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用横担木的断面尺寸、间距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不得使用槽朽、开裂、有结疤的木材,严禁使用桦木用作横担木。 横担木两端在槽 上与地面支承长度均不得小于 80cm; ② 沟槽内纵向移管时,管子两侧必须采取防止横向滚动的措施。 ( 2)下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压绳法下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1,坡道宽度至少大于管长 1m。 下管时,管端距坡道边缘应不小于 50cm。 ,绳索应完好。 绳索的 破断力必须大于管重的 6倍。 ,必须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分工明确。 管前、槽内不得有人。 作业人员应服从指挥,系放时两端用力应均匀,速度一致。 ② 使用起重机下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起重机的支腿或履带与槽边的距离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严禁在高压线下使用起重机下管。 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表 394所示的安全距离。 ,待管子放至离槽底,方可在管子两侧稳管,管子下至槽底落稳后方可摘钩。 、管子下方严 禁有人。 ( 3)使用三角架倒链下管时,不得站在管上操作。 使 用多个倒链下一根管子,应设专人指挥,倒链升降应同步,管下方严禁有人。 6. 接口 ( 1)油麻接口、水泥封口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蘸油麻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使用夹具轻拿轻放; ② 作业前应检查锤子、錾子,锤头应连接牢固,锤柄无糟朽、裂痕,錾子无裂纹、毛刺。 ( 2)石棉水泥接口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拌和石棉水泥灰、填打石棉水泥时,必须佩戴手套、眼镜、口罩。 ② 锤打工具应符合:锤头应连接牢固,锤柄无糟朽、裂痕,錾子无裂纹、毛刺。 ( 3)铅接口作业应遵守下列规 定: ① 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分工明确,互相呼应,协调配合; ② 熔铅作业时,严禁将带水或潮湿的铅块放入已熔化的铅液内; ③ 抬运铅液的道路应平坦,从槽上到灌铅管顶应搭设平稳、牢固的平台、马道,马道宽度应大于 ;容器灌装铅液量不得超过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二,不得肩抬运铅液; ④ 安装卡箍前,必须将管口内的水分吹干,灌铅口必须留在管子的正上方;卡箍应安牢,四周必须用泥封严; ⑤ 灌铅作业人员应戴防护面具,全身防护,站在管顶,将灌铅口朝外,从一侧徐徐灌入,随灌随排出气泡;一旦发生爆声,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 4)胶圈接口 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操作前应检查倒链、钢丝绳、索具等工具,确认安全; ② 撞口作业时,手应离开管口位置。 ( 5)钢管焊接接口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使用电动工具打磨坡口的作业人员必须了解电动工具的性能,掌握安全操作知识; ② 稳管对口点焊固定时,管道工必须戴护目镜,应背向施焊部位,并与焊工保持一定距离。 ( 6)法兰接口:窜动管子对口时,手不得放在法兰接口处,动作应协调。 7. 试压、吹扫、消毒、冲洗 ( 1)试压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作业前必须根据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检查后背的安全性,后背土体应稳定;材料应合格 ;后背与管堵应平行;后背、管堵与支撑柱应垂直;支撑柱应有托木; ② 打泵试压时,应明确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③ 打泵升压时,管堵正前方严禁有人; ④ 试压中,不得带压补焊或进行焊接作业; ⑤ 试验压力超过 ; ⑥ 试压时,发现管堵、后背异常,必须卸压后再进行修整; ⑦ 高压管道试压时,应设专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试压区;升压或降压应缓慢进行。 ( 2)吹扫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应设专人指挥,分工明确; ② 吹扫前,必须对吹扫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安全; ③ 吹扫出口的防护区域内严禁有人,并设专人 值守。 ( 3)消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② 使用泵输送消毒液前,应检查泵,确认安全。 ( 4)冲洗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作业,并设专人指挥,专人巡线,由专人开启、关闭阀门; ② 放水口处应设明显标志、围栏,设专人值守,夜间设警示灯及照明灯具; ③ 放水前应检查泄水线路,泄水线路不得影响交通、杆线、管道、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 ④ 配备通讯设备、规定联络方式,随时掌握冲洗情况。 五、顶管工 1. 一般规定 ( 1)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 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撑 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 严禁运输料斗乘人。 ( 2)顶管作业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 ( 3)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气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并对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 4)非机电人员不得从事机械、电气作业。 ( 5)作业中必须明确联络信号及报警方法。 ( 6)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者从坑下向上抛扔。 ( 7)在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 8)作业面遇不 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2. 工作坑 ( 1)严禁在高压线下方设工作坑。 在高压线附近设工作坑时,必须按表 394的规定保持安全距离。 ( 2)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探,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 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 在现况电力、通讯电缆 amp。 ,范围内和现况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 2m范围内开挖工作坑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 挖。 ( 3)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 ,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 4)工作坑应分层开挖并及时分层支撑。 支撑前必须检查坑壁土体的稳定性,确认安全。 ( 5)工作坑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装支撑。 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撑板必须使用整板。 ( 6)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 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 7)撤除工作坑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 拆除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并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及时回填。 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撑。 拆撑确有困难或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时,应停止拆撑并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 8)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中,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3. 平台、立架、工作棚 ( 1)安装平台作业时应按照安全技术的要求选用材料。 主梁不得直接放置在坑壁土体上,支承结构应符合安全技术 交底要求。 平台方木应满铺,梁、方木必须固定,平台防护栏不得低于 1m,作业人员出入口应设不低于 ,的护身栏。 ( 2)立架安装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 用。 ( 3)利用四脚架吊运的工作坑必须设活动平台,活动平台必须设定位锁固装置。 活动平台就位后必须立即锁固。 ( 4)支架的底脚必须固定在梁上,支架的横拉杆不得少于 4道。 ( 5)顶管坑应设工作棚,工作棚应覆盖至工作坑防汛埂以外。 ( 6)拆除作业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 拆除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上而下进行,工作坑内不得有人。 平台上不得有非作业人员。 4. 运管、下管 ( 1)管材堆场与运输道路应坚实平整。 堆放与推运管材应遵守本节“三”和“四”中“混凝土管的运输、码放”和“管材的运输、码放”的有关安全规定。 ( 2)下管 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下管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 3)吊运管子时,吊管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绑在管子上,应用可塑性材料衬垫。 ( 4)下管前应先在平台上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 5)下管时严禁管子下方有人。 从活动平台下管时,应将管子吊起,稳定后开启活动平台检视坑底,确认安全后方可缓慢吊下。 管至坑底 30~50c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 作业过程中,严禁手扶钢丝绳。 ( 6)管子就位支稳后方可摘钩。 作业人员避开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关闭活动平台后,坑下人 员方可作业。 5. 掏挖、运输土方 ( 1)挖土人员应在管内进行掏挖作业,每次掏挖量:砂质土 20cm,粘性土 50cm。 严禁超挖。 ( 2)穿越铁路、河流、公路、构筑物等地段,管前掏挖量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列车通过顶进段铁路时严禁掏挖作业。 ( 3)管径大于 2020mm时,人工掏挖应采取台阶法作业。 ( 4)作业时发现土体稳定性较差、有坍塌先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5)作业时作业人员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报告上级。 ( 6)顶进长度超过 $(+时应采取强制通 风措施。 ( 7)管内照明线路及其他设备必须紧靠管壁装设。 ( 8)用卷扬机水平牵引运输土车时,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挖土人员的指挥。 ( 9)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应检查土车的四个吊点,并将 个吊钩挂好。 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 坑底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后方可起吊土车,并用长绳控制,土车在平台落稳后方可摘钩。 ( 10)必须经常检查吊索具、地锚、制动装置,确认安全。 ( 11)坑内、管内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 24V,潮湿时应用 12V。 ( 12)卷扬机牵引小车运行时,管内严禁人员进出,严禁人员乘小车进出或上下。 6. 顶进 ( 1)顶 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 ( 2)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安装顶铁。 顶铁必须保持中心受压,受力均匀。 顶铁之间、顶铁与后背之间必须垫实。 ( 3)顶进作业中,顶镐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挖土人员的指挥。 ( 4)顶进前挖土人员必须在管内,并在顶进中观察管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顶镐作业人员暂停处理。 ( 5)顶进中,顶铁上及顶铁两侧不得有人。 ( 6)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 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 7)穿越铁路地段时,必须与铁路管理 人员密切配合,遵守铁路管理单位对顶进的规定,列车通过时严禁顶进作业。 7. 中继顶压站 ( 1)安装中继顶压站设备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 2)顶进作业时,必须设专人协调指挥主顶压站与中继顶压站的顶进作业,并统一联系信号。 ( 3)每班启动机械设备前,应检查电气、液压系统和管路,确认连接正确、无漏电、无渗漏油后,方可进行顶进作业。 ( 4)中继顶压站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与前后管道连接牢固,工作坑主顶压站与管道应处于紧密顶紧状态。 ( 5)顶进中作业人员不得在中继顶压站内操作和停留,且不得在安装 油路的一侧操作。 ( 6)中继顶压站每一循环顶进完成后,工作坑主顶压站开始下一个循环顶进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必须卸压,使其处于自由回程状态。 工作坑主顶压站每一循环顶进的长度不得大于紧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 7)多级中继顶压站作业时,前中继顶压站的一个行 程完全顶完后,千斤顶必须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后中继顶压站方可开始顶进。 ( 8)顶进作业时,中继顶压站及紧前中继顶压站必须安排专人监视千斤顶顶出和回缩的终端位置,其量不得超过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控制值。 ( 9)严禁带电、带压进行设备检修作业。 ( 10)拆除作 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拆除设备前必须卸除油压,切断电源。 ② 管径大于 1800mm时,应支搭操作平台。 ③应有专人指挥,自上而下拆除。 传接、搬运拆除的设备、部件时,作业人员应精神集中,协调配合。 ④ 空档设计为推拢结构时,设备拆除及空档推拢应在 2h内完成。 ⑤ 拆除导向钢套的钢筒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程序进行。 ( 11)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油料和杂物,并运至指定地点。 8. 注浆 ( 1)制浆和注浆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压浆罐、注浆泵的压力表、安全阀及管路等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 2)注浆前应封堵掌子面 与管道间空隙,加固顶进入口处的工作坑壁,并安装注浆管嘴。 ( 3)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明确联络信号及人员分工,作业人员协调配合。 ( 4)作业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程序操作并控制压力,补浆必须由工作坑向顶进方向依次推进。 ( 5)检修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 ( 6)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浆液,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 六、木工(模板工) 1. 一般规定 ( 1)支、拆模板作业高度在 2m以上(含 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 2)高处作业时,材料必须码放平稳、整齐。 手用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搬手应用小绳 系在身上。 ( 3)上下沟槽或构筑物应走马道或安全梯,严禁搭乘吊具,攀登脚手架上下。 ( 4)安全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 安全梯上端应绑牢,下端应有防滑措施,人字梯底脚必须拉牢。 严禁两名以上作业人员在同一梯上作业。 ( 5)支搭和拆除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推荐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 min =d+ei =56+(+)= ; 轴 的 尺 寸 公 差 :Ts eies = )( =。 (4)因轴与公差等级相同的基准孔相配合,所以 Th=Ts=;因为是基准孔,所以 EI=0 mm,得 ES=EI+IT=0+=,由于 ES ei EI,因而孔、轴公差带交叠,所以此配合是基孔制过渡配 合。 7. 解: (1)基轴制间隙配合,且满足︱ Xmax︱
3 / 6 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对照上级和县局提出的公证质量检查活动的标准及实施方案,认真进行了组织和落实。 今年来,司法局于六月五日至二十日组织了一次公证质量检查活动,公证人员对 2020 年 16 月份的公证卷宗进行了逐卷审查,在自查过程中, 未发现错证假证,在局里所抽检的的四十个公证卷宗中,合格率达到 100%。 此外,我处每季均开展一次公证质量自查活动,并按季写出公证质量自查报告上报。
相关 安保器材,强化保安职责,并 24小时对工区内 进行巡逻保卫 杜绝犯罪事件发生。 派出所 携手整治,作为警民共建单位。 二、维稳工作排查和整改情况 由于 我项目部很多工人来自与各地对当地民风民俗不了解,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学习,并制定行为制度,严格要求在我工区内的人员尊重当地风俗,杜绝与当地人民发生冲突。 对民工工资发放进行管理,要求班组必须把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中,并在发放工资时
则宜选择基轴制 4.对于套筒等,采用非基准制配合要求。 5. 基本尺寸大于 500~3150mm 的配合,一般采用基孔制的孔、轴同级配合。 如 为了满足某些配合的特殊需要如 216。 95K7 / d11 、 216。 60D10 / js6 二 、公差等级的选用 选择公差等级时要正确处理机器零件的使用性能、制造工艺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 总的选择原则 是: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