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程设计(1)内容摘要:

K1+ +)( LhL) HZ K1+ ) L 70 YH K1+ ) 1/2( Lh2L) QZ K1+ ② 第二个转弯处 L 平原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80km/h,则 L=*803/600= L≥ V/3=80/3= L=R/9R=600/9— 600 由于《标准》规定: V=80km/h时,最小缓和曲线长为 70 米,故 采用缓和曲线长 70 米。 13 Δ R=702247。 24*600704247。 2688*6003= Th 先求 q=70/27032247。 240*6002= Th==(600+)+= Lh β=L/2R=70247。 2*600= Lh=π /180 600 (*180/π )+2*70= JD K2+612 ) Th ZH K2+ +) L 70 HY K2+ +)( LhL) HZ K2+ ) L 70 YH K2+ ) 1/2( Lh2L) QZ K2+ 圆曲线的计算 圆曲线半径的原则 14 (1)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原则 1 各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该级一般最小半径。 只有当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2 圆曲线半径的选定,除要与弯道本身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条件相适应,使曲线沿理想的位置通过外,还要考虑与弯道前后的线形标准相协调。 3 圆曲线半径过大也失去意义,因此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以利于设计与施工。 4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曲线。 ( 2) 在地形图上设置合理的桩点,并以初始点陆家屯附近的 A 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坐标如下: 桩号 A B C D E F 坐标 0,0 , , , , , 经过详细计算(见附平曲线图), 将各标号标在图 上 , 大致 图 如下: 15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称道路的纵断面。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路线纵断面图,它反映路线 所经地区中线之地面起伏情况与设计标高之间的关系,它与平面图、横断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够完整地表达道路的空间位置和立体线形。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纹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 组合关系等进行综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现行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道路纵断面设计与选线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在选线过程中已做了大小、坡长的分配、纵面与平面配合等的考虑,纵断面设计是将选线的预想具体化,因此,可以认为纵断面设计是选线工作的继续和深化。 当然,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还将对选线的预想具体化, 因此,可 16 以认为纵断面设计是选线工作的继续和深化。 当然,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还将对选线的预想做些适当的修正,如果在选线过程对纵坡只考虑不够,就可能改线。 纵坡的基础知识: 第一:对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 对于新建公路。 二三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 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对城市道路而言,路基设计标高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