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井筒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层理紊乱,煤体变暗变软,煤壁塌落,片 帮,掉碴,甚至煤被挤出,底板鼓起,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或忽大忽小、变化异常,有时煤尘增大,煤体温度发生变化,气温降低,但也有突出前煤体温度明显增大,钻孔变形,打钻时出现垮孔、夹钎、顶钻等异常现象。 ⒉ 当掘进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巷道和回风流中的电源,及时将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并向调度室汇报。 ⒊ 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必须经通风部门组织制订可靠的防治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3 ⒋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安全避灾路线及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五)综合防尘措 施 ⒈ 巷道中安设 φ50mm 的供水管,每隔 40m 甩一个三通阀门,配 50m长 φ25mm 的软管,供巷道洒水、灭尘和消防用水。 ⒉ 巷道内设专职防尘员,负责洒水灭尘;洒水周期:距工作面 300m以内每天洒水冲尘一遍, 300m 以外每三天冲尘一遍。 ⒊ 加强个体防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⒋ 搅拌场:对可能产生粉尘的地点,应在其作业场所设置喷洒水装置。 5. 运输:对易引起扬尘的材料运输,其运输车辆应备用帆布及类似的遮盖物品。 6. 工作面:实施湿式凿眼和洒水降尘,装 碴 前 洒水降尘等。 7. 加强个体防护,在易产生粉尘的场所,所有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8. 加强通风,净化空气。 第五节 防治水 安全管理 措施 ⒈ 坚持 “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 的原则进行施工; ⒉ 在巷道掘至含水层、流砂层或断层附近时,应随时观察顶板淋水、渗水现象,并按有关规定提前探水; ⒊ 如出现煤层发潮变暗,巷道或煤壁 “ 挂红、挂汗 ” ,煤壁变凉,工作面气温降低,有水叫声,工作面产生雾气,顶板来压,掉碴,淋水加大,煤壁片帮,底板鼓起,出现渗水,或出现压力水流,水流混 14 浊,有腐蚀味 和臭鸡蛋味等异常现象,说明将有水灾发生。 ⒋ 掘进中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加固工作面等措施,做好排放水工作,并立即报告调度室,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探水,如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及时撤出所有可能受水灾威胁地点的人员,按照避水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 第六节 巷道维修 安全 措施 ⒈ 施工过的巷道如果顶板或帮压力增大,巷道脱皮掉块及变形严重时,必须及时维修; ⒉ 如果需要停产维修时,维修地点以里严禁有人,维修前必须备足抢险物料; ⒊ 维修时必须在所维修地段及前后 5 米,打超前顶柱(或托梁)加固,严防冒顶; ⒋ 维修顺序必须是由外向里进行; ⒌ 维护维修时,保护好风筒皮带,管线电缆等,保护长度维修点前后均不少于 5 米; ⒍ 维修时,每道工序都必须坚持敲帮问顶,专人观山制度,切实搞好自保互保; ⒎ 维修地点以外 20 米内杂物清理干净,确保退路畅通; ⒏ 维修人员必须在 3 人以上时,方可组织工作,并指定安全负责人; ⒐ 维修期间,人员不得随意通过维修施工地点,若确实需要通过,必须向施工人员打招呼,在安全情况无问题, 并经施工人员同意后方 15 可通过; 第七节 斜井防跑车 安全措施 ,确保运输轨道畅通。 ,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 一坡三挡 ” 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并正常使用。 ,并做好记录。 钢丝绳按规定定期作拉力、强度试验。 拴牢在固定设施上,以防止滑落。 齐全、灵敏、可靠、所有设备都必须达到完好。 第 八 节 揭过煤时防瓦斯事故安全措施 1.坚持物探与钻探相结合,对异常区域配以钻探,当斜井掘进距预测煤层位置 20m 时,停止掘进,并布置打钻,进行探测煤层工作,以确认煤层赋存情况及时收集瓦斯资料,采取针对措施,防止误揭煤。 2.井下各种机电设备必须达到防爆要求。 3.探揭过煤必须编制专项措施。 4.揭过煤期间,必须确保瓦斯监测系统完好、准确,监测人员随时注意瓦斯变化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 班长、检查员、电钳 工必须佩戴便携,其他入井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当发现瓦斯异常时,撤出人员,采取治理措施。 16 5.斜井施工过程中,局部通风机必须连续运转。 煤层掘进风筒末端风量不得少于 300m3/ min。 6.瓦斯监测人员,应将监测时间、地点、含量、存在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认真填写在记录上。 第 九 节 提升运输安全措施 1.提升机的各种保护必须齐全、灵敏、可靠,提升绞车每班设正、副司机 2 人同时持证上岗,且必须坚守岗位 ,不得脱岗、睡岗。 2. 综掘机每 到一新的 位置绞车司机都要在深度指示器上做出新的标记,包括井口及会车的位置。 3.翻矸仓处要设置过卷装置,以防事故发生。 4.司机必须听清信号后再起动,起动要慢,车辆过井口、会车及综掘 机附近时要减速慢行。 5.信号工必须遵循 “ 井下指挥井上、井口指挥机房 ” 的工作原则。 6.井口信号要专人专职不得随意换人替岗。 7.提升运输要编制专项措施,提升大件物品要事先与绞车司机取得联系,信号系统必须保持完好畅通。 8.提升钢丝绳必须有合格的试验数据并按规定定期检验。 9.提升 钢丝绳每天指定专人安排足够时间进行安全检查。 10.各种提升设施及连接装置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节 预防冲击地压及岩爆安全措施 1.当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有岩石爆裂声音且响声较大等岩爆现 17 象时,采用打超前钻孔卸压措施。 2.当工 作面出现小块岩石抛出、岩帮垮落等现象时,采用松动 卸压措施。 第十 一 节 预防水患 安全 措施 1. 过流砂层 或探揭过含水层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措施。 斜井掘进接近含水层、老空、破碎带、含水断层等可疑地质构造 20m 前,必须先探后掘,物探钻探相结合,严格执行 “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 的原则。 5m3/h时,必须采取注浆治水措施。 3.井壁淋水过大时,要进行壁后注浆。 4.工作面注浆和壁厚注浆要制定专项措施经施工单位和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后方可施工。 5.斜井掘进期间,排水系统必须完善,并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和备用排水设备。 第十 二 节 耙岩 机使用安 全措施 耙岩机 司机必须经过专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耙岩机 司机与工作面看斗者之间应制定灯语信号,操作时用灯语或信号联系,指挥耙斗进退。 耙岩机 运行时,机身两侧和 耙岩机 跑道侧不准人员停或行走。 耙岩机 中间槽和卸载槽两侧,应安保险杆或保险网,以防空绳抽人。 耙岩机 运行中出现故障时,首先松开闸把立即停电,切断电源, 18 严禁带电处理。 严禁将两个操纵手把同时压下,以防耙斗突然飞起或断绳伤人。 负荷过大或运行受阻,不能硬拉,应将 耙岩机 退 1~ 2m,重新再拉或停电处理。 耙斗运行范围内不准有人站立或走动,开动前与邻近人员打招呼,人员躲出后方可装碴,耙斗活动中发现有人通行立即停机。 耙斗面出碴与工作面打眼平行作业时,耙斗尾轮硬楔距工作面不得少于 10m,硬楔插入锚桩眼的深度不低于 600mm。 耙岩机 倒碴时,指挥耙斗进退只准一人,并躲在宽面侧,帮顶和工作面维护好的安全处,时刻警惕尾轮绳抽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