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xx局部修订[1][1]内容摘要:

对测试孔应做好防护工作。 测试孔的深度应与实际的用孔相一致。 岩土热响应试验应在测试孔完成并放置至少 48h 以后进行。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试应采用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测点的布置宜在地 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且间隔不宜大于 10 米;以各测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 11 1 岩土热响应试验应连续不间断,持续时间不宜少于 48h; 2 试验期间,加热功率应保持恒定; 3 地埋管换热器的出口温度稳定后,其温度宜高于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5℃以上且维持时间不少于 12h。 地埋管换热器内流速不应低于。 试验数据读取和记录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 10 分钟。 根据试验记录的加热功率、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出口温度、流量等试验数据,通过计算导出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 12 引用标准名录 1. 《水源热泵机组 》 GB/T19409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7.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74 8.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 9.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 CJJ13 10.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0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 标准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B503662020 局部修订 条文说明 14 局部修订说明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20 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 简单的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 (2) 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不一致,致使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20 更加完善合理,统一规范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正确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次修订增加补充了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及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15 2 术 语 对于工程设计而言,最为关心的是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换热能力,这主要反映在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的综合岩土导热系数和综合比热容两个参数上。 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此通过现场试验得到的岩土热物性参数,是一个反映了地下水流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值。 一般来说,自地表以下 10m~ 20m 深度范围内,岩土受外部环境影响,其温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而在此深度以下至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岩土自身的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常年恒定。 16 3 工程勘察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原条文说明中: 2 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岩土体应在测试埋管状况稳定后进行。 根据埋管深度或长度,测试一般应在测试埋管安装完毕 72h 后进行。 对两个勘探孔及两个以上勘探孔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更改后条文说明: 2 现场测试法:即岩土热响应试验,岩土热响应试验详见本规范附录 C。 应用建筑面积是指在同一个工程中,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各个单体建筑面积的总和。 根据近几年对我国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情况的调查,大中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多在 5000 m2 以上, 5000 m2 以下多为小型单体建筑;根据 国外对商用和公用建筑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用建筑面积小于3000m2 时至少设置一个测试孔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 考虑我国目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特点,结合国外已有的经验,为了保证大中型 地埋管地源热热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节能效果,做此规定。 测试仪器所配置的计量仪表,如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满足测试精度与要求。 17 4 地埋管换热系统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利用岩土热响应试验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是将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岩土初始平均温度和空调冷热负荷输入专业软件,在夏 季工况和冬季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动态耦合计算,通过控制地埋管换热器夏季运行期间出口最高温度和冬季运行期间进口最低温度,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 条文中对冬夏运行期间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的规定,是出于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性的考虑,同时保证热泵机组的安全运行。 在夏季,如果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温度高于 33℃,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工况与常规的冷却塔相当,无法充分体现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在冬季,制定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温度限值, 是为了防止温度过低,机组结冰,系统能效比降低。 为了便于设计人员采用,本条文分别规定了冬夏期间地埋 管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的限值,通常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进出口温度限值的的确定,还应考虑对全年运行能效的影响:在对有利于提高冬夏全年运行能效和节能量的条件下,夏季运行期间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温度和冬季运行地埋管换热器进口温度可做适当调整。 原 条文说明: 公式( 4)为: 5 VdP jd   ( 4) 修改后为 条文说明: 公式( 4)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