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教案内容摘要:

页 图 19 前、后刀面磨损 ( 2)车刀的磨损过程 刀具后面磨损量 VB与切削时间之间的磨损曲线。 分为三个阶段: 图 110 刀具的磨损过程 AB 段 初期磨损 BC 段 正常磨损 CD 段 剧烈磨损 2.刀具的磨钝标准 ( 1)定义 刀具从开始切削到不能继续使用为止,在后刀面上的那段 磨损量。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 2)分类 粗加工磨钝标准 经济磨钝标准 精加工磨钝标准 工艺磨钝标准 3.刀具的寿命 刀具从开始切削一直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4.车刀的刃磨 (1)方法 : 机械刃磨 手工刃磨 (2)刃磨步骤 (以 900硬质合金车刀为例 ) ① 在氧化铝砂轮上将刀面上的焊渣磨掉 ,磨平车刀底平面 ② 粗磨 刀杆上的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其后角要比刀头上的 后角大 2030 ③ 粗磨刀头上的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其后角比正确后角大 2030 ④ 磨断屑槽 ⑤ 精磨刀头上的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⑥ 磨负倒棱 ⑦ 磨过渡刃 Ⅳ .总结 这次的主要内容是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在车刀切削过程中所 起到的作用 ,并分析了如何选用角度来使得车刀的 加工性能达到最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高。 这部分内容需要同学们课后进行理解记忆,而且能够在这些基 础上将自己的能力上升到更高的要求,会在砂轮机上刃磨出合格地 具有高性能的车刀。 Ⅴ .布置作业 书 P30 1 1 1 1 16 Ⅵ .板书设计 167。 车刀 四 .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 1.前角( γ 0) ( 1)作用 ① ② ③ ( 2)正负的确定 正前角:小于 900 负前角:大于 900 ( 3)选择 ●工件材料软,塑性材料,前角大;工件材料硬,脆性材料, 前角小。 ●刀具材料韧性好(高速钢),取较大前角,反之(硬质合金) 取较小前角。 ●粗加工时,前角小,精加工时,前角大。 (α 0) ( 1)作用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① ② ( 2)正负的确定 正后角:小于 900 负后角:大于 900 ( 3)选择 ●粗加工,后角小;精加工,后角大 ●断续切削或切削力较大时应选较小的后角 3. 主偏角与副偏角 (1)主偏角 (κr) ●作用 ●选择 (2)副偏角 (κr′) ●作用 ●选择 (λs) ●正负 : 正值 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高点 零度 主切削刃和基面平行 负值 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低点 ●作用 ●选择 五、车刀的磨损及刃磨 1.刀具的磨损 非正常磨损 正常磨损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 1)车刀的正常磨损 ① 后刀面磨损 VB ② 前刀面磨损 KT ③ 前、后刀面同 时磨损 ( 2)车刀的磨损过程 三个阶段 AB 段 初期磨损 BC 段 正常磨损 CD 段 剧烈磨损 2.刀具的磨钝标准 ( 1)定义 ( 2)分类 粗加工磨钝标准 经济磨钝标准 精加工磨钝标准 工艺磨钝标准 3.刀具的寿命 4.车刀的刃磨 (1)方法 : 机械刃磨 手工刃磨 (2)刃磨步骤 (以 900硬质合金车刀为例 ) Ⅶ .教后记 学生掌握情况不乐观,觉得应该通过练习操作来加强理论知识 的巩固。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首页) 课 题 167。 切削用量的选择 167。 金属切削过程(一) 班 级 授课日期 课时 4 授课内容 1.选择 切削用量的意义、原则 2.切屑的类型、积屑瘤、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课 型 新授 教学媒体 带有 积屑瘤的车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确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意义和选用原则 2. 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切屑的类型判断形成原因 3. 使学生掌 握积屑瘤的成因及对加工的影响 4. 让学生能够熟练分析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2. 不同切屑形成原因 3. 积屑瘤的成因及对加工的影响 4. 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学生情况 分 析 在已经有过初步印象和动手操作过的基础上,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应该不难。 教法选择 讲 +分析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Ⅰ .复习 1. 前角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选择。 2. 试述刃倾角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3. 车刀磨损的形式及引起原因。 4. 什么是车刀 的磨钝标准和车刀寿命。 Ⅱ . 新课引入 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虽然操作同样机床,加工同样的工件,但 由于切削用量选择不同,却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切削效果。 切削用量 选的过低会降低生产率完不成任务,切削用量选的过高会加快车刀 磨损,增加磨刀次数,同样会影响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率。 因此, 必须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Ⅲ . 授新 167。 切削用量的选择 一、 选择切削用量的意义 二、判断 是否合理的标准 削性能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三、原则 1.粗车时,大的背吃刀量→大的进给量→相对大而合理的切削 速度(保证车刀寿命的前提下) 2.半精车、精车时,小的背吃刀量→小的进给量→根据刀具 材料选择切削速度(高速钢 — VC﹤ 5 m/min,硬质合金 — VC ﹥ 80 m/min) 167。 金属切削过程 一、切屑的类型 1.带状切屑 —— 内表面光滑、外表面毛茸 VC↑, γ 0↑,车削塑 性金属材料 2.挤裂切屑 —— 内表面裂纹、外表面齿状 VC↓, α p↑, γ 0↓,车削塑性金属材料 3.单元切屑 —— 粒状 4.崩碎切屑 —— 不规则的粒状 切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 图 111 切屑的类型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二、积屑瘤 1.成因 中等切削速度车削塑性材料的金属时,由于切屑和前刀面的 剧烈摩擦,当温度达到 300 度左右,而摩擦力超过切屑内部结合力 时,一部分金属离开切屑被“冷焊”到前刀面上。 2.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① 作用 增大工作前角 ,保护切削刃。 使实际切削深度变化 , 易引起震动 , 降低工件表面质量。 ② 结果 粗加工:允许存在 (切削轻快 ) 精加工:不允许存在 (保证质量 ) 高速钢低速、硬质合金高速 图 112 积屑瘤对前角的影响 三、切削力 1.定义 切削时,工件材料抵抗车刀切削所产生的阻力 2.来源 工件的弹、塑性变形抗力 切屑对前刀面及工件对后刀面的摩擦力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3.分解 ( 1)主切削力 Fc 总切削力 F 在主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又称切向力) 垂直于工作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平行 能使刀杆弯曲 ( 2)背向力 Fp 在基面内并与进给方向垂直的分力 (又称径向力) 能使工件在水平面内弯曲 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产生振动 ( 3)进给力 Ff 总切削力 F 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又称轴向力) 投影在工作基面上,并与工件轴线平行 直接影响进给系统零部件的受力大小 图 113 切削合力与分力 4.影响因素 ( 1)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愈高,则变形抗力愈大,因此切 削力愈大。 ( 2)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进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给量,而切削速度影响最小。 ( 3)刀具前角增大,被切金属的变形减小,故切削力减小。 5.计算 车 削铸铁时: Fc=1000 α p f 车削钢件时: Fc=2020 α p f Ⅳ . 总结 本次课的重点要同学们掌握如何来选用切削用量以及积屑瘤的 成因、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同时你们要会分析切削力,有哪些因素 会对切削力造成影响等等。 只要同学们理解了这部分的内容,就会。 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些不利现象作出及时的解决措施 Ⅴ . 布置作业 书 P31 1 1 1 20 Ⅵ .板书设计 167。 切削用量的选择 一、 选择切削用量的意义 二、判断是否合理的标 准 三、原则 1.粗车时 2.半精车、精车时 167。 金属切削过程 一、切屑的类型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1.带状切屑 2.挤裂切屑 3.单元切屑 4.崩碎切屑 二、积屑瘤 1.成因 2.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① 作用 ② 结果 粗加工: 精 加工: 三、切削力 1.定义 2.来源 工件的弹、塑性变形抗力 切屑对前刀面及工件对后刀面的摩擦力 3.分解 ( 1)主切削力 Fc (又称切向力) ( 2)背向力 Fp (又称径向力) ( 3)进给力 Ff (又称轴向力) 4.影响因素 5.计算 Ⅶ .教后记 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并能随堂理解知识点。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首页) 课 题 167。 金属切削过程(二) 167。 表面粗糙度 167。 班 级 授课日期 课时 4 授课内容 1.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2. 断屑 3.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4. 技能训练要求、内容及注意事项 课 型 新授 教学媒体 若干工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控制断屑及断屑槽的相关知识点 3. 让学生能够对表面粗糙度进行控制 4. 使学生熟悉车床的结构、作用、润滑,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刃磨车刀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因素 2. 断屑及断屑槽 3. 表面粗糙度 4. 车刀的刃磨 学生情况 分 析 学生在技能训练上,缺乏正确的动作操作要领。 教法选择 讲 +分析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 续 页) 第 页 Ⅰ .复习 1. 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2. 切屑的类型有哪些。 积屑瘤是如何形成的。 它对切削加工的 影响。 如何防止积屑瘤的产生。 3.切削力的定义。 可分解成哪几个分力。 各个分力的作用。 Ⅱ . 新课引入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由于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 的热,从而温度提高,这种物理现象 就是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它们 产生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工件的弹性、塑性变形及切屑与工件的 摩擦而产生的。 Ⅲ . 授新 167。 金属切削过程 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1.切削温度 ① 定义 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域(切削区)的平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