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内容摘要:

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 ,随水流到沉淀池后被去除 , 污水得到净化。 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 , 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得到了去除。 沉淀池出水进入人工湿地处理 , 进一步去除 N、 P 营养盐。 采用潜流型人工湿地 , 平面尺寸为 m m, 床深为 80 cm, 中间利用隔墙形成交替流 , 人工湿地上栽种芦苇、菰米等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水生型植物。 处理后的出水直接外排。 人工湿地 处理 工艺设计 细格栅 村里的污水多数为明渠收集,容易混入垃圾,因此在进水渠中设置了格栅。 栅条断面形状取圆形,细格栅计算 结果如下: (1) 格栅的间隙数量 vhb sinQn   式中 n—— 格栅栅条间隙数(个); Q—— 设计进水流量( m3/s), Q0= m3/d, 由于实际进水流量很小,对后续处理带来不便,且对集水调节池后面的泵站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因此规定每天进水时间为 4 小时,即 Q= m3/s; α—— 格栅倾角( o), α=60o; b—— 格栅栅条间隙( m), b=10mm=; h—— 格栅栅前水深( m), h=; v—— 格栅过栅流速( m/s), v=。 . 60 . 0 06s o  (2) 格栅槽总宽度 nbnSB  )1( mB  )( 式中 B—— 格栅槽总宽度( m); S—— 每根格栅栅条的宽度( m), B=20mm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111 tg2 BBL  式中 L1——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m); B1—— 进水明渠宽度( m), B1=; α1——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o),一般采用 10o~30o ,取 α1=10o。 mL 102 o1  (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12 L  L2= =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 s in2 23401 gvbSkhkh  mh O 2341  式中 h1—— 过栅水头损失( m); β—— 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查表得圆形栅条的 β=;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 k=3 (6) 栅后槽总高度 H= h+ h1+ h2 式中 H—— 栅后槽总高度( m); h2—— 栅前渠道超高( m),一般采用 ~,取。 H= h+ h1+ h2=++= (7) 格栅总长度  .5LLL 121  式中 L—— 格栅总长度( m); H1—— 格栅明渠深度( m); H1=h+ h2 =+= 1 .7 9mt g 6 00 .3 .5LLL 121   (8) 每日栅渣量 10001QWW 在格栅间隙为 10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 ,则栅渣量为 1 0 0 0 0 0 01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