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施;墙体砌筑完后抹灰工作过早,未待墙体沉降稳定;线盒、管线预墙深度不足,未采取加强措施。 、抹灰材料控制 ( 1) 抹灰工程使用的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品种、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出厂三个月后的水泥,应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 2) 抹灰工程用砂应使用含泥量低于 2%、细度模量不小于 的中砂。 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 3) 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 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 30d,使用时石灰膏内不 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 4) 抹灰基层处理用的界面处理剂,宜选用与墙体材料特性相匹配的专用界面剂。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施工防治措施 ( 1) 基层处理 1) 清除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并浇水湿润。 2) 管道穿越的墙洞应及时安放套管,并用 1:3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3) 电线管、接线盒应安装牢固,管道埋设完毕后,线槽、盒槽四周用 1: 3 水泥砂浆或 1:1: 6 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对空隙大的用细石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拉毛,并设置加强网片,网片宽度应跨过槽边 150mm。 4) 消防箱、配电箱应安装完毕,四周用砖砌堵实,箱的 背面铺钉钢丝网,钢丝网应盖过原预留洞边 150mm。 5)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混凝土等抹灰基层应采用机械喷涂或笤帚涂刷界面处理剂,并洒水养护。 6) 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应剔平,并将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实处,刷胶粘性素水泥浆 (内掺水重 10%的建筑胶 )或界面剂,然后用 1: 3 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7)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轻质隔墙板表面的缺楞掉角处,应用 1:1:6 水泥混合砂浆 (掺用水量 20%的 108 胶水 )分层修补平整,每遍厚度为 5~ 7mm。 8) 脚手眼和废弃的孔洞,应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从墙体两侧分两次 封堵密实。 9) 轻质隔墙板应将胶泥满抹板顶及板侧凹槽内,挤紧板凹凸槽面,并用铁件固定轻质隔墙板,板间缝隙宜为 5mm,板下空隙用 1: 2 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嵌并捣实。 10) 墙体与混凝土梁、柱交接处抹灰层应采取防裂措施,应采用耐碱纤维网格布或金属钢丝网加强。 ( 2) 墙面抹灰 1) 砌体砌筑完成后, 15d 内不宜进行大面积粉刷。 2) 抹灰前基层应根据墙体材料的特性适量浇水。 浇水量应根据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等适当调整。 3) 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30mm 时,必须采取加强抗裂措施。 4) 抹灰应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后一层抹灰应待前一层抹灰七 八成干后进行。 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 5~ 8mm。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5) 外墙抹灰面层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表面应密实、光滑,无砂眼。 水平分格缝宜在窗台、窗眉处设置;垂直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 3m 设置。 分格缝的缝宽宜为 20mm,缝深宜为 8~10mm。 变形缝等部位必须采用耐候密封胶封缝。 6) 底层抹灰表面应拉毛,表面不应太光滑。 内粉面层应按整面墙和天棚一次性粉刷完毕,中间不留接缝;外粉面层应按分格缝一次性粉刷完毕。 7) 轻质隔墙板板缝用 50mm 宽玻纤网贴平、压实,满刮胶泥一遍。 充分干燥后,用胶泥分两次将凹槽处刮成与表面相平,再分层粉刷。 8) 外墙内面 抹保温砂浆应在内墙面或顶板的阴角处相交。 先抹完保温墙面,再抹内墙面或顶板砂浆,阴角处砂浆层直接顶压在保温层平面上;或先抹内墙面或顶板砂浆,在阴角处搓出 30176。 角斜面,保温砂浆压住砂浆斜面。 9) 粉刷完成后,应适当浇水养护。 ( 3) 顶棚抹灰 1) 混凝土顶板抹灰宜在上一层地坪做完后进行。 2) 混凝土顶板抹灰前应浇水湿润,底灰宜采用混凝土界面剂抹 2~ 3mm 厚,并随手扫毛,养护后再进行粉刷。 混凝土顶板总抹灰厚度宜控制在 12mm 以内。 3) 混凝土基层平整度的偏差值小于 3mm 时,顶棚可以采用免抹灰施工方法施工。 采用免抹灰施工方法时,应在 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后,先批一遍素水泥胶浆,干燥后再批天棚腻子。 ( 4)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 ( 5) 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在拌和后 3h 和 4h 内使用完毕。 当气温高于 30℃时,应在 2h 和 3h内使用完毕。 ( 6) 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养护期应不少于 7d。 五、渗漏防治 、 地下室工程渗漏防治 、地下室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 1)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的原因:  结构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浇筑质量缺陷造成通道。 根据缺陷的状态产生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1) 由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 生的通道主要有浇筑中混凝土漏振产生的振捣不实或施工过程出现的暂停,与旧混凝土接磋不是按施工缝作业,形成带状混凝土局部松散; 2) 模板板缝支设不严产生缝隙漏浆形成的局部混凝土不密实; 3) 模板支撑总体不牢,上部浇筑引起下部模板变形产生的混凝土裂隙; 4) 通过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没有严格实施防止漏水措施 (不加焊止水环 )引起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 5) 地下室外围结构施工缝处理不当,在施工缝处产生穿水通道; 6) 当为结构砼为大体积时,由于措施不当,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砼过骤烈的温度升降变化造成砼裂缝。  由于地基沉降不均 引起的结构局部缺陷。 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的开裂,这些开裂形成的穿水通道。  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增大而开裂。 在一些梁板式地下室结构中,底板混凝土承力小于由地面渗水饱和增大了地下水浮力,有时设计刚度不足使底板产生向上弓起变形,这些弓起变形达到一定值时,板就会产生微小的径向裂缝,形成小的穿水通道。  地下室施工过程排水措施不当。 地下水降水深度不足,结构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过早地浸入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 ( 2) 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的原因:  使用防水 层材料不当引起。 包括防水层选用的材料指标达不到要求,施工厚度不足;工艺不当;二种以上防水材料复合使用不当相互影响各自的防水效果等。  柔性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地下水作用下被切裂,形成整体柔性防水层的破坏水穿透防水层。 地下室的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地下室底板通常有 12 道沿周阳角线,该处结构混凝土都是尖角,又是分二次进行防水材料施工,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在结构沉降过程中,该部位很容易被切裂。 另外地下室底板柔性防水层都,而该法施工无法做到防水层与结构层粘合紧密,在底板变形时容易使柔性防水层与底板脱开,脱 开结构的防水层又容易在地下水作用下鼓破。  柔性防水层依随混凝土缺陷而穿孔破坏。 这是由于下沉不均结构较大的开裂带动了柔性防水层的破坏;其次是当外防内贴法施工的底板混凝土有较大的外空洞,此时人们不知也不能修补混凝土。 产生防水层背附的损失,在水压力作用下,小局部防水层被击穿。  立面外防外贴法柔性防水保护层的损坏或变形起到防水层的局部损坏。 地下室墙通常的柔性防水层都是采用结构混凝土形成后进行外防外贴法施工的,它的优点是柔性防水层能较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好地和结构混凝土结合,但是当前的做法多数只在防水层外部做砖砌保护层,当地下室出现较大 的下沉时或进行回填施工中,有可能使防水层外的砖砌保护层产生变形断裂或振动而局部破坏了防水层。 ( 3) 建筑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原因:  设备安装需要穿过地下室结构的通道周围的漏水。 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都会做预埋套管,预埋套管均设止水环。 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间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间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  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 建筑的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构造方法要依地下 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状、地,该部位的构造不当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构造造型不当,用料不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 地下室不管由于哪种原因产生的渗漏,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防水材料控制 ( 1) 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置而成,其最小抗渗等级不得小于 P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 2)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 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 3)防水混凝土中掺入的粉煤灰级别不应低于Ⅱ级,其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20%。 4)防水混凝土中需掺入的外加剂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5)防水混凝土用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且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 防水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 2) 附加防水层 1)附加防水层使用的防水材料及配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 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卷材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 下表规定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厚度 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 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单层:不应小于 ; 双层:每层不应小于 单层:不应小于 4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3mm 2 级 二道设防 3 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4mm 复合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3mm 3)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强的无机防水涂料、有机防 水涂料或复合防水涂料,也可采用先涂无机防水涂料而后再涂有机防水涂料构成复合防水涂层;  冬期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  埋置深度较深的重要工程、有振动或有较大变形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  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有机防水涂料,并应做刚性保护层; 4)涂料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 下表 规定。 不同品种防水涂料的厚度( mm) 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有机涂料 无机涂料 反应型 水乳型 聚合物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1 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 2 级 二道设防 ≥ 3 级 一道设防 ≥ ≥ 复合设防 ≥ ≥ ( 3) 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 (盒 )、桩头 1) 浇筑后浇带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和抗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2) 遇水膨胀止水条 (胶 )应具有缓胀性能。 3) 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 ( 1) 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排 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 3)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500mm。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浇筑时应及时排除泌水。 防水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应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6)防水混凝土应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 拱 (板 )墙结合 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 (板 )墙接缝线以下 150~ 300mm处。 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mm。 垂直施工缝位置宜留在变形缝处。 7)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再铺 30~ 50mm 厚的 1: 1 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8)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9)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混凝土内外温差对质量的影响。 10)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防水混凝 土结构时,应采用止水螺栓,螺栓上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11)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d。 ( 2) 附加防水层 1)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干燥,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2)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10℃。 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3)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 宽度,应符合 下表 要求。 防水卷材搭接宽度 xx 工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 方案 卷材品种 搭接宽度 (mm)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