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试行20xx年实施内容摘要:

米。 电能表安装高度及 间距:电能表安装高度距地面在8001800mm 之间(表底端离地尺寸);低压计量柜要求低压计量装置在总开关前,对电缆为下进线时,如 GCK 型计量柜则需在柜前加电缆进线柜,保证电能表安装高度距地面在 8001800mm 之间,独立的计量表箱安装在 的高度(表箱箱顶离地尺寸)。 电能表、试验盒的间距要求 : a) 电能表与电能表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 80mm; b) 电表与试验盒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小于 150mm; c) 试验 接线 盒、控制接线 盒与周围壳体结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100mm; d) 电能表与周围壳体结构 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60mm。 计量柜一次设备室内应装设防止误打开操作的安全联锁装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共 25 页 第 8 页 置,计量柜门严禁安装联锁跳闸回路。 高压 计量柜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必须接在电流互感器前面,禁止接在电流互感器之后。 如采用手车式计量柜计量时,电能表、电压 互感器 和电流互感器必须全部装设在同一车架内,严禁采用电压互感器安装在独立一个柜可以抽出的结构形式。 严禁采用电能表和手车柜分开而造成二次回路要用碰接式或插接式 装置 来导通二次回路的电压、电流。 计量柜内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必须采用 隔 离板完全 隔离。 计量柜内电能表、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现场拆换的方便,互感器的铭牌要便于查看。 计量柜内 装挂表的底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板,聚氯乙烯绝缘板厚度不少于 10mm,与柜的金属板有 10mm 间距,并至少使用 8处螺丝有效将聚氯乙烯绝缘板与柜金属底板紧固。 表计固定位采用自攻 Φ 5mm 螺丝孔。 能进入计量柜内的各位置均应有可靠的加封点。 计量柜的前、后门必须是能加封印的门,加封装置采用锁销螺丝(柱式螺丝外加紧锁螺母的形式),螺丝柱应焊接,禁止只在内侧以螺母上紧代替焊接形式。 为减 少计量柜的加封点并能达到确保计量柜的密封、防窃电功能,要求除前门可打开外,其他门(包括柜顶)采用内置螺丝形式,在外不能打开。 计量室 前门上应带有观察窗,以便于抄读电量与观察表计运行 情况。 观察窗应采用厚 4mm 无色透明的钢化玻璃,面积应满足抄表和监视二次回路的要求,不少于 400mm 500mm( D H) ,(对于 1200mm 宽的柜型,观察窗尺寸可适当放大),边框采用铝合金型材或具有足够强度工程塑料构成,密封性能良好。 计量柜应装设内部照明灯,照明灯电源严禁取自计量用电压互感器。 计量柜的金属外壳和门应有接地端钮并要可靠接地, 计量柜所有能够开启的柜门要求用铜编织带接地。 门的开启位置要方便试验、抄表和日常维护。 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共 25 页 第 9 页 计量柜及柜 内宜采用不锈钢螺丝或热镀锌螺丝安装。 柜内铜排母线布置,能方便 上进线或 下进线 的电缆联接。 母线安装布置,应符合相应有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应具有耐久而清晰的铭牌,铭牌应安装在易于观察的位置。 电能计量柜的外壳面板上,设置主电路的模拟图形。 计量柜天线孔的要求 : 密封的金属柜对 GPRS 无线信号产生屏蔽,应引出 外置天线, 外置天线头固定在计量柜(箱)的左(右)外上侧,并加套塑料小盒保护。 天线孔大小应允许天线螺丝头通过,圆孔直径大小不小于 15mm。 高压计量柜面 宜 安装 2 只电压指示仪表, 其中一只 电压指示仪表接 A、 B 相电压, 另一只 电压指示仪表接 C、 B 相电压,用于监测电能计量电压回路情况。 计量柜内需配置的元器件 如图表 3 所示。 表 3 计量柜内需配置的元器件 10kV 高压电能计量柜 低压电能计量柜 三相三线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1 只) 三相四线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1 只) 负荷管理终端 ( 1 只) 负荷管理终端 ( 1 只) 高压电流互感器( 2 只) 低压电流互感器( 3 只) 高压电压互感器( 2 只) 电流、电压试验 接线盒( 1 个) 电压表( 2 只) 负荷管理终端 门接点( 1 个) 电流、电压试验 接线盒( 1 个) 负荷管理 终端控制接线盒 1 个 负荷管理终端 门接点( 1 个) 负荷管理 终端控制接线盒 1 个 母线和导体的颜色及排列:计量柜内母线和导体的颜色应符合 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 计量柜中母线相序排列从计量柜正面观看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母线颜色和相序排列 相序 垂直排 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A 相 上 左 远 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共 25 页 第 10 页 B 相 中 中 中 C 相 下 右 近 中性线 中性保护线 最下 最右 最近 10kV 上网电厂计量柜按照高压电能计量柜的技术要求执行。 使用带高压计量室的箱式一体化变压器,其内置的 电能 计量柜必须符合以上技术要求。 配互感器计量 箱技术要求 箱体为户外箱 设计, 技术条件须符合 GB/《电能计量柜》、 DL/T 8252020《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和 GB7251202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的要求。 箱体分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型式, 分别独立、隔离,上下(或左右)门锁独立。 上层(或左 侧)安装电流互感器及电缆进出线,下层(右侧)安装试验接线盒、电能表和 负荷管理终端 等。 计量箱左右(或上下,可根据进线形式选择)应预留进出电缆的孔,进出线 孔及门框均配橡胶圈。 电缆进出孔大小应根据计量箱的容量设计。 箱 体必须能防雨,防小动物,散热好,耐高温。 计量 箱内电能表安装位置,应考虑现场拆换工作的方便,计量箱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 负荷管理终端 等。 电能表与箱边的间 距大于 60mm,电能表之间的间距大于80mm。 计量箱左右两侧开百叶孔,百叶孔占箱体高度的 2/3,左右结构计量表箱内一、二次隔离的隔板需以百叶孔的形式作隔离。 计量 箱正面右下方有 箱 体 的铭牌,铭牌上要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 表箱正面左下方印有“ 总户号 :”字样。 计量表箱正面 观察窗下方印警告语 及警告符号:“ 止步 有电危险”,铭牌及字体 需耐久而清晰,字体采用红色宋体字。 计量箱 门必须能加封,加封装置采用锁销螺丝。 箱门采用门轴销 (门合页 ),严禁采用外焊接的门轴销形式。 计量 箱体有接地装置、安装用 可调节 挂耳,配安装挂耳螺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共 25 页 第 11 页 丝, 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螺丝、螺母。 箱 体 门上的锁要求结实可靠。 计量 箱正面对应电表应有可观察的玻璃窗,以便于抄读电量与观察表计运行情况,观察窗密封性良好, 采用透明 钢化 玻璃板,厚度不少于 4mm。 观察窗的大小应满足监视及抄表的要求,根据电能表的按键位置预留按键孔。 从侧面穿孔引天线置外,孔位应有防雨措施。 计量 箱的材质要求采用 304/2B 不锈钢板,钢板厚度可根据箱体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不得小于 ,表面喷涂。 箱内配备便于电表 安装的绝缘板或绝缘方。 挂表的绝缘材料应能使用自攻螺丝,绝缘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 8mm 的聚氯乙烯板,绝缘方采用环氧树脂(开槽)。 预配 Φ 5mm 挂表螺丝。 计量 箱内一次设备位置应使用可移动的不锈钢(或镀锌)万能角铁,用于安装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的安装应便于查看 铭牌。 门背焊耳仔及大孔中间焊加强骨, 箱体及门板应有加强骨以保证整体刚度。 表箱内隔板上的电线进出孔具体位置可根据箱内实际情况厂家自行调整。 低压计量箱 表前表后开关室有两道门。 内门上留有开关操作口,外门打开后,可操作开 关。 表前开关带智能脱扣器。 各类计量箱规格、配置及材质要求推荐采用《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图集》中的设计要求。 电表箱 技术要求 箱体为户外箱设计, 技术条件须符合 GB/《电能计量柜》、 DL/T 8252020《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和GB7251202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要求。 电表 箱的材质要求采用 304/2B 不锈钢板,钢板厚度可根据箱体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不得小于 ,表面喷涂。 电表箱内配备便于电 表安装的绝缘板或绝缘方。 挂表的绝缘材料应能使用自攻螺丝,绝缘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 8mm 的聚氯乙烯板,绝缘方采用环氧树脂(开槽)。 预配 Φ 5mm 挂表 螺丝。 电表 箱必须能防雨、防小动物、散热良好、耐高温。 电表 箱 必须有接地装置、安装挂耳,配不锈钢或热镀锌安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 共 25 页 第 12 页 装螺丝、螺母。 电表 箱 正面有面积足够大的观察 窗, 观察窗采用无色透明玻璃(防爆),厚度不小于 4mm。 必须能抄读电量和观察电表运行情况和接线情况。 观察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透光性,并有足够的强度。 位置可根据电表安装位置做适当调整。 表箱正面右下方有表箱的铭牌,铭 牌上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表箱正面观察窗下方印 警告语及警告符号:“ 止步 有电危险 ”。 铭牌及字体需耐久而清晰,字体采用红色宋体字。 表箱的门必须能加封,加封装置采用锁销螺丝。 箱门采用门轴销 (门合页 ),严禁采用外焊接的门轴销形式。 进出线孔及门框均配橡胶圈。 表箱门上的锁要求结实可靠。 门背焊耳仔及大孔中间焊加强骨, 箱体及门板应有加强骨以保证整体刚度。 表箱内隔板上的电线进出孔具体位置可根据箱内实际情况厂家自行调整。 表前表后开关室有两道门。 内门上留有开关操作口,外门打开后,可操作开关。 表前开关带智能脱扣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