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最后稿doc-兰州建设内容摘要:
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环保技术等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 生物医 药产业 依托兰州生物产业基地,争取建设 成为 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藏)药、生物医学工程三大方向,构筑以生物制品、现代中藏药、动物用药、生物 11 医学工程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在人与动物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诊断用生物试剂、重离子 束治癌、现代中藏药、人工心脏瓣膜等优势领 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从研制、生产、销售、服务到原料供应在内的 系列产业群,带动甘肃及西北地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兰州重离子国家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完成兰州重离子束应用装置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10亿元,建成后预计产值达到 1000亿元, 对实现航天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口与健康等国家战略目标意义重大;积极筹建并实施总投资 150亿元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及物质基本结构综合研究装置项目,使其成为全世界束流功率最高、能量覆盖范围最广的重离 子加速器。 “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增 加值 年 均增长 20%以上,研究开发 1520个生物医药新产品( 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57个), 改造升级 1520 个现有生物医药大品种,新增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优势产品 57 个,使 70%以上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新材料、新能源 产业 依托“国家西部新材料行动”和甘肃省“兰白金计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在新材料方面,形成以金川科技园为龙头的镍钴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集群,以中国铝业兰州公司为龙头的电解铝及铝材料深加工产业集群,以西脉科技公司为龙头的贵重有 色 12 金属深加工及应用研发产业集群,以天星稀土公司为龙头的稀土材料研发应用产业集群。 到“十二五”末,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 120 家, 营业 收入突破 50 亿元;在新能源方面,重点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兰州航天科技园”建设工程。 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510研究所为依托,总投资 6亿元,规划面积 93 亩,形成航天技术研发与应用产业集群。 以国家火炬计划 兰州环保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环保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风电设备质检中心建设”和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形成风电、光伏、光热能利用产业集群。 到“十二五”末,三大新能源产业的营业总收入达到 65 亿元。 特色产 业 依托兰州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物流集散优势和“ 企业 出城入园”部署 ,大力发展以 特色产业为依托 的轻工业和“高新专”的特色 产 业园区,重点发展 以 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 依托 兰州百信果菜保鲜公司、万和疏菜保鲜公司、维特尔绿色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兰州高原夏菜” 品牌;依托兰州定远淀粉有限公司、甘肃天奇淀粉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马铃薯衍生产品;依托兰州肉联厂有限公司,形成以猪肉加工为主体的肉制品加工业;依托黄河啤酒厂、农垦集团公 司,重点建设复合饮料、果蔬汁饮料及百合、芦荟等特色饮料,做大饮料制造业;依 13 托九州食品园区,做强以皋兰和尚头长寿面、保健醋、营养强化面粉为主的食品制造业;依托兰州牧工商公司、兰州雪顿生物乳业公司、兰州庄园乳业公司,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新型高附加值的乳制品加工业;依托兰州百合和玫瑰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研究开发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百合、玫瑰产业。 到 2020年,轻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 25%以上,大型轻工业集团从 19户发展到 25 户,大中型轻工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研发经费占销 售收入的 3%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12%,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 兰北新区、黄河北部山区移山造地项目建设,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范围,突出四大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六大能力,形成以高新区为龙头,以周边县区科技工业园、高校科技园区为补充,一区多园,以区带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 有效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实施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行动”,建设 服务体系完善的创新载体平台,实现高新区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模 式转变。 重点建设 在兰 州 正式启动 的 国内第一个“碳 5 全分离”项目 , 建成 国家火炬计划兰州环保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 5大特色产业基地、兰石工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等 2个专业园区、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产业集群等 9大产业 14 集群,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到“十二五”末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 3000 亿元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面积 达到 120万平方米, 建成 6个 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20 个 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90 个,创业板上市企业达到 10 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达到 60%。 (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 优势产业。 重点建设省级乃至国家级西菜东调、北菜南运 的高原夏菜生产示范区,抓好二阴地区绿色蔬菜基地、富硒农产品开发。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以高原夏菜、百合为主的蔬菜产业,以红提葡萄、大接杏、玫瑰、花卉为主的林果园艺产业,以奶牛、生猪、肉羊、家禽为主的规模养殖业,积极推动高原夏菜和优质瓜果等地方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业整体效益。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关 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以榆中川区、红古川、秦王川、庄浪河谷、西岔川为主的蔬菜产业基地,以永登 、 皋兰 、红古、七里河 、等 县区 为主的 10 个左右林果园艺产业基地,以兰州猪场、 15 花庄奶牛繁育中心、甘肃华陇种禽育种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 10 个左右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服务体系健全、产加销一体化的养殖业基地,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以 高校、 科研院所和 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农业科 技创新平台,优先安排一批重大科技攻关 项目, 在优良品种繁育、先进种养技术的。兰州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最后稿doc-兰州建设
相关推荐
快高耗能设备淘汰步伐。 先后 淘汰 了罗村茶业高耗能名茶加工生产线一条 ;絮棉厂 186A 梳棉机、 FA1800C 磨运机等老旧设备 23 台(套);淘汰正强水泥 11 米立窑 1 座并实施百万吨旋窑技改项目;康源油脂 2万 吨油菜籽加工生产线并启动企业退城入园实施 4万吨油菜籽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关闭了红山坡煤矿和书院街煤矿。 同时, 目前正在 启动 实施山霸王退城入园 项目,
标准 (一 )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要求 (社区 )为单位,正式党员 3 名以上,但党员人数不足 7 名的,设立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 1 名,必要时可增设副书 记 1名。 正式党员不足 3 名的,可与邻近村 (社区 )联合成立党组织。 7 至 50 名的,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委员 3 至 5 名。 委员 3名的,设书记 1 名、纪检委员 1 名、组织宣传委员 1 名。 委员 5 名的
原理( 3) 药物作用基本原理( 3)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 3) 高等生物药剂学( 3) 免疫系统及免疫与基因治疗概论( 3) 选修课( 17) 附注: 不含国内的大学英语、体育、政治等课程。 专业课程总学分 119,其 中必修课占 - % 该校的 药学本科培养计划 中, 前两学年的课程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课程
业 应 用 化 学 联系电话 xxx 电子邮件 邮 编 730000 地 址 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 88 号 专业 主修 课程 ☆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配位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高分子化学、结构化学、化 工原理 ☆ 专业课程:精细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精细化工合成及应用、新型传质分离技术、化工工艺学、水处理化学、化工热力学、仪器分析
管 ,确保收入不流失;进一步扩大税源监控范围,特别是在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控的基础上,对个体工商户、零散户的征管,同时也要做好地方小税种的征管,特别是涉土税收,要做好挖潜增收工作。 二是强化税务稽查,加大清欠力度。 继续完善清缴欠税管理制度,落实欠税管理责任,不断加大清欠力度。 税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清理欠税方法,制定清欠计划,深入欠税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