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核心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的病人,由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出诊疗意见。 2. 对诊断有争议或治疗确有难度的病人可提交医务办组织会诊或全院病例讨论,以确定诊疗措施。 五、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对重大、疑难或新开展的手术,必须严格进行术前病例讨论。 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 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以及护理要求等。 讨论情况详细记入病历。 一般手术,也要求进行相应术前病例讨论。 ( 一 ) 术前讨论 ,手术组医师、床位分管护士或邀请其他科室有关医师参加、对于疑难重危病人应邀请麻醉医师参与讨论。 术前谈话内容应在术前家属谈话前完成。 、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收集齐病例资料并由实习医师汇报病史,住院医师补充病史并提出初步手术方案;主刀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系统分析病情,从而制订正确的手术方案、术中困难估计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事项以及护理要求。 (二)重大手术审批制度 ,一般手术须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看过 11 病人后方可决定是否手术,并决定手术方案;如遇疑难、危重等情况应及时请示科主任 并向医务科(院行政值班)汇报。 讨论后由主管医师决定。 、疑难手术、截肢手术必须在科内(或病区内)进行术前讨论(情况特殊时可请院内外专家会诊),由科主任决定,申请单科主任签字后,协同家属书写的手术申请,在手术前三天报医务科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手术前必须详细组织讨论后制定出手术方案,充分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出具体的抢救措施,经科主任同意后,提前二周报医务科审批,医务科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经分管 院长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治疗。 (见附件:新技术申报须知) ,须事先申报医务科备案。 六、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 已进行尸检病人的病例讨论,待尸检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二周。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医务办派人参加。 死亡病例讨论必须设专门记录本记录,并摘要记入病历。 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 ( 1) 死亡原因。 ( 2) 诊断是否正确。 ( 3) 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 ( 4) 从中 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 5) 今后的努力方向。 12 七、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新手术、特殊技术、重大疑难病例、重大合并症的抢救,包括急诊抢救手术、心血管急性综合症、急性呼吸衰歇、感染中毒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昏迷等抢救;特殊治疗,包括特殊化疗方案,尤其非常规、有创、特殊治疗及检查,各主管医师必须报告科主任,按医院规定的制度及时报告医疗管理部门和分管院领导。 ,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医务处和分管院领导,并负责组织安排专家会诊讨论。 源调配,由科主任提出,上报医务处或分管院领导协商抢救事宜。 ,书写抢救记录以备检查。 凡是报医务处的治疗抢救意见及过程要实事求是,如实报告病例情况。 ,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有关医疗管理程序,逐级负责,责任到人,严格纪律,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技术纠纷。 ,造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者,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追究责任。 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是否迅速、及时、有效,是衡量医院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项 很重要的任务。 要提高抢救质量,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业务能力,同时还必须加强抢救工作的科学管理,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 为了迅速及时地投入抢救,必须要有完整的组织分工及制度的保 13 证。 凡没有设抢救中心的单位,各科室应指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生和护士担任抢救工作。 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 对重大抢救需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立即呈报院领导。 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部门。 为了保证抢 救工作顺利进行,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力求齐全完备,要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随时补充。 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 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 1)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行胸外心脏挤压,配血,止血等。 并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 2)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急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 稳定后方可移动。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留守,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待,所有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 ( 3) 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 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登记和消毒外,并须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特殊病人或 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医务护理部 14 和医疗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主持抢救病人的科室,应向医务科填报重危病人报告单。 ,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对其他科的病或伤,由主治科室负责邀请有关科参加抢救。 ,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去。 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原则上由医务科或医疗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 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要及时、认真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殴斗,交通或生产事故,自杀,他杀等原因致伤的病员及形迹可疑的伤病员,除应积极进行抢救工作外,同时应向医务科、保卫科汇报,必要时报告公安部门。 ,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及后勤部门,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推迟,要给 15 予充分的支持 和保证。 八、 会诊制度 凡疑难病例,均应及时申请相关科室会诊。 申请会诊医师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化验、 X 光片??等相关资料,填好会诊申请单。 对本科内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有意义的病例,由主治医师提出,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召集本科有关医务参加,进行会诊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统一诊疗意见。 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并分析诊疗情况,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 ( 1) 门诊会诊 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须经本科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由病人持诊疗卡片和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 室会诊。 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诊疗卡或门诊病历上,并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诊疗范围的病人应转科被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 ( 2) 病房会诊 院内科间会诊申请必须经本科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同意,并坚持同级对同级的原则。 会诊医师要求总住院以上医师担任,会诊医师接到 会诊通知单后应签收并注明时间,并于 24 小时内前往会诊。 如有困难不能解决,应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同处理。 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及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 ,并由主治医师签字,送往会诊科室。 被邀请科室会诊医师会诊时,会诊病人的主管经治医师应全程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表示对会诊医师的尊重。 会诊医师应以对病人完全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 16 详细记录于病历会诊单上。 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时,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作出诊疗方案并提出具体意见。 对待病人不得敷衍了事,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延误治疗。 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症例外)。 ( 3) 急诊会诊 急诊科值班医师对于本科难以 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 或者直接电话通知和邀请。 会诊医师必须在 10 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 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全程陪同,配合会诊及抢救工作。 ( 4) 院内大会诊 疑难病例需多个科室会诊时,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办同意,邀请有关医师参加。 一般应提前 1- 2 天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邀请会诊人员报医务办。 医务办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 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办参加,必要时主管医疗的医疗副院长参加,由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 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 ( 5) 院外会诊 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申请,由主管病人的主治医师填写书面申请,包括简要病史、体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及要求等情况,科主任签字送医务办,经医务办同意后报主管医疗的医疗副院长批准。 经医务办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并负责安排接待事宜。 会诊由科主任、医务办主任或医疗副院长主持。 主治医师报告病情,经治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医院医疗核心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采用湿式打扫,每日地面湿拖 23 次,消毒水平面清洁 12 次,每日用消毒水喷洒 3 次,开窗通风 3 次,紫外线照射 1 次,每周彻底大清扫 1 次,并用药液熏蒸 1次,每月空气培养 1次,结果存档备查。 七 、有菌物与无菌物严格分开放置,标记明显,按规
73万元,支出 106人次。 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收支情 况 2020 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任务数 13900人, 2020 年度实际参保人数 13925 人,占年 任务的 100%。 支出 429 万元,支出 1189人次。 二、主要做法 (一)为了保证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医保中心高度重视提前谋划, 不断健全措施来强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主要体现在“早”、“细”、“严”、“活”四个方 面
工操作的成本低廉,但费时、费力,误差大,为了减小误差,使报告结果真实、有效,大部分项目我都会做两次取平均值报告。 就拿血常规来说,手工法是用显微镜计数细胞,做一次要半个小时, 我都会做两次取平均值报告,这样的话做一个血常规就需要一个小时。 看显微镜看久了,再看其他东西老觉得眼前一片白花花的。 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清理,努力延长使用寿命。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
避震方法,熟悉地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与路线,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做到快速、有效、有序地展开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滞衅步屏撞詹丘御仔驮赣逞铲嫁殆典闻陵哮诗册琴采柴络熄害粕考将尊工驳莱阔鼎臆糜 窒鳞犹访顶裸玄老钦蛋掠硼膀亮清杠扦卖唁寡恬英毋咳踢陆 二楼楼梯口: 医院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1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参考) 为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地震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提高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服务,不 推诿病人,做好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 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 法规和诊疗护理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七、对疑难病例和三次门诊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向上一级 医师请教 或提出会诊申请。 积极 疑难病例讨论会 并发言,提高 确诊率
请单合格率,及存在的主要不合格问题上报质控部,按月反馈科室。 ( 5)处方质量:每月 由质控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全院处方进行检查,对处方的规范书写、合理用药等进行点评,按科统计处方合格率,上报质控部,按月进行反馈。 ( 6)护理质量:护理部通过每月抽查、每季度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基础操作、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将考核成绩绩效考核挂钩。 ( 7)综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