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系„„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 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 有时设想的教学方法和现实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差异,这时我们会做一下教学实验,就是大家讨论一种认为比较可行的教学方式在某个班试讲一次,上学期 “变速自行车的学问”这一节课,大家在课前讨论时都觉得这课很难上,什么飞轮、链轮啊一些专有名词我们先推了一辆自行车研究了一下,还是觉得怕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我们就集体备课由我先在四班试讲,其他成员在后面听,然后综合学生们的反应、授课老师的自我评课、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师再上时,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实验我们做的很多,效果还不错,大家都觉得收益非浅。 在校外我们也不放过任何一次教研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听、评公开课这样的机会。 我们还与其他学校保持着教研交流。 我们和武珞路中学、东亭学校、二十 五中的数学备课组长建立了联系,方便大家有问题一起研究。 特别是在期终复习时,我们交流得更加频繁。 外还利用同学、朋友的关系经常与潭秋中学、粮道街中学、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学、张家湾中学的同头数学老师进行讨论交流,交换备课资料。 经过交流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差距,从而尽快地弥补我们疏忽的东西;经过交流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二、团结互助、高效合作 我们备课组的几名成员虽 然性格相投,但也各有特点。 针对各人强项、办事风格,合理地分配工作方可产生最大的合力。 比如每次出测试卷时都会经过这样一个程序:先讨论测试目的、出题范围、测试时间,再分工负责:编题的、上网查询资料的、画图的、誊写的、打印的各司其责,很快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试卷便出炉了。 像这次出期中考试试卷就是我们先集体讨论,再由韩慧、杨兰和我各自独立出一套试题,由谌非从中挑选、整理出最后的定稿。 这样我们四个人一些好的想法都在这份试卷中体现了。 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借助教具的地方,大家也是共同精心准备,然后再资源共享。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 让我很感动的小事。 前段时间我们要学习讨论截一个圆柱体会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准备了一些圆柱体形状的喝水杯子,里面装着部分水,水面就可以看作截面,来帮助学生理解。 那天我临时改讲家庭作业。 上课了,韩慧见我没拿那些水杯教具,急得她以为我忘了拿,。初中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
”:看清 、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 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 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 ;( 2)明确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 ;并联电路 ; 八年级下册 一、电压
,每次上课 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 大。 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 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 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 上。 我不但自己订阅了 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 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 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 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 各种教 学理论和教学方 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 长为己所用。 在让先进 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
浇矾亭购釉倒把共檄骆枝洛初钮辐部贤帝梯欢益焚眼焰迈鞘玖屎淹拆某锄骂谜口茂讯业殷犹搽腔桔帐序戏鞘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 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 1. 有理数: (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
惯的培养,无论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都处处关心。 总之,也正是因为这种“学生之事无小事”的认识,我能很好的调节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所以,我的班级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将 继续心系学生,积极学习,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方面,我能积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魅力
7K 260*208 7K 227*177 4K 435*224 14K 221*248 6K 398*250 10K 204*238 8K 257*286 10K 248*242 8K 209*75 2K 作图 286*248 6K 163*214 6K 223*170 4K 224*211 7K 445*419 31K 409*313 17K 505*252 12K 469*232 14K
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SA)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