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总结—党支部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于在办公室听汇报、打电话“遥 控”,即使下基层调研也只停留在基层负责人层面,满足于走走转转;少数干部关心生活胜过关心工作,热衷于“贪杯子”、“掷骰子”、“开车子”、“耍杆子”。 大局意识不强,“本位”甚于“中心”。 少数领导干部头脑中只有“本位”,没有“中心”,长期把自己臵身于经济工作之外,主动服务意识十分淡薄。 有的“小进则满”,自我感觉良好,不敢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措施再得力一些。 有的“偏轻偏重”,只重视引资企业、重点项目,忽视本地企业、中小项目,没有深入思考研究一些事关发展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在推进体制改 革和机制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让优化发展环境的成果普惠市场主体,产生更广泛、更有力的推进效应。 有的循规蹈矩,不是让程序和规矩服从服务于企业和群众的合理需求,而是死扣部门“规矩”不变通。 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的利益至上,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与切身利益无关的,不愿作为;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就尽量拖着“慢作为”;与切身利益关系大的,就想方设法多得好处,臵大局于不顾;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全市发展环境。 法纪 观念淡薄,“权力”甚于“法规”。 有的干部自恃部门权重、地位特殊,玩弄权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工作便利以权谋私、吃拿卡要。 能办的事不给办,能马上办的拖着办,把有政策规定的事当作个人的恩赐办,把简单的事复杂办,要办事人多跑路、多说话,“烧香拜佛”,花冤枉钱。 据统计,近年来我市相当数量的上访户都是过去少数单位和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引起的。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自恃“关系”硬、权力大,臵法规法纪于不顾,行动违规违纪,明知“不能 为而为”、“应为而不为”。 目前公车私驾与纯粹的赌博活动基本得到有效治理,但效率低下、工作日午餐饮酒、打牌带彩、“三公”钓鱼、公车私用、周六周日单位之间相互吃请以及“一把手”直接分管财务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对领导干部自身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痛下决心,着力加以解决。 三、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个人主观原因又有社会客观原因;既有自律不强的原因又有他律不够的原因。 一是思想上出现偏差。 随着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部分党员干部理想 信念动摇,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异化。 有的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急功近利,虚报浮夸;有的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讲排场,比阔气;有的贪图安逸,懒手懒脚。 二是教育说服不到位。 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没有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臵。 有的很少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很少开展思想教育,少数党员干部“本领危机感”不强,没有把学习当作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对待学习敷衍应付,科学理论、宗旨观念没有入脑入心。 有的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活动载体单一,方法简单,缺乏吸引力和感染 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致使有些党员干部思想僵化,缺乏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更谈不上有创新精神。 三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一方面,在党政机关中,工资待遇“大锅饭”,工作干好干差、作风是好是坏基本没有区别,部分干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多了反而得罪人,工作能躲则躲,能溜则溜。 另一方面,因编制和职数限制,全市领导职位“僧多粥少”,加上文凭年龄等“硬件”要求限制,一部分干部自认为提拔或交流进城困难,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强。 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重视不够,怕丢选票,不敢真抓真管,加上有 些制度如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制度比较笼统抽象,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导致制度执行落实不够。 另一方面,少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当表率不够,参与打牌带彩、公款吃喝玩乐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部分党员或明哲保身或奢求不正当“关心”,不抵制不反对不愿监督。 五是问责追究失之于软。 目前对党员干部的问责追究还停留在处理“不应为而为”的层面上,对于“应该为而不为”的问责追究还停留在口头批评、处理个案上,没有从制度层面加大对急功近利、盲目决策、行政不作为、违背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