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专家论道(名家谈企业文化)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专家论道(名家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专家论道在 7 月 69 日举行的包头企业文化联展活动中,包头企业文化联展高峰论坛成为亮点。 中宣部政研会研究部原主任、企业文化管理专家李俭,国有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组织文化管理体系测评基地理事长郑启清等 4 位国内著名企业文化专家对包头 10 家企业逐一把脉,现场点评,并为企业进一步做好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包钢:要做成世界大品牌“2004 年,包钢充分挖掘在几十年艰苦奋斗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构建了具有包钢个性特征和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初步构建了企业文化体系框架。 ”包钢相关负责人说。 中宣部政研会研究部原主任、企业文化管理专家李俭认为,包钢企业文化宣贯有利,文化创新也很具体。 但欠缺的是,企业文化体系尚缺乏远景,50 多年的企业到底要做成什么样,没有清晰的概念。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组织文化管理体系测评基地理事长郑启清也提出建议:包钢能否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再拓展一下,文化品牌是企业的高层次追求,包钢应该将自己的老品牌做成大品牌、好品牌,世界有名的品牌。 中国二冶:因薪火相传而感动有着 50 多年历史的中国二冶,从“黄河之北阴山南,炉火融融不夜天”,到“新世纪、新二冶”,再到如今的“ 诚信社会为本,用户满意为荣” 的人本文化, “中国二冶几代人薪火相传、一脉相传,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 ”中国二冶负责人说。 听完中国二冶的介绍,李俭深有感触地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词薪火相传,令人感动。 ”他举例说,同仁堂的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她经历了几代人,即使从私营转变为国有也没有改变她的企业文化,一直薪火相传至今。 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往往是“演完一遍,剧本就挂” ,主要领导人一变化,企业文化就开始变调,原本好的企业文化大变调,所以很难传承,也就很难形成独有的文化体系。 要避免这一弊端就一定要打造高品位、高质量、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在定位上要做到 4 个标准,即:领导和团队的文化意识是否统一;文化理念是否先进;文化的品位是否达标;文化体系是否开放。 一机:感受创新文化的力量“一机的发展历程,是以优秀军工文化作积淀,然后又以创新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 如何使企业创新文化促进企业大发展,一机以其多年的自身探索和实践,论证了这一课题。 ”一机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一机感受最深的就是员工们的精神面貌,那么多老年人还都那样有激情,这是创新文化的力量。 ”李俭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一机创新文化体系是什么样的,我们还没有看到。 ”就企业文化建设,他给包头企业提出 3 点建议:第一要重视冠名。 也就是要把你自己的企业文化用精炼的语言,鲜明的提出来。 第二要重视个性。 每一家企业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强调个性。 第三要重视班组文化。 如果把企业文化灌输到企业的一个班、一个组,塑造“班魂” ,那才会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北方重工:“吴运铎” 精神应成为一面旗帜北重集团在 55 年历史演进中积淀了厚重的企业文化资源。 “对这些宝贵的无形资源进行了整合、提炼,形成以和 为基石的接力文化 ,和就是和谐、整合、核心竞争力。 ”北方重工相关负责人总结说。 中国企业文化课题研究室主任、中国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解云天点评说:“什么是北方重工的文化脊梁。 第一任工程师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柯察金,这些老一辈英雄们的光荣传统和可贵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和继承。 ”吴运铎是新中国的功臣、军工战线的楷模、中国航天发射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解云天建议,北方重工应该继续充分挖掘“吴运铎” 精神,将这种精神树立成中国军工精神的一面旗帜。 北方核燃料:“第一” 光环下的文化内核“创业之初,第一代创业者在一片荒原上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核燃料、核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同时培育出了厉行节约的一厘钱精神 和以苦为乐的 土豆大会餐精神。 进入新世纪,企业自主创新,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 培育形成了体现拼搏进取、献身精神的核元件精神和有公司特色的核元件文化 ,赋予了公司新的文化内涵。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解云天点评说:“北方核燃料拥有无数个第一 的光环,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势的管理文化,而且人才结构比例非常高。 需要建议一点,企业需要对其整个文化体系进行梳理,应该往下建立一些子文化体系。 ”包铝: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走出困境包铝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的老国企。 用文化力提升经济力,是包铝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 “我经常和企业老总们谈一个问题,在企业困难时期,企业文化到底有没有用。 答案是肯定的。 但我想听到的是,如何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让企业走出困境。 包铝给了我答案。 ”解云天说。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上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企业管理,中国的企业文化。 企业如何在困难时期通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走出困境,这些都值得总结、发扬和传承。 我们的企业要做的是把企业文化延伸、再延伸,直至最基层,把企业文化与市场竞争结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包商银行:草原银行打到沿海的深层思维包商银行成立于 1998 年,是内蒙古最早建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包商银行不断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包容乃大,商赢天下”的包容文化;“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进取文化;“只能我等客户,不能让客户等我”的服务文化。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李兴国点评说:“一些银行内部的人说,很多银行只做锦上添花,偶尔雪中送炭,绝不扶危济困。 而包商银行却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创造了一个奇迹,就做小企业的银行,找到了错位化竞争,来自草原的银行居然打到了沿海地区,这得益于其灵活的服务文化。 ”燕京雪鹿:非高科技产品的创新策略燕京雪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晓庄向与会代表说:“燕京雪鹿公司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注重培育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我们把这种凝聚力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生产中,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育,使我们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形成了共鸣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李俭点评说:“啤酒作为非高科技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燕京雪鹿公司在创新的时代以创新为龙头,实属不易。 但在文化用语上应注意准确性,比如应以以人为本 作为理念,而不是以管理为本。 ”小肥羊:企业文化有气魄小肥羊一直以来敢于创新:开创火锅新食法;开创垂直一体化的餐饮运营新模式;开创中餐企业引进外资之先河;2008 年在香港上市。 小肥羊凝聚着善、美、祥的羊文化,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胸怀,力求使“有德者,扬其善;有能者,用其长;有才者,得其任。 ”李兴国认为,小肥羊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西方现代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将中国餐饮推向世界,在短短 10 年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它不仅是经济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上的成功。 小肥羊的企业文化有气魄,“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小肥羊”,表现出中国餐饮第一品牌的魄力与理想。 包头供电局:企业文化冠名抢得先机包头供电局以“拼搏奉献敢为先”的企业精神,引领安全文化、营销服务文化、廉政文化、学习文化,不断巩固包头供电“用心照亮每一天”的服务品牌形象,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智力保障。 李兴国点评说:“企业在确定了自己的文化核心后,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传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包头供电局的用心照亮每一天 ,包商银行的包容乃大,商赢天下,燕京雪鹿公司的让消费者满意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小肥羊餐饮的打造真善美的羊文化,这些企业文化的冠名朗朗上口,而且通过多种媒介的传播,做到了家喻户晓,无形中使得这些企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企业文化专家论道(名家谈企业文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