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方面的意义。 10 2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 和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培育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依靠农民互助合作的力量,在政府引导下自主兴办和管理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推进农民参与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将改造灌区末级渠系、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农业末级渠系水费计收三者结合起来。 解决多年来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责任、权利、义务界定不清,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的问题,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水价综 合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规划原则 ( 1)政府引导,自愿组建; ( 2)依法登记、民主管理; ( 3)规范运作、注重能力; ( 4)合作互助、利益到户。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试点灌区全灌区。 规划目标 包括协会数量、管理的灌溉面积、协会所辖工程产权落实、 11 建章立制、工程良性运行和发挥效益等目标。 规划实施 分步实施。 3 规划内容 用水户协会的规模建设 包括协会的建设数量,协会的分布状况及其管边界范围,管理 的灌溉面积等。 协会的管理范围应按水系、渠系并结合行政区域,民主协商的原则确定。 用水户协会的能力建设 ( 1)硬件建设 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量水设备等。 ( 2)软件建设 第一,用水户协会的性质、职责和任务。 用水户协会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社团组织。 其服务协会内农户、组织建设末级渠系等农村水利设施、水费收取和管理、调解水事纠纷等,发挥灌排设施效益,促进合理高效用水,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灌排服务等。 第二,用水户协会的组建程序。 包括宣传发动、组织培训,确定管理区域,建章立制,注册登记和资产评估、移交等; 第 三,用水户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协会章程以及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办法。 第四,用水户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 包括协会执委会成员组 12 织协调、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等。 用水户协会的运作和监督管理 ( 1)协会运作。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采取相应的工程经营、供水经营机制等。 ( 2)监督管理。 包括协会内部监督、政府外部监管。 4 投资估算 确定定额,对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务筹备费、协会硬件建设、协会所辖工程产权证办理费用,以及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费用等进行估算。 5 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 分析通过用水户协会建设促使其自主开展末级渠系改造和直接参与用水管理,在末级渠系建设维护、提高灌溉保证率、保障粮食与经济作物增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农民水费支出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分析用水户协会建设在明晰末级渠系改造、管护主体,推行水费计收方式改革和终端水价制,节约用水,化解灌溉水事纠纷,促进村民自治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6 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成立领导组织,加强协调;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建立目标责 13 任制。 政策和 资金保障 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 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为指导,各地要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创新。 水利、发展改革、财政、价格、民政、农业等部门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用水户协会建设给予扶持。 水利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发展改革、价格等有关部门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促进落实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运行管理及工程运行维护经费来源;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要做好财政支持、登记管理、业务培训等工作。 14 附件 2: 大型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规划 编制大纲 1 加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 节水改造的重要性 试点灌区基本情况 ( 1)自然状况。 试点灌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资源条件等。 ( 2)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状况。 试点灌区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情况。 ( 3)水资源开发利用、灌区工程与管理现状。 试点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情况,灌区管理,农业水价、水费征收等情况。 末级渠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末级渠系工程状况和节水改造状况。 工程规模,工程状况,节水改造状况。 ( 2)末级渠系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