 、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 去污区:在该区域缓冲间更换专用鞋、戴圆帽、口罩、穿该区域工作服,防湿围裙、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在该区域缓冲间更换专用鞋、做手卫生、戴圆帽、穿该区域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 无菌物品存放区:在该区域缓冲间更换专用鞋,做手卫生、戴圆帽、穿该区域工作服。 二、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防护面罩(护目镜):内面为清洁面,污染的手不能触及内面,污染后立即更换。 防湿围裙:内面为清洁面,当不能防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手套:手套内面为清洁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手套有破损或清洁面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一次性防护用品不能重复使用。 脱掉防护用品后要做手卫生。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 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操作者:穿工作服、戴圆帽、口罩。 30 用物:回收车、回收箱、快速手消毒剂、手套、笔及记录单。 二、回收操作 按指定路线推回收车到各临床科室,严禁用污染的手按电梯开关。 戴手套将科室污染物品箱放在回收车内,然后脱手套,进行手消毒后离开科室。 回到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戴手套将污染物品按科室清点器械数量进行清洗并记录。 操作完毕脱掉手套、洗手。 操作过裎中要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或自身的职业暴露,保持回收箱及车的密闭性。 三、回收箱及回收车的处理 每天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回收容器,用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消毒,干燥备用。 操作时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 标准操作规程(试行) 31 一、准备 操作者:戴圆帽、口罩、穿专用鞋、 防湿围裙、戴橡胶手套或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 用物:清洗网篮、各种清洗剂、清洗刷、棉签、纤维布。 二、操作 分类:按器械的材质、形状、器械特殊性或专科器械、单个器械包进行分类。 清洗:分类后的器械进入清洗阶段。 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及终末漂洗四个步骤。 水温为 15 30℃。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洗涤:有油迹的器械用碱性清洗剂浸泡后再刷洗或擦洗,干涸污渍先用含酶清洁剂浸泡后再刷洗或擦洗,锈迹用除锈剂局部除锈后立即冲掉锈迹,水 垢用酸性洗涤剂除垢,穿刺针类器械需用棉签擦洗针栓,可拆卸器械应拆开后清洗。 (3)漂洗:洗涤后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4)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消毒处理。 可采用 75%乙醇或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干燥:器械消毒后,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再次进行漂洗,漂洗后器械用纤维布擦干。 三、注意事项 器械刷洗时一定要在水面下操作,避免气溶胶产生和水滴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洗器械时一定要 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精细、贵重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开放置;以防混乱。 朊毒体、气性坏疽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 32 标准操作规程(试行) 一、准备 操作者:穿工作服、戴圆帽、口罩、防湿围裙、戴橡胶手套或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 用物:清洗剂、清洗刷、棉签、网篮。 二、操作 将回收的感染器械按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严格控制消毒液浸泡时间,打开器械所有的轴节,完全浸没在液面下。 (1)朊毒体污染器械: 浸入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60分钟后,取出清洗、 消毒、干燥、保养、包装,然后压力蒸汽灭菌 134℃ 138℃ 18min 或 132℃ ,30分钟。 (2)气性坏疽污染器械:含氯 1000 2020mg/L 消毒剂浸泡 3045分钟,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 5000 lOOOOmg/L 浸泡至少 60 分钟,再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3)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前发布的规定. 器械消毒完毕,将结构复杂及管腔类器械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清洗 5. min,然后选择机器或手工清洗。 使用的清洗工具及 洗涤池应消毒处理。 操作时注意个人防护。 33 复用手术器械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操作者:戴圆帽、穿包装区专用工作服及鞋。 做好手卫生。 用物:器械网篮、润滑油、包内化学指示卡、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包布。 二、操作 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各种器械肉眼观察应清洁干燥、无锈、无污垢、无血迹及胶布痕迹,必要时使用放大镜检查。 清洗不合格器械退回去污区重新清洗。 根据器械用途检查其功能,器械外形应完整,无裂隙,器械轴节部位应使用水溶性润滑剂进行保养,轻拿轻 放,避免器械的损坏,避免尖锐器械损伤自己。 依据器械包装清单或装配要求,核对器械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的器械应组装好,手术器械应放在清洁容器中进行配套包装,止血钳及剪刀等轴节应打开,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用吸湿布、纱块隔开,包内中心位置放置化学指示卡。 再次核对器械种类、规格和数量是否正确,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准确无误,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使用棉布包装器械应根据包的大小选择适合的包布,然后再检查包布是否清洁干燥、有无破损,棉布需透光检查。 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 2 层包装材料分 2 次包装后捆扎。 包外合适位置上贴标签。 包装好的包松紧适宜,重量不超过 7kg,外形尺寸不超过30cmx30cmx50cm。 3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 操作规程 一、局部处理措施 (一)锐器伤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的乙醇或 %碘伏进行消毒。 (二)粘膜暴露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二、报告 报告科室负责人 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检查伤口,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三、评估与预防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立即抽血进行相关检查。 若患者 HBsAg(+) (1)医务人员抗 HBs< 10mU/ml 或抗 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 20ug),于 1个月和 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 20ug)。 35 ( 2)医务人员 HBs> 10m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 3)暴露后 3 个月、 6 个月应检查 HbsA、抗 HBs。 患者抗 HCV( +)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 HCV( ),暴露后 3 个月、 6 个月应检查抗 HCV、 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患者抗 HIV(+) 立即到感染科负责 HIV 职业暴露评估专家处,评估专家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质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暴露后 1月、 2 月、 3 月、 6 月检查抗 HIV。 四、随访和咨询 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化验,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在处理过程中,感染管理科应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咨询。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职业暴露 当事人的情况。 36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分配制所需浓度。 消毒剂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 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消毒剂均由一定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取出火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 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戊二醛 属灭菌剂,广谱、搞笑、毒副作用大、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 常用浓度为 20%,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浸泡法: 10h达到灭菌, 1045 分钟达到消毒水平。 37 用于碳钢制品的医疗器械在消毒前应先加入 %亚硝酸钠防锈。 碱性戊二醛使用前应按照使用说明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 pH值。 (二)过氧乙酸 属灭菌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 强、受有机影响大、稳定性差。 原液浓度为 16%20%,浓度低于 12%时禁用。 适用于物品、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一般污染用 %,细菌芽胞污染用 10%。 消毒 5 分钟,灭菌 30分钟。 (三)含氯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剂,广谱、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影响大、稳定性差。 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于干粉等。 浸泡、擦拭法:低效消毒用 250500mg/L,作用 10分钟以上;高效消毒用 20205000 mg/L ,作用 30 分钟。 喷洒 法:低效消毒用 1000mg/L 作用 30 分钟,高效消毒用 2020mg/L作用 60 分钟。 干粉消毒:对排泄物 的消毒,加入干粉使有效达到 10000mg/L 作用26h,对污水的消毒。医院感染操作流程
相关推荐
锐器盒内由专人回收。 九、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应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加强监督
于使用前能达 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⑴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入破损皮肤、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术者应努力提高手术技巧。 避免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必须进行的伤口引流,应首选闭合式引流
科主任统一指挥。 (七 )敷料护士准备好一切器械包、敷料和一次性用药,并送至手术间。 (八 )巡回护士力求备好中刀、吸引器、输液用品、中心吸氧装量等,同时准备好一切抢救用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九 )洗手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 (十 )根据情况随时与护理部、急诊科联系,做好一切记录。 (十一 )同时安排 1~ 2 名工人负责专门取血,送标本等外出工作
不 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各种医疗方面的知识。 刚开始工作,我也曾一度进不了状态,跟不上大家的工作节奏,我犹豫过、害怕过、退缩过。 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鼓励自己学习,上班时间,向前辈学,向领导学 ,在病人摄片检查过程中,利用 DR 成像快的优势,把自己不会的和有疑点的记录下来,在工作之余再虚心请教。 在与临床医务人员相处的短暂时间内,常常咨询他们 一些业务相关的知识,使之更好的为我所用
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点;五是外部环境风险点,即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 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点。 以上各类风险点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集体定”的方法,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分医院、科室、岗位三个层面,结合自身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