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内容摘要:
行的基础业务。 ( 2)贷款业务。 它是我国商业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 3)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 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三.股票、债券和保险 股票。 (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 ( 2)买卖:①实质:购买或转让取得股息得权利。 ②场所:股票市场上(即证券交易所) ③可以自由转让,可 以作为抵押品,不能要求公司退股。 ④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所在。 ( 3)股票的价格: ①形成:本身无价值,但具有价格,其价格形成于出卖股票要索取相应的代价 ②股价≠股票票面额 ③决定因素及计算公式:股价=预期股息 /银行存款利率 ④影响因素:供求关系、重大政治事件影响。 ( 3)股东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 ②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 4)股票投资的特点: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 5)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 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债券。 ( 1)含义:债券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 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 2)债券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14 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宾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 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 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③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由于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 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注:我国的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 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保险。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购买保险,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 1)保险的种类: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 2)商业保险。 ①商业保险(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②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 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 3)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的新险种。 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 ( 4)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5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 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 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原因:①可能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条件下,产品分配必然按照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 (前提条 件) ②现实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需要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即“按劳分配”。 ③必要性。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目前,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脑体差别还存在,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谋生的手段。 因此不能实行平均分配,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自然成为制约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 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5。 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6。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 配。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A、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B、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16 b、按资本要素 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③原因: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B、确立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 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 ①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②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因为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仅作用于生产。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③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 因。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因此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社会公平: ( 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 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 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17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①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率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②兼顾公平,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 2)如何体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 3)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国家收和支出就是财政。 ( 1)主体:国家 ( 2)本质: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 3)内容:是对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征收具有强制性特点。 ( 4)实现形式:国家预算 (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预算包括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称作国家决算。 ) 2。 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奖金。 ( 2)形式: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征收而最广。 ( 3)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 3。 财政支出:( 1)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 2)形式或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 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18 ( 3)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注: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其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保险等。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 困难户救济等。 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 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 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 1)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 ( 2)注:①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得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②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③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 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④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 二、财政的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 ( 1)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即资源配置职能) ( 2)调控经济平稳运行。 (即经济稳定职能) ( 3)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职能) ①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②促进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提高国家竞争力。 人民生活有保障: ( 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即政权的保障)。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关推荐
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 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 4Fe( OH)
是一般疑问句,变为间接引语时,谓语动词是 say或 said时,要改为 ask或 asked,原问句变成由连词 if(或 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 没有间接宾语的,可以根据情况加上。 例如 : “Do you think a diary can bee you friend?” the writer says. The writer asks us if we think a diary
注意: 要考虑操作戒工作的特点。 肩宽 , 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屏幕到内眼角的距离 注意: 与脖子的弯曲和旋转以及视线角度资料结合使用,以确定不同状态、不同头部角度的视觉范围 座椅的倾斜、座椅软垫的弹性、衣服的厚度以及人坐下和站起来时的活动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 最舒适的高度是低于人的肘部高度。 另外,休息平面的高度大约应该低于肘部高度 - 应用:
记忆点: 1. 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 DNA 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细胞内既含 DNA 又含 RNA 和只含 DNA 的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信誉和形象。 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树立良好的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 注意提高经营者素质,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 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就业问题的原因和措施 (重点) 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 而获得生活来源
纯眼敞旬怜预竭曙跃御柔绿营编歇效朝宰蛀裂叹藤菊伙山狈亲溉 :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修订版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即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变加速曲线运动: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是 变力,加速度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