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思考题答案(doc31页)内容摘要:
、安全门、极限位置及紧急操作等保护环节。 提升重物时,控制器的第 1 挡为预备级,用于张紧钢丝绳,在 5挡时提升速度逐渐提高。 ( 1)轻型负载的提升操作:扳动凸轮控制器手柄由“ 0”位依次经由“ 1” 、“ 2”、“ 3”、“ 4”直到“ 5”; ( 2)中型负载的提升操作:由于物体质量较重,为避免因电动机转速增加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惯性力对起重机的冲击,控制器手柄在“ 1”位停留 2s 左右,然后逐级加速,最后使电动机在 1 点稳定运 行。 ( 3)重型负载的提升操作:控制器手柄由“ 0”位推至上升“ 1”位时,由于电动机启动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故电动机不能起动运转。 此时应将手柄迅速通过“ 1”位而置于“ 2”位,然后再逐级加速,直至上升到“ 5”位。 45 说明主令控制器与磁力控制屏相配合控制的起重机有哪些保护。 它的提升过程如何实现。 简答: 有零位保护、零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及上限位置保护。 正转提升有 6 个控制位置,当主令控制器操作手柄转到上升第 1 位时, SA- SA- SA- SA- 7 闭合,接触器 KM0、 KM KM3 得电吸合,电动机接上正转 电源,制动电磁铁同时通电,松开电磁抱闸,由于转子电路中 KM3 的触点短接一段电阻,所以电动机是工作在第一象限特性曲线 1 上(见图 420),对应的电磁转矩较小,一般吊不起重物,只作张紧钢丝绳和消除齿轮间隙的预备起动级。 46 设计一个控制电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 M1 启动运行 5 秒以后,第二台电动机 M2 自动启动; M2 运行 5 秒以后, M1 停止运行,同时第三台电动机 M3 自行启动; M3 运行 5 秒以后,电动机全部停止。 解: 项目五:送料小车自动往返的 PLC 控制 5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 由 CPU、存储器、基本 I/O 接口电路、外设接口、编程装置、电源等组成 52 画出 PLC 的输入接口电路和输出接口电路。 说明它们各有何特点。 利用光电耦合器提高抗干扰能力。 发光二极管有驱动电流流过时,导通发光,光敏三极管接收到光线,由截止变为导通,将输入信号送入 PLC 内部。 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电流驱动元件,要有足够的能量才能驱动。 而干扰信号虽然 有的电压值很高,但能量较小,不能使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所以不能进入 PLC 内,实现了电隔离。 优点是适用电压范围比较宽,导通压降小,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 流的能力强。 缺点是动作速度较慢,动作次数(寿命)有一定的限制。 优点是可靠性强,执行速度快,寿命长。 缺点是过载能力差。 适合在直流供电、输出量变化快的场合选用。 53 PLC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PLC 的工作原理: PLC 是采用周期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CPU 连续执行用户程序和任务的循环序列称为扫描。 CPU对用户程序的执行过程是 CPU的循环扫描,并用周期性地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来完成的。 工作过程分五个阶段: ( 1)读输入阶段 每次扫描周期的开始,先读取输入点的当前值,然后写到输 入映像寄存器区域。 ( 2)执行程序阶段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PLC 按照梯形图的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逐行扫描,在这一阶段 CPU 从用户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直到最后一条指令结束,程序运行结果放入输出映像寄存器区域。 ( 3)处理通信请求阶段 是扫描周期的信息处理阶段, CPU 处理从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信息。 ( 4)执行 CPU 自诊断测试阶段 在此阶段 CPU 检查其硬件,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所有 I/O 模块的状态。 ( 5)写输出阶段 每个扫描周期的结尾, CPU 把存在 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输出给数字量输出端点(写入输出锁存器中),更新输出状态。 然后 PLC 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重新执行输入采样阶段,周而复始。 54 PLC 的工作方式有几种。 如何改变 PLC 的工作方式。 1) CPU 的工作方式 CPU 前面板上用两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当前工作方式,绿色指示灯亮,表示为运行状态,红色指示灯亮,表示为停止状态,在标有 SF 指示灯亮时表示系统故障, PLC 停止工作。 ① STOP(停止)。 CPU 在停止工作方式时,不执行用户控制程序,此时可以通过编程装置向 PLC 装载程序或进行系统设置,在程序编辑 、上下载等处理过程中,必须把 CPU 置于 STOP 方式。 ② RUN(运行)。 CPU 在 RUN 工作方式下, PLC 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运行用户程序。 2) 改变工作方式的方法 ①用工作方式开关改变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开关有 3 个挡位: STOP、 TERM( Terminal)、 RUN。 把方式开关切到 STOP 位,可以停止程序的执行。 把方式开关切到 RUN 位,可以起动程序的执行。 ②用编程软件改变工作方式。 把方式开关切换到 TERM(暂态),可以使用 STEP 7Micro/WIN 40 编程软件设置工作方式。 ③在程序中用指令改 变工作方式。 在程序中插入一个 STOP 指令, CPU 可由 RUN 方式进入 STOP 工作方式。 55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主要特点 ? ( 1)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 2)控制灵活,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 3)功能强,扩充方便,性能价格比高 ( 4)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少,维修方便 ( 5)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56 与一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相比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优点 ? ( 1) PLC 工作环境要求比 PC 低, PLC 抗干扰能力强; ( 2) PLC 编程比 PC 简单易学; ( 3) PLC 设计调试周期短; ( 4) PC 应用领 域与 PLC 不同; ( 5) PLC 的输入 /输出响应速度慢,(一般 ms 级),而 PC 的响应速度快(为微秒级); ( 6) PLC 维护比 PC 容易。 57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优点 ? PLC 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组成器件不同, PLC 中是软继电器;触点数量不同, PLC 编程中无触点数的限制;实施控制的方法不同, PLC 是主要软件编程控制,而继电器控制依靠硬件连线完成。 58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用在哪些领域 ? 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 随着其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还在不 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逻辑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的能力,可以实现逻辑运算,用触点和电路的串、并联,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控制。 其应用领域最为普及,包括微电子、家电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 2) 运动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或灵活运用指令,使运动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装配机械、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 3) 过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思考题答案(doc31页)
相关推荐
y 1 x 两光栅的刻线面对相对叠和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栅线保持很小的夹角θ,在两光栅的刻线重合处,光从缝隙透过形成亮带,在其错开处形成暗带。 这种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 莫 尔条纹。 特点: ( 1) 运动对应关系 ;( 2) 位移放大 ;( 3) 减小误差。 通过设置 sin 和 cos 两套光电元 件,使之形成一定的相位差,利用微分电路和与门电路,形成识别方向的辨向电路。
年龄继续工作的动机。 如图所示,如果一个人从 25 岁开始工作,他选择 66 岁退休(即有 41 年的工龄),那么他在退休时能领取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比他正常退休年龄退休能领取的养老金替代率 %多出 %。 同样,如果这个人决定 64岁退休,那么他能领取的养老金替代率就是 58%,比他在正常退休年龄退休时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替代率要少% 4.承担的风险。 在新的养老保障体系中
TTL 递增 1,直到目标响应或 TTL 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 路由通过检查中级路由器发送回的“ ICMP 已超时”的消息来确定路由。 不过,有些路由器悄悄地下传包含过期 TTL 值的数据包,而 tracert 看不到。 【例 14】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tracert //该地址为本机的默认网关 racing route to
μs,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o,输出电流平均值Io。 解:由于L值极大,故负载电流连续,于是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o===80(V)输出电流平均值为Io ===5(A) 3.在图31a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E=100V, L=1mH,R=,EM=10V,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T=20μs,当ton=5μs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o,输出电流平均值Io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轻松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 但有些知识内容很难用语言和教具达到这个目的。 即便能达到,也费时、累赘。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各点,还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第 5 页 共 10 页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力 物 流 企 业信 息 系 统的应用,物流 企 业 各运 营 部 门的 作 业 规范 和 作 业流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应用: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各个部门的主管人员和实施人员,根据给定的业务,完成在系统中安排的任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流程分析:根据前面的实施情况,各小组总结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