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网络规划设计方案详细版内容摘要:

: 在建立安全 隧道时有以下特性:透明连接、隧道管理、明密结合、网段分割、用户定制、安全算法的协商。 二、 点到点的网络加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办公要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加密到端用户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对于那种跨区分散式分布且分布点人员相对较少的网络,当要求安全可靠的内部通信时,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策略就是利用端到端的 VPN 解决方案,如图所示: 点到点之间采用网络加密卡来进行安全通信,网络加密卡是与网络密码机配合使用的加密设备,适合采用 PSTN 或 DDN 等方式联网或系统仅有少量机器传输的信息需要加密的情况,目前该加 密卡支持 Windows 系统 , 提供两台主机之间的安全连接。 福州市永辉集团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14 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Adhoc 模式,即点对点无线网络;另一种是 Infrastructure 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网络。 Adhoc 模式 Adhoc 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的对等式移动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 网络中不存在无线 AP,通过多张无线网卡自由的组网实现通信。 要建立对等式网络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 首选为您的电脑安装无线网卡,并且 为您的无线网卡配置好 IP 地址等网络参数。 注意,要实现互连的主机的 IP 必须在同一网段,对等网络不存在网关,所以网关可以不用填写。 2) 设定无线网卡的工作模式为 Adhoc 模式,并给需要互连的网卡配置相同的 SSID、频段、加密方式、密钥和连接速率。 Infrastructure 集中控制式模式网络,是一种整合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构架的应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无线网卡与无线 AP 进行无线连接,在通过无线 AP 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 实际上 Infrastructure 模式网络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无线路由器 +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一种是无线 AP 与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 监控系统 超市的最大特点是顾客可以自己选择喜爱的商品,最后到收银处付款,满足了顾客自由选择的需求。 对超市来说,最关心的是如何管理商品,既避免顾客顺手牵羊的行为,又要尊重顾客。 超市只能利用监控系统,通过在天花板、墙壁等地点安装的摄像头,方便地监看众多的货架,以查看超市内是否有偷窃行为。 如果发现偷窃行为,只要在付款处把录像资料回放给顾客看就可以了,不需要与顾客发生任何争执。 在监看货架的同时,如果发现有货物错架、乱架较多的地方,可以马上派 人员进行整理,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设备选型 Catalyst 2960 系列交换机 福州市永辉集团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15 Cisco174。 Catalyst174。 2960 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全新的、固定配置的独立设备系列,提供桌面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连接,可为入门级企业、中型市场和分支机构网络提供增强 LAN 服务。 Catalyst 2960 系列具有集成安全特性,包括网络准入控制 (NAC)、高级服务质量 (QoS)和永续性,可为网络边缘提供智能服务。 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提供: 为网络边缘提供了智能特性,如 先进的访问控制列表 (ACL)和增强安全特性。 双介质上行链路端口提供了千兆以太网上行链路灵活性,可以使用铜缆或光纤上行链路端口 — 每个介质上行链路端口都有一个 10/100/1000 以太网端口和一个小型可插拔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在使用时其中一个端口激活,但不能同时使用这两个端口。 通过高级 QoS、精确速率限制、 ACL 和组播服务,实现了网络控制和带宽优化。 通过多种验证方法、数据加密技术和基于用户、端口和 MAC 地址的网络准入控制,实现了网络安全性。 通过思科网络助理,简化了网络配置、升级 和故障诊断。 使用 Smartports 自动配置特定应用。 系列产品的 配置 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包括以下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6024TT: 24 个 10/100 以太网端口和 2 个 10/100/1000固定以太网上行链路端口; 1 机架单元 (RU) Cisco Catalyst 296048TT: 48 个 10/100 以太网端口和 2 个 10/100/1000固定以太网上行链路端口; 1 RU Cisco Catalyst 296024TC: 24 个 10/100 以太网端口和 2 个双介质上行链路端口; 1 RU 福州市永辉集团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16 Cisco Catalyst 296048TC: 48 个 10/100 以太网端口和 2 个双介质上行链路端口; 1 RU Cisco Catalyst 2960G24TC: 20 个 10/100/1000 以太网端口,其中 4 个为双介质端口; 1 RU 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软件镜像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智能服务,包括高级 QoS、速率限 制和 ACL。 SFP 千兆以太网端口可安装多种 SFP 收发器,包括 Cisco 1000BASESX、 1000BASELX、 1000BASEBX、 1000BASEZX、 100BASEFX、100BASELX 100BASEBX 和粗波分多路复用 (CWDM) SFP 收发器。 CISCO3800系列路由器 CISCO3825 2个千兆位以太网固定 LAN 端口, 1个小型可插拔 (SFP) 插槽, 2个增强网络模块 (NME), 4个高速 WAN 接口卡 (HWIC), 2个高级集成模块 (AIM) 插槽, 4个 PVDM 插槽, Cisco IP Base 软件和交流电源。 CISCO3825ACIP 2个千兆位以太网固定 LAN 端口, 1个 SFP 插槽, 2个 NME, 4个 HWIC, 2个 AIM 插槽, 4个 PVDM 插槽, Cisco IP Base 软件和馈线电源。 CISCO3825DC 2个千兆位以太网固定 LAN 端口, 1个 SFP 插槽, 2个NMEs,, 4个 HWIC, 2个 AIM 插槽, 4个 PVDM 插槽, Cisco IP Base 软件和直流电源。 CISCO3845 2个千兆位以太网固定 LAN 端口, 1个 SFP 插槽, 4个 NMEs,4个 HWIC, 2个 AIM 插槽, 4个 PVDM 插槽 , Cisco IP Base 软件和交流电源 作为思科的旗舰产品 , Cisco 3800系列让客户可以在使用并发数据、安全、话音和高级服务时获得最高的性能、可用性、密度和最大限度的增长空间,从而增强了思科系统公司在多服务路由领域的领先地位。 Cisco 3800系列路由器采用了嵌入式安全处理、板载分组话音 DSP 模块 (PVDM),重要的性能和内存改进,以及更高性能的新型接口,因而可以满足要求严格的企 业分支机构的需求。 Cisco 3800系列包括两个高度模块化的、灵活的平台: Cisco 3825和 3845。 它们可以支持现有的 90多种 Cisco 2600和 3700模块,所以能够提供长期的投资保护。 Cisco 3800 系列的集成化服务路由架构构建于强大的 Cisco 3700系列路由器的基础之上,它内嵌并集成了安全和话音处理以及先进服务,以迅速部署新应福州市永辉集团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17 用,包括应用层功能、智能网络服务和融合通信。 Cisco 3800系列支持每插槽多个快速以太网接口、时分多路复用( TDM)互联,以及对于支持 以太网电源( PoE)的全面集成配电等的带宽要求。 它同时仍支持现有模块化接口系列。 这确保了持续投资保护,可在部署新服务和应用时支持网络扩展或技术变动。 通过将多个独立设备的功能集成入单一小巧设备之中 , Cisco 3800系列大幅降低了管理远程网络的成本和复杂度。 该系列的新型号有 Cisco 3825 和 Cisco 3845,有三种可选配置,用于交流电源、带集成 IP 电话电源支持的交流电源 , 以及直流电源。 网络 PDS 系统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 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 ,PDS)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信局线路上的接线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开放式布线系统就是以满足所有通信、电子设备在现在和将来布线需求为主要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整体并开放的配线系统,它不仅能为大楼提供电讯服务,还能够提供通信网络服务,安全报警服务,监控管理服务,是大楼实现 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大楼自动化的基础。 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以太网, FDDI 网等的普遍使用,特别是 ATM 网的逐步使用,建筑物对布线系统的要求除标准的通信接口外,还需要相当宽的频带,相当高的传输速度,如 155Mbps, 622Mbps 甚至 等;以及高灵活性。 开放式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配线上的扩充和重新配置,在物理结构上,采用分级的星形分布,以利于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的传递。 它能以最好的性能价格比来适应未来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和 ATM 的要求。 开放式布 线系统支持的设备品种繁多,在使用时相当灵活,外观及布局上也适应整个环境,简洁、美观,如在一房间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数量,采光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