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技术规范试行内容摘要:

外应安装温度传感器,采集舱外温度。 控制系统实时显示舱内和舱外空气相关参数,以及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 驾驶室和工具舱均应有显示终端。 温度误差不得大于177。 2%,湿度误差不得大于177。 5%。 各种设施的选配应符合DL/T 974有关规定。 温湿度控制设备应具备自动、手动调控功能。 在自动状态下,按设定要求进行自动运行。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工具舱内温度应控制在10℃~28℃,当温度大于28℃时,排风启动,并同时启动温度超限报警,当排风无法使工具舱的温度满足要求时,由工作人员停止排风装置,启动降温装置,当温度降至25℃时,降温停止;当温度低于10℃时,启动加热装置;当温度升至在20℃时,停止加热。 当工具舱湿度大于60%时,除湿启动,湿度降至40%时,停止除湿。 在手动状态下,可操作加热、排风、除湿设备,并具有温度超上限闭锁加热功能。 温度超限保护装置当工具舱温度超过设定上限值5%时,温度超限保护装置能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并启动报警器。 超过45℃时必须启动报警装置。 远程视频监控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可配备远程视频监控装置,能监控现场情况,可远程传输现场图像。 气象信息收集装置气象信息收集装置应能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具备数据的保存、传输功能。 多方通话装置多方通话装置应满足4路及以上同时双向通话要求。 集中控制系统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可配置集中控制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应能对车载温湿度监控装置、远程视频监控装置、气象信息收集装置、车载照明装置等集中控制,并具有数据存储及查询功能。 8  辅助系统  供电系统  电源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可以使用外接电源、车载发电机等电源。 电源应满足车上工器具设备及辅助电器(照明、通讯、空调等)所有实际使用的最大用电负荷的要求。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同时使用多种电源时,应有防止电源冲突的保护措施。 外接电源外接电源应采用单相供电方式。 使用外接电源时,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应有专用的电源接入点;电源接入点应有防护罩,在其未使用时,可遮蔽连接点。 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宜使用防护等级大于IP44的工业连接器。 使用外接电源时可配置专用的电源线盘。 电源电缆长度应不小于30m。 电源电缆的截面积应满足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用电要求。 车载发电机车载发电机的参数和性能应符合GB/T 2819的规定,发电机的功率应能满足工具舱最大用电负荷需求,并留有30%左右的裕度。 发电机油箱总容量不宜小于25l,一般可连续工作10h。 车载发电机应有完善的减震、隔音和散热措施,发电机机舱与工具舱隔离密封,防止废气进入工具舱,发电机舱的舱壁应衬有隔热材料,发电机舱还应设有强制空气循环装置。 接地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应有专用的集中接地点,并具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上所有的金属部件、设备金属外壳等应可靠连接至集中接地点。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应有接地线,接地线应使用带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或多股裸软铜线。 整根接地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接地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和长度。 主接地回路接地线的截面应满足热容量和导线电压降的要求。 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在高压带电体附近作业或驻停时,应有防静电措施。 可使用导静电带连接车身与地面并可靠接触。 电路及控制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应有电源控制部分。 电源控制部分应布置在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使用的位置。 电路系统应设电源总开关,并有防过电流、剩余电流保护等措施。 电气系统的电缆导线应绝缘良好,固定可靠,防止遭受机械损伤或腐蚀。 电路系统的开关、按钮、指示灯等的标志应清晰明了,便于操作识别。 车上电源系统应符合QC/T 413的规定。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配电系统应有级差配合和分支路控制,大功率电器设备(如独立空调等)、插座、照明、设备电源支路等应有单独的控制元件。 绝缘电阻按GB/T ,在标准大气压下,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作电源输入端对接地点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 介电强度按GB/T ,在标准大气压下,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作电源输入端对接地点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独立空调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具舱宜使用独立空调装置。 独立空调的作用是降温功能。 工具舱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外界环境温度处于40℃时,在车窗、车门关闭的情况下,独立空调开机30min后,工具舱内温度应低于28℃。 安全保护、警示、防护  电气保护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可配置电气回路供电互锁装置,并具有启动和关闭控制。 机械保护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液压、气动、电动等运动部件,对承重、作业等安全有明显影响时,应有限位闭锁保护装置。 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可靠。 可人工移动的可动部件,对运输、固定、作业等有明显安全影响时,应有限位锁紧装置。 锁紧装置应方便人工操作,动作灵活,限位可靠。 警示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应有声光报警装置,并可由车上操作人员进行控制。 防护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宜配备常用的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具。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驾驶室、工具舱等不同功能区域应配备消防器材。 封闭车厢的控制区应有安全锤。 安全锤应不少于两个。 消防器材和安全锤应安装牢固、取放方便。 照明系统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照明包括车辆本体照明、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等。 照明设施的性能和参数应满足其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照明设施不应对车载设备正常工作产生无线电干扰。 本体照明汽车本体照明应符合GB 4785的要求。 工作照明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作照明应满足工具舱照明要求,照度应不小于300lx。 应急照明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车顶可安装应急照明灯,用于配电带电作业现场作业照明,应急照明的照度应不小于150lx;亦可配备便携式可充电应急防爆照明灯。 车顶应急照明系统的密封性,防水性、防尘性应达IP65等级,适应露天运输及作业要求。 泛光灯夜间照射距离不小于30m,聚光灯照射距离不小于100m。 具备旋转及俯仰功能,旋转角度:上下方向:0~180176。 ;水平方向:0~380176。 9  检测方法  定型检测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定型试验按QC/T 252的规定进行。 一般检查  外观检查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完整、无破损,车门、车窗开合灵活、关闭严密。 车身颜色、。 其他内容如下:a) 工具舱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完整、无破损;工具舱门开合灵活、关闭严密;b) 工具舱内壁表面光洁无毛刺、无锐角;工具存放架布局合理,表面光洁无毛刺、无锐角;c) 减震垫、减震模具安装牢固,无破损。 工具舱密封性能试验 对车体外表面进行30min淋雨试验,水柱与车体成45186。 喷淋,检查发电机舱门和工具舱门,应无渗漏。 结构工艺检查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结构和工艺,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柜体、机架、专用装置、车载移动装置等的结构和工艺设计。 功能检查检查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独立空调。 检查监控系统。 检查安全警示系统。 检查照明系统。 电气试验  电源检查检查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电源。 接地检查检查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接地。 电源切换试验启动车载发电机,此时控制系统显示发电指示,运行10min后,接入市电电源,系统自动切换成市电供电,发电机空载运行。 电路控制检测检查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电路控制系统。 绝缘电阻检测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作电源对接地点的绝缘电阻检测,按照GB/T。 具体操作如下:在车体接地的情况下,采用1kV的绝缘电阻检测仪在发电机的相线和车体接地端之间;对供、配电系统绝缘性能进行1min绝缘试验,绝缘电阻需大于5ΜΩ,无击穿、发热和冒烟现象。 介电强度试验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工作电源对接地点的介电强度,按照GB/T。 功能检测  工具舱温度与湿度调控检测  使用辅助制冷空调或冰块将工具舱内的温度均匀降低到温度下限以下:当工具舱温度10℃177。 2℃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自动启动烘干设备;当配电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工具舱温度达到20℃177。 2℃时, 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自动关闭烘干设备。 使用辅助加热器将工具舱内温度均匀上升超过上限以上:当工具舱温度28℃177。 2℃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启动通风设备,并发出超温数字闪烁报警,自动切断烘干设备电源。 当降至23℃177。 2℃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自动关闭通风设备。 使用辅助加湿器将工具舱内湿度均匀升高到RH60%177。 %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启动除湿设备;当工具舱内湿度低于RH40%177。 %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