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案例内容摘要:
实现全过程自动控制。 本工程设置了 3座 SBR 反应池,每池运行周期 12h。 其中充水期 4 h,反应期 8 h(其中包括充水期 ),沉淀期 ,排水期 ,闲置期。 MLSS 为 3500 mg/L。 ( 7)污泥处理系统 本工程污泥分为化学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两部分。 前者经初沉淀池排出,直接进入污泥脱水系统;后者在每座 SBR 池里内置 1 个 8m 5 m 8 m 的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提升泵,回流至生物选择器和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与化学污泥一起储存于污泥池内,进行脱水外运。 污泥脱水设置 5 台带式压榨过滤机,带宽 2m。 五、工程运行情况 本工程于 2020 年 1 月开始设计, 2020 年 3 月破土修建, 2020 年 9 月竣工并开始调试试运行, 2020 年 11 月经环保局监测后达标验收。 总投资额约 2600 万元。 通过 3个多月的运行和监测,处理效果显著,运转稳定。 其中在混合沉淀工艺中实际 CODcr去除率为 40%~50%, BOD5去除率为 30%~35%。 SS 去除率为 60%~70%;在水解酸化工艺中, CODcr去除率为 25%~35%, BOD5去除率为 20%~25%。 六、主要建(构)筑物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见表 1。 表 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格。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案例
相关推荐
达到了以下目的: 检验了 粮库 防洪防汛应急体制运行的畅通性,各部门 小 组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通过各项防汛工作的配合,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强化了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增加了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及 时性和有效性; 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指挥决策的准确性、规范性,防汛抢险调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对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了预案体系,提高了预案的严谨性
发生突变。 所谓多肢剪力墙,是指剪力墙的墙体开洞,并且开洞的面积过大或者墙体上的洞口成列状分布的剪力墙。 这种剪力墙墙体的弯矩图处不会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其受力特点与整体上小开口的剪力墙比较相似。 所谓壁式框架剪力墙,是指剪力墙墙体上的开洞尺寸很大,并且墙肢线上的刚度与剪力墙墙体的连梁线刚度比较接近的剪力墙。 这种剪力墙的变形为剪切型,其受力特点与框架结构比较相似。 2剪力墙结构 设计原则
他硝苯地平缓释片相近。 本文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了 HPMC 对硝苯地平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确定了以 HPMC 为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的缓释片处方。 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原料粉碎 180 目,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 %硬脂酸镁,使用 20 目筛整粒。 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药典》 2020年版附录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令演练结束。 4 八 、 演习实施阶段 (液氨泄露事故) 16 时 10 分,总指挥下令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开始。 (前门卫立即电话传达给氨站3179 开始演练 ) (氨基酸车间立即安排放出蒸汽模拟漏氨) 氨站模拟事故第一见证人在事故发生后 , 大声呼叫邻近的员工 帮忙 迅速将 事故情况报告厂调度员、前门 值 班 门卫 和班长 (氨基酸 车间要安排一人 为邻近的员工 在放出蒸汽 后 通知 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