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昌平线盖挖逆作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保证向下预留长度,再布设环向箍筋并绑扎成形,及时安设模板。 (b)浇注护壁混凝土及拆模:模板安装好后,浇注护壁早强混凝土,等级C20,灌注时可用敲击模板或用钢筋棒反复捣实。 (c)护壁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模板由四块拼装组成,模板间用U型卡连接,同时以利拆除每节护壁适当设置L形调节缝板。 ,加工节数根据实际情况定(满足施工倒用)。 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如遇不稳定土层时,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分层,及早支护、及早浇注护壁砼。 施工过程中需在上层护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折模(两天时间),再开挖下步土体。 人工挖孔的过程中,要保证孔内人员操作面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通风设备选用鼓风机,根据鼓风机的鼓风能力及孔内的换气量进行布管。 每个桩孔自地面向孔内布设一根φ300帆布通风管。 照明用电采用36V安全电压设备照明,并设专业电工人员定期对低压线路进行检查。 人工开挖全过程地面上要设有“正在施工”的明显标志,并且保证每个桩位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一人孔内,一人孔口,保持孔内、孔口作业的人员联系,孔内、孔口作业人员要定时交换作业位置,避免工人疲乏作业。 防止护壁坠落损坏措施:(a)护壁主筋预留焊接长度,保证上下两节的整体性。 (b)在粘土层施工时,向粘性土中砸设φ20钢筋,长度120cm,环向间距50cm,并和护壁钢筋连接。 (c)在砂层施工时,利用风镐向砂层周围顶设φ42mm钢管,钢管顶端削成斜坡状,钢管长度120cm。 (d)人工挖孔的垂直度和有效直径严格控制,避免钻具下放损坏护壁。 锚固面以上混凝土破除前必须抽排挖孔桩内泥浆。 挖孔桩内的泥浆采用潜水泥浆泵抽排,潜水泥浆泵扬程为50m。 底部潜水泵无法抽出部分泥浆需人工排除。 施工人员在挖孔桩内工作时,要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通风设备选用鼓风机,根据鼓风机的鼓风能力即钢护筒内的换气量进行布管。 挖孔桩内施工时布设一根Φ200帆布通风管。 照明用电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并设专业电工定期对低压线路进行检查。 挖孔桩内施工时,要在地面设有“正在施工”的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切实防止各种物件落入孔内。 定位器锚固面以上混凝土的清除,在第一次灌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 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利于施工。 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抽排挖孔桩内的泥浆,并向挖孔桩内通风同时下人用风镐进行混凝土的破碎和清除。 安装定位器是钢管柱施工的关键工序,必须坚持做到安装前放线,安装后重新复核。 (1)自动定位器的原理及作用钢管柱采用上下两端同时定位法固定。 钢管柱下端定位主要依赖于自动定位器,上端用花篮螺栓调节定位。 自动定位器是一种预先加工的装置,精确校正其平面位置、高程和垂直度后,固定于人工挖孔桩的护壁预埋钢板上,浇筑桩基混凝土后其下端锚固于桩基混凝土中。 其构造特点决定了可实现对钢管柱的引渡、限定、精确定位的功能。 (2)自动定位器的设计一般自动定位器呈十字锥形,由钢板组焊而成,然后由车床整体加工,精确的加工保证其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固定边与水平面所成的直角误差在1‰以内。 其锥底宽度比钢管内径小6mm。 定位器主要构件包括锥形引渡板、定位十字板、环形锚固脚及定位铁件等构件,其中锥形引渡板、定位十字板实现对钢管柱的引渡功能,并限定钢管柱的水平位移;环形锚固脚承托钢管柱,并控制钢管柱的水平位置及标高,锚固于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内,可防止自动定位器变形、移位;定位铁件承托上部构件,并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 定位器的制作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精确度,以确保钢管柱安装时,定位器不发生破坏、变形、移位现象,并提供所要求的精度。 (3)自动定位器的安装其安装工艺流程图如下:自动定位器的安装首先在地面将自动定位器的预埋安装脚加工好,同时在施工人工挖孔桩时在定位器安装标高处十字形预埋四块钢板以便于焊接预埋安装脚。 桩基混凝土完成后,抽排挖孔桩内泥浆,有人工挖孔桩内下人并整平桩基表面;清除孔桩内砼块,以利于在基面上投测桩心。 其后由井口将标高控制点投测于挖孔桩护壁上,将桩心投测于测桩基表面,并根据实测的桩心位置在地面修整十字板四肢长度,以便于定位器的安装。 用吊车将定位器及其配件运入桩底,并开始向桩孔内通风,随后施工人员下入桩底。 施工人员在定位器预埋安装脚上焊接定位器连接板,然后将定位器安装就位。 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定位器标高,推移定位器调节其桩心。 精确校核其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后,紧固定位器调节螺栓。 合格抽排孔内泥浆凿杯中混凝土将定位器预埋安装脚预埋设计位置由井口将标高控制点投测于砼护壁上,将桩心投测于桩基表面根据实测桩心位置在地面修整十字板四肢下人进入孔内,在定位器预埋安装脚上焊接定位器连接板将定位器吊入孔内安装就位,用调节螺栓调节其标高,推移定位紧固定位器调节螺栓校核定位器标高及桩心位置灌注C40细石早强砼锚固定位 图711定位器安装工艺流程图为保证钢管柱安装精度,定位器的安装必须牢固准确。 定位器的安装必须做到安装前精确放线定位,安装后重新复验。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尽量避免对定位器的冲击。 (1)为缩短施工周期,保证定位器被牢固地锚固于桩基砼中,并在钢管柱吊装过程中不发生变形移位,可采用C40早强混凝土锚固定位器,其2h强度可达到20Mpa。 (2)鉴于C40早强混凝土凝结时间快,需求量小,采用砼搅拌机现场拌制,并从井口用料斗装砼吊入桩底,人工浇筑、振捣,浇筑过程中注意确保定位器下砼密实饱满。 浇筑完毕,用抹布抹去定位器上砼残渣,以免影响定位精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且终凝后,浇水养护,至20h左右后混凝土强度达到C25时即可吊装钢管柱。 (1)中桩柱的地面定位采用全站仪整体测设中桩柱设计平面位置,并在护壁施工区域外十字轴线方向上做护桩,确保桩心位置,并有利于桩心的恢复。 (2)钢管柱底标高的测设采用水准仪、30cm钢尺(有尺长改正),测设钢结构柱底标高。 为便于挖孔桩内定位器的安装,将柱底标高上返50cm。 使用钢尺直接传递标高时,变动钢尺三次,直至正确无误后在挖孔桩护壁十字轴线方向对应做4个点,以此作为定位器安装标高控制点。 (3)定位器的桩心测设,较为精确地标定定位器的中心位置,以之为依据指导定位器的初定位安装。 其后将1/20万的投点仪通过全站仪直接置于地面桩心位置,将桩心直接投测于定位器中心指挥定位器精确定位,直至安装完毕。 为避免投点仪投点视镜不铅垂误差,每次投点时按90度变化四个方向,如点位均落于同一点时,即是桩心。 否则会产生四个方向点A、B、C、D并行成一个四边形,此时,取四边形的中心点O,即是桩心。 (4)钢管柱体吊装就位测量控制通过两台经纬仪,分别置于轴线的护桩上,随时用相交点,指挥柱体的吊装,直至其标高垂直度无误后完成吊装。 管柱一次整体吊放入槽,中间不接驳。 出厂前,在上节法兰盘底加肋板上对称焊接设置一对吊耳,同时在吊耳侧加焊肋板,以确保柱体处于最不利位置时,吊耳不发生侧翻破坏现象。 准备工作完成后,采用两台25吨吊机相互配合作业。 一台主吊,另一台吊车辅助吊装,以防止钢管柱底部戳地变形。 操作时一台吊车在钢管柱上端两点起吊钢管柱,同时另一台吊车起吊钢管柱底部,使钢管柱上端起吊过程中,其底部脱离地面。 辅助吊车缓慢放绳,待钢管柱完全垂直吊离地面,且相对稳定后,将其与辅助吊车分离。 对准桩位,下放钢管柱,慢插入孔,钢管柱底部可直接嵌入定位器,其管端稳固座落于定位器环行定位板上,通过标高测定柱底与定位器的吻合程度。 然后对柱上端精确定位。 通过设置在挖孔桩护壁预埋钢板与钢管柱加肋板之间的4只花篮螺栓进行钢管柱柱体上端定位,花蓝螺栓可对柱体位置进行微调。 由于钢管柱下端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已由定位器确定,钢管柱上端空间位置校定后,即可认为柱顶与柱底在垂直方向投影重合,钢管柱位置已精确定位。 柱顶钢筋笼在吊放前在地面与柱体焊接在一起整体吊装。 柱体顶部定位方式见下图:图712钢管柱顶部定位示意图钢管柱定位完成后,为了保证钢管柱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管柱柱体产生位移,施工过程中,从上至下进行加固,加固位置为钢管柱顶部及钢管柱两个连接法兰处,加固处采用四面对顶,加固采用顶丝杠。 (1)根据《钢管砼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的规定,并结合盖挖逆作钢管柱的结构特点,选择高位抛落无振捣法。 其原理是利用砼自管口自由下落时所获得的重力加速度冲击能量,使砼挤密而无须振捣。 其抛落高度不少于4米,对于抛落高度不足4米的,应采用内部振捣器振实。 ,用料斗装填,料斗的下口尺寸应比钢管柱内径小,以便混凝土下落时,钢管柱管内空气能够排出。 (2)高抛振捣法对砼配合比的要求:规范规定,本工艺下砼的配合比应根据砼设计等级计算,并通过实验确定。 ~3cm,塌落度1518cm。 为减少收缩量,可掺入适量的砼微膨胀剂。 总体而言,对砼配合比的要求为:可泵性好、水灰比小、塌落度较小、收缩较小、均匀性、凝聚性较好。 (3)主要施工工艺①鉴于钢管内砼强度较高,为避免施工冷缝的出现,砼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为此必须进行严密周详的施工组织。 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落实施工人员,严格进行技术交底;检查各种施工机具的数量、型号及工作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要求砼备量应能保证连续灌注,确保砼质量。 ②每根钢管柱浇灌砼之前,先在其底部浇灌一层厚10~20cm厚的与核心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初灌砼落下时粗骨料产生弹跳现象。 由于C50砂浆需求量较小,可根据预先确定并获得有关单位认可的配合比,在施工现场由搅拌机现场拌制。 ③钢管柱内砼浇灌要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砼初凝时间。 ④为了更好的保证钢管柱顶面以下四米混凝土的密实性,从地面插入高频振捣棒且必须始终控制棒体在混凝土面以下1米内振捣。 在振捣棒上作尺寸标识,另放一测绳控制混凝土面标高,相互对照以控制振捣棒埋深。 (4)灌注钢管柱杯口混凝土至设计位置杯口砼亦可采用C25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 浇筑时注意环向撒布混凝土,通过测算混凝土浇筑量及测绳测量控制混凝土浇筑面标高,为确保基础混凝土质量,灌注顶面超出底板底标高10~20cm,待施作车站底板结构时凿至设计标高。 (5)钢管柱与挖孔桩护壁之间回填砂为了保护钢管柱柱体成品,防止施工时对其破坏,需对柱体与挖孔桩孔壁之间进行回填处理。 其技术为从孔口地面沿挖孔桩环形均匀填入砂。 (1)施工分段施工分段原则为:施工缝设在两个中间柱跨距的1/4—1/3处,同时错开预留孔洞、楼梯口、电梯井等位置。 顶板施工段:,;,;详见图713盖挖顶板施工分段示意图。 图713盖挖段分段示意图图714盖挖段施工顺序图(2)施工顺序车站两端盖挖施工采用盖挖逆作进行,其施工顺序见图51“盖挖逆作车站工序图”。 在围护桩及中柱完成后,先用破碎锤将路面凿除,然后用PC200挖掘机进行挖土,人工配合,采用专用散体物料运输车倒运至弃土场。 ,施作地膜。 为防止灌注砼时地膜端头隆起,地膜向结构施工段外延伸3~5米。 顶板以上的基坑采用Φ800护坡桩喷5厘米厚砼,其支护详见图716。 施作完成顶板后,施作中板地膜、边墙,循环开挖至底板。 图715支护示意图白天市内禁止土石方外运,只能临时堆放于施工场地内,在夜间(22∶00~次日7∶00)装车外运至指定弃土场。 为满足施工需要,将采用专用散体物料运输车斗完成出土任务。 为保证市内清洁,防止车辆漏、掉泥土,将采用专用散体物料运输车斗,一是车斗门必须严密,防止漏土;二是对流塑状泥土用专用泥浆车或经晾晒后装运,不能水土混装;三是车辆出场前,必须用高压水冲洗车轮及车体外表,使车辆外观干净,车轮清洁,不污染路面。 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路口,设专人防护,统一指挥,及时疏导行人及车辆。 ①在每层施工段外侧挖一条横向排水沟,并在排水沟中央施作临时集水坑,用污水泵将水抽出。 ②每层施工段地膜施工以前,在围护结构边沿各施作一条纵向排水沟将水引入横向排水沟。 施作地膜时将纵向排水沟填充。 纵向排水沟形式如图716:图716纵向排水沟形式图本工程所需钢筋总量较大,施工现场场地较狭窄,因此钢筋加工以现场加工为主,场外加工为辅,钢筋的连接方式选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 (1)认真审查施工图纸。 在施工之前要仔细阅读审查图纸,熟悉钢筋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并考虑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2)编好施工方案。 因钢筋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通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将钢筋工程技术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的贯彻实施以有效地指导施工。 (3)劳动力准备。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钢筋施工任务,特选择精干的施工队伍。 对分包单位中的钢筋工种人员严格把关,所有钢筋工均选用熟练工人。 另外,对钢筋机械连接选用专业作业班组施工,持证上岗。 (4)钢筋进场要有出厂合格证,按批量取样试验,见证试验不少于30%,合格后方可使用。 合格钢筋进场后分类堆放整齐,对已进场的钢筋、加工成品钢筋应挂牌标识标注好规格、使用部位等,钢筋存放应有防止雨水、油污措施,若有此情况进行处理后才可使用。 (5)钢筋加工场地安排。 本工程钢筋加工厂设在施工现场。 加工好的成品钢筋使用钢筋运输架运至各施工区的临时堆放场地,成品钢筋的堆场根据施工区段的划分情况进行布置,尽量避免二次搬运。 成品钢筋的垂直运输使用龙门吊完全能满足要求。 钢筋连接方式采用机械连接、焊接及绑扎三种连接方式,一般要求: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2mm以上采用等强直螺纹连接,直径在1620mm之间的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顶底板、楼板、侧墙、纵梁钢筋接头位置按设计要求的位置错开连接,并要求同一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