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内容摘要:
块规格尺寸过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的可 提前 锯截成需要尺寸, 尽可能减少现场切割量和材料浪费, 切锯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允许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 , 且 应尽量采用标准规格砌块,少用或不用异形规格砌块 , 排版截砖时 应注意找补砌块 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 1/3( 200mm)。 ⑧砂浆搅拌:砌筑 时 应提前委托试验室确定砂浆配合比:本例 正负零以下采用 水泥砂浆,主体填充墙砌筑砂浆为 M5 混合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 (每次开盘前应先斗车秤好砂子、石灰膏比重 ), 计 量精度水泥为177。 2%,砂、灰膏控制在177。 5%以内, 砂浆必须 用机械搅拌 均匀 ,搅拌时间不少于 2min, 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一般稠度以 5 ㎝~ 7 ㎝为宜 , 搅拌时可按每包水泥掺入 稠化增强剂 以增强砂浆的和易性 ,砂浆应 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 3h和 4h内使用完毕。 在每一楼层或 250m179。 的砌体中,对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应至少制作一组试块(每组六块)。 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以便检查。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交人 : 表 C22 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 2020 年 9 月 工程名称 XX 楼 交底部位 二次结构砌筑 共 22 页 第 10 页 交底内容: ⑨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 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 2m。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防止雨淋 , 砌筑时 砌块 龄期应超过 28d。 ⑩ 样板领路:为统一填充墙砌筑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每一道工序施工(植筋、构造柱定位、钢筋绑扎隐蔽、坎台混凝土施工、砌 块排版、组砌等)均根据规范、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在各段三层标准层西单元或中单元做好样板,经检查符合质量要求,验收合格并进行书面确认,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加气混凝土块砌筑的主要施工 要求和方法 ①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 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 搅拌好的砂浆用灰车运至砌筑地点 , 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浆,铺浆厚度在 15~ 18mm 左右 , 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1000㎜ ;施工时气温超过 30℃ 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750 ㎜ , 砂浆铺平收边后 在两侧压好 2 根通长 Ф 14 钢筋 以 控制水平灰缝厚度 ( 根据各部位墙肢长度每人配备 4 根向上 翻转), 砌块 就位 时,起吊砌块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能水平下落;就位时由人手扶控制,对准位置,缓慢地下落,经小撬棒微撬 、木锤均匀击打砌块顶面 ,用托线板挂直、核正为止, 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 )应随时刮尽,刮平顺 , 以防出现墙面沾污 , 上一皮砌块完成后抽出下皮砌块底下的控制钢筋,及时进行 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 3~ 5mm。 砌筑时要查对皮数杆的层数及标高,并要求层层 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 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校核墙体的轴线 和边线,当挂线过长,应检查是否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以防轴线产生位移。 ②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分别为 20 ㎜ 和 15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80%。 砌筑时砌块 就位校正后, 竖向灰缝 用砂浆灌缝,灌缝 应用临时夹板夹紧后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 上下皮竖向灰缝应相 互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 1/3。 当搭砌长度小于 150 ㎜ 时,即形成所谓的通缝,竖向通缝不应大于 2 皮砌块 , 竖向灰缝应避免与门窗等洞口边线形成通缝 ,且不得采用砖镶 (图片略去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交人 : 表 C22 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 2020 年 9 月 工程名称 XX 楼 交底部位 二次结构砌筑 共 22 页 第 11 页 交底内容: 砌, 大于 30mm 的竖向缝,应用 C20 的细石混凝土灌实。 ③砌块 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 应占总量的 75%~ 80%,。 ④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墙 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 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每隔二皮砌块钉扒钉一个,梅花形设置。 纵横墙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 并坐中于纵墙砌块。 如果 不能咬槎时, 应 按要求采取其它的构造措施 (如增加构造柱等 ),且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成斜槎, 槎口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 2/3,槎口必须平直、通顺,且应保证拉结甩出长度满足 300mm(一个搭接长度 ),作业 分工安排人员时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 以避免砌体留槎。 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 、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 ⑤ 填充墙在 构造柱或抱框柱位置砌筑前应先把构造柱或抱框柱钢筋固定垂直,砌块砌成马牙槎,并按要求设置好拉结筋(拉结筋应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并与柱筋绑扎牢固),马牙槎应从柱脚开始 (实心砖坎台) 先退后进;进退尺寸宜大于 60 ㎜ ,并将进的砌块下端凿成斜面,以保证混凝土浇灌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应即时清理干净。 (图片略去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交人 : 表 C22 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 2020 年 9 月 工程名称 XX 楼 交底部位 二次结构砌筑 共 22 页 第 12 页 交底内容: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交人 : 表 C22 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 2020 年 9 月 工程名称 XX 楼 交底部位 二次结构砌筑 共 22 页 第 13 页 交底内容: ⑥ 本工程单元门、防火门、进户门、大型外窗及重型门等洞口周边均做成钢筋混凝土边框以保证门窗安装的安全质量,门洞上口及窗洞上口设置现浇混凝土门窗过梁,与结构承重梁间隙无法设置过梁时应按三~ 2~②~ d 设置梁底挂板,洞口两侧按一~ 6 之要求设置混凝土抱框柱; 住宅室内 100 厚轻隔墙门窗洞口无抱框柱时, 砌体与后塞口门窗的连接 采用 预埋固定件 来 实现 ,施工准备阶段应提前 预制混凝土块,预制混凝土砌块大小应符合砌体模数 ,混凝土块随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起砌 筑 , 或用页岩实心砖在需放埋件部位砌长度 240 ㎜ 、宽与加气块等厚的砖礅,中间放置木砖(木砖需经防腐处理) ,门窗框固定件预埋按洞口高度在2 米以内每侧设 3 道,洞口高度大于 2 米时设四道,采用预制 混凝土块 作固定件时,混凝土块四周的砂浆要饱满密实。 ⑦ 砌体至门窗洞口顶位置时, 安装 预制过梁 时 支座支撑长度应不小于 250mm 且应用水泥砂浆将过梁座实 , 搁置过梁部位,应尽量采用大规格和规则整齐的砌块砌筑,不得使用零星砌块砌筑。 ;当采用 现浇过梁时 洞口上方砌体必须在过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方可施工且梁底支撑必须在构件达到设 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过梁安装或支模时梁底 应高出洞口 设计 标高 15~ 20mm(抹灰档距)。 ⑧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和板底时,应留一定的孔隙,待上一层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 7 天后,再用页岩实心砖宜成 60 度斜砌顶紧,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严禁平砌与生摆 (填充墙上部斜砖砌筑时出现的干摆或砌筑砂浆不密实形成孔洞等 )现象,当上部空隙小于等于 20mm 时,用 1: 2 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⑨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砌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 , 由于砌块的自重轻 ,停砌时 ,应浮压1 层砌块压顶 ,。二次结构砌筑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相关推荐
减少、减少焊接缺陷,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要相互匹配,通过改变送丝速度 来调节焊接电流。 飞溅最少时的典型工艺参数和生产所用的工艺参数范围详见表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 焊丝直径 0. 8 1. 2 1. 6 典型工 艺参数 电弧电压 (V) 18 19 20 焊接电流 (A) 100110 120130 140180 生产上所用 工艺参数 电弧电压 (V) 18~ 24 18~ 26
们手头都有几个零花钱,常常在小摊上留恋忘返。 为此,我们以“倡导藏书”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书籍天地。 期末评选 出 “小小藏书家”以此激发学生藏书的积极性。 ( 2)引导购书。 面对“茫茫书海”,如何购书,购适合于学生读的书,这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 们将就“引导购书”,做好以下两点: ①拟定一份书目序列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及其接受理解能力,结合国家教育部
六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在标准装置正常工作条件下,使用一支 二等 铂铑 10铂热电偶 ,测量范围( 300~1300)℃,对被检 一支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 测量范围( 300~1300)℃, k 型 热电偶, 在 600℃点上等精度重复测量 10 次,得到以下一组数据: ( mV) 次 数 测量值( mV) xxi 2i xx 1 2 3 4 5 6 7 8 9 10
折的放在后面,然后再分路。 ,应弯成圆角,每根导线到各种电 器元件接线端均应略带圆势裕度连接,同一屏(柜)内圆势应力求一致。 、检修方便前提下行走,其行线形式可参考如下: ,原则上以圆势连接,尽量避免直接接入。 ,可用从中间分线的布置方法。 ,应考虑到行线方向一致,导线与元件接点之间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布置,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线,但如受到位置上限制
施工规范≥ 80%的要求,尤其是外墙,须防止因砂浆不饱满、假缝、透明缝等引起墙体渗漏,防止内墙的抗剪切强度不足引起质量通病。 2) 填充墙砌到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 7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 方法为:当上部空隙小于等于 20mm 时,用 发泡剂 嵌填密实;稍大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镶填密实;大空隙用烧结标准砖或多孔砖呈 6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