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和件的改善,关系到全体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村庄建设规划工作要与乡村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切实改变原来各项工作 “ 各自为 政 ” 的局面,真正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来统盘考虑。 按照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管理民主 ” 的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为前提,与生产生活配套发展相适应,完善村庄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脏、乱、差,构建和谐居新村并有效节约土地。 规划原则 以 “ 五个统筹 ”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基本原则 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实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目的。 资源整合利用、落实 “ 四节 ” 的原则 村庄建设规划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 针。 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 村庄建设规划应充分体现节地、节 能、节水和节材的 “ 四节 ” 方针,特别注重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妥善处理好的、平衡好农村中有关土地使用的矛盾及各方利益。 尊重村民意愿,遵循村镇建设规律 强调村民参与原则,对规划每一步成果征求村民意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 深入宣传实施整治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新村建设。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因地制宜。 规划先行,统筹安排,重点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按照 统一规划中心村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人与环境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休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 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工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一前瞻性相统一。 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批。 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 村庄建设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重视村庄公共空间和绿化建设,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供暖、排污、垃圾等综合治理。 发展和平与保护环境并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效益。 以人为本,整体推理 以人为本,重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等村规民约,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 规划期限 村庄建设规划期限 :2020~ 2018 年 村庄规划思路 总体思路是 :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 “ 三清三改三化 ” (清垃圾、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厕、改灶,亮化、 绿化、洁化)为基本标准,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建设新村庄,发展状大现有产业,建立健全新组织,培育造就新农民,建设树立新作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通过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使该村面貌取得显著改观。 第五章 整治规划目标与定位 规划基本目标 总体目标:把袁家村建设成为生产大发展、设施配套完备、环境整洁优美、体现乡村特色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具体目标: 建设用地布局合理;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到位; 卫生厕所普及率 100%; 生活污水的 回收利用率 100%; 绿化覆盖率 65%以上; 规划定位 “ 创造现代新农村人居环境适宜区。 ” 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整治,避免大拆大建; 对现有的住宅进行更新,发展产业,逐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完善通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 完善排水排污管道及公共设施建设; 对村庄道路进行升级硬化。 第六章 村庄建设规划 人口规模 综合考虑村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近两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常住人口预测采取以下公式: Q= Q0( 1+K)n 式中: Q:预测人口(人) Q0:常住人口现状数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根据调查取 3‰ ) n:规划期限,为 10 年 袁家村现状人口为 263 人,到 2020 年村总人口为 267人, 2020 年总人口为 271 人。 建设用地规模: 村庄住宅建设用地现状为 2ha,村庄耕地面积:村庄现有耕地 320亩。 经济与产业 ( 1)战略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依靠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两个要本转变,切实深化各项改革,使改革成为推动袁家村各项事业增长的强大动力。 围绕产业升级 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工业、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 2)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发展指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 2020 年达到 35000 元,年均递增 10%以上,近期 2020年达到 25000元。 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居于全县村庄前列。 效益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发展果业种植、花卉种植和养殖业,同时旅游等第三产业继续加强,形成规模,服务业比得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非公经济继续在力发展,继续保持相对领先的体制和 优势,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恩格尔系数将到 左右,城镇登记事业率控制在 3%左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饮用水合格率达到 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丁点存放清运率达到 100%,全部达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工业污染物排放率达到 9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 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 60%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 高于全县水平,大于 50%;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和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县水平;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到 95%。 用地规划 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化需要,以节约用地、适当集中的原则,综合考虑,对现有空置地进行改造。 用地规划方面: 合理利用村庄现有空地和塬坎用地,集中规划住宅建设用地。 扩建关中民俗体验基地,在村北台地上,规划关中四合院基地,风格以北方四合院为基础,结合关中民居进行布局,成为袁家村农家乐新的景点;在村东北部底地处规划建设一处休闲基地,主要包括垂钓区、观景区、采 摘区和运动区,作为农家乐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水泥厂和硅铁厂的基础上,扩建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用地,在路东规划养殖区和花卉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全力打造袁家科技产业示范区,积极申请获得政府扶持。 积极保护和开发宝宁寺的旅游价值,规划扩建二期,形成袁家村旅游靓点。 建设道路、组排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广场用地。 道路规划 规划原则 继续完善村庄的道路硬化,对已硬化的道路加强清理和维护,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结合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道路网格。 整治措 施 对影响路面宽度的违规建筑进行拆除,对未硬化路面进行硬化并增设边沟盖板和路灯,宅前道路满足消防通道要求。 基础设施整治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 1)给水。 现状村庄供水采用地下水。 规划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远期水源为北山上泉水。 ( 2)水量计算 用水量包括生活、生产、消防、浇洒、管网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参照《村镇规划标准( GBS018893)》、《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 96)》以及《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确定,综合用水指标取 150升 /人 日。 水质符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5749)》的规定,并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及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规划期间内总用水量为 410 立方米 /日。 ( 3)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1)规划供水管网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以环状为主,技状为辅的布置形式。 形成大片供水网络,提高供水保证率。 2)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加最不利点同时火灾消防的情况进行校核。 3)给水采用低压制,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布置间距 ≤120 米。 4)村庄给水与城市给水管网并网。 城庄内部管网沿主要道路布置,管径最大 φ 200mm,管径最 小 φ 50mm,详细的管道数据见《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排水工程规划 ( 1)现状概况桥镇村居民现状生活污水和雨水通过暗管排放。 ( 2)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用水量的增加,污水量也大幅增加,必须建设相应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以保证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村庄现状及其经济发展趋势,村庄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采用管道排水。 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者方可排放沟渠,应确保雨水及时排放,防止内涝。 ( 3)排水量的计算 污水量计算:规划污水量采用预测的给水量 85%计算,则规划污水量为 328 立方米 /日。 雨水量计算:根据地形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划分排水区域,按集中、就近的原则组织雨水排放。 雨水干管设计采用咸阳市暴雨强度公式: Q= qΨ F q= 384( 1+) ]/ 式中 : Q雨水流量 Ψ 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 t取 10 分钟 ( 4)排水设施布置规划中使排水区域的污水流向。 具体管线走向、管径详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