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内容摘要:
”:看清 、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 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 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 ;( 2)明确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 ;并联电路 ; 八年级下册 一、电压 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 ;二是电路是。 电压用字母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千伏( KV)和毫伏( mV)。 361KV = 10V=10m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V;对人 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 联; 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进, 接线柱流出。 C、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 试触 )。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A、看接线柱确定。 B、看 (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 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0~ 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 电池串联,总电压为 ;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或假设; C、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E、评价交流( D和 E可以合为得出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 )。 三、电阻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如铅笔芯、 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 ,如硅金属等。 导体对电流的 叫电阻,用 R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简称欧 ,符号是 Ω。 常用单位有千欧( KΩ)和兆欧( MΩ), 1MΩ= KΩ= 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长度、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 变化而变化。 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 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 6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 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6 、 滑 动 变 阻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是 : 通 过 改 变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 ,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 ,还 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控电路 联。 四、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 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 公式为: I=U/R ,变形公式有: U= , R=。 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 A,电压用 V,电阻用 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 下是 的。 用电器 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 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 电流。 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 I=U/R 可知,因为电阻 R很小,所以 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R=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 并联: 1/R=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 n 个阻值为 r 的电阻串联则 R 总 = ; n 个阻值为 r 的电阻并联则 R 总=。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U/R 的变形 R=U/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 法。 电路图如右图: 测量时注意: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 ; B、测量电阻时,应 该先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 C、 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 ,以减小误差。 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 ,温度越 ,因此电阻会略 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 V,因为根据欧姆定律 I=U/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 ,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 ,从 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 带电体,不要接触 带电体。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 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 ,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七、电能 电能可从 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电能用 表示,常用单位是 ,又叫 “度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 ,简称焦。 1kW?h= J。 电能表是测量 多少的仪器。 几个重要参数: “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10( 20) 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A; “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 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转。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 的过程,电流做 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 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 ( 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kW?h)。 八、电功率 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用 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有千瓦( kW)。 1kW = W。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 消耗的电能。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 1)、电 功率用瓦( W),电能 7 用 ( J),时间用 ( S);( 2)、电功率用 ( kW),电能用千瓦时( kW?h,度),时间用 ( h)。 1千瓦时是功率为 1kW的用电器使用 所消耗的电能。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单位:电功率用瓦( W),电流用安( A),电压用伏( V)。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 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 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 功率。 2推导公式: P=UI= = W=Pt= =IRt= 九、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 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十、电和热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 ,可以得到: P=I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 导体的 成正比。 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 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 2 根据 P=I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 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 线路上的损失。 十一、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P/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 I也就越。 所以在家庭电路中: A、不要同时使。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
相关推荐
,每次上课 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 大。 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 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 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 上。 我不但自己订阅了 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 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 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 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 各种教 学理论和教学方 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 长为己所用。 在让先进 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
浇矾亭购釉倒把共檄骆枝洛初钮辐部贤帝梯欢益焚眼焰迈鞘玖屎淹拆某锄骂谜口茂讯业殷犹搽腔桔帐序戏鞘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 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 1. 有理数: (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
Q 电量 /t : R=ρ L/S : I= U/R : (1).Q= I2Rt 普适公式 ) (2).Q= UIt= Pt= UQ 电量= U2t/R (纯电阻公式 ) : ① I= I1= I2 ② U= U1+ U2 ③ R= R1+ R2 ④ U1/U2= R1/R2 (分压公式 ) ⑤ P1/P2= R1/R2 : ① I= I1+ I2 ② U= U1= U2 ③ 1/R=
系„„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 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
惯的培养,无论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都处处关心。 总之,也正是因为这种“学生之事无小事”的认识,我能很好的调节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所以,我的班级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将 继续心系学生,积极学习,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方面,我能积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魅力
7K 260*208 7K 227*177 4K 435*224 14K 221*248 6K 398*250 10K 204*238 8K 257*286 10K 248*242 8K 209*75 2K 作图 286*248 6K 163*214 6K 223*170 4K 224*211 7K 445*419 31K 409*313 17K 505*252 12K 469*232 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