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全集内容摘要: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苔干乏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 肝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推荐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 柴胡、蔓荆子、荆芥、防风、黄芩、黄连、栀子、龙胆草、赤芍、生地、甘草。 2. 肝胆火炽证: 治法:清肝泻火。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 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推荐方药:抑阳酒连散加减。 生地、独活、黄柏、知母、羌活、白芷、防风、蔓荆子、防己、黄芩、黄连、寒水石、生甘草。 :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丹皮、山茱萸、泽泻、白芍、黄连。 (二)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中药熏洗、离子导入等疗法。 (四)基础治疗 眼局部常规抗炎、散瞳等,重症病例,明显影响视功能时,根据病 情给予口服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治疗。 (五)护理: 、戒烟酒,以防助湿生热,加重病情,保持大便通畅。 ,以防强光刺激。 ,防止外感风寒,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本病复发。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消失,角膜 KP( — ),睫状充血( — ),房闪( — ),房水浮游物( — )。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明显、角膜 KP、睫状充血、房闪,房水浮游物好转。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眼红、眼痛、畏 光、流泪明显、角膜 KP、睫状充血、房闪,房水浮游物无好转。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 、流泪、眼红、眼痛临床症状情况; 、浮游体、角膜 KP、视网膜及前部玻璃体炎症等体征恢复情况、舌脉、全身症状。 白涩病(干眼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肝炎病相但于中医学中白涩症和神水降枯,参照中华人名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 ZY/)。 ( 1) 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 ,白睛微红,有皱褶,眵粘稠成丝状,黑睛暗淡,生翳。 ( 2) 眼干涩、摩擦痛、畏光、视力下降,同时口鼻干燥,唾液减少。 ( 3) 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 Schemer 减少于 10mm/5min。 虎红染色试验阳性,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 4) 多见于 50 岁左右女性,双侧发病,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 ( 5) 必要时作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IgG、 IgM、IgA 测定、血沉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年)。 ( 1) 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五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 、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 2) 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 ≤ 10 秒为异常。 ( 3) 泪液减少:类液分泌试验( Schemer 法) ≤ 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 ( 4) 眼表面损害:荧光素染色≥ 3 和 /或虎红染色≥ 3。 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 1+2(≤ 5)或 1+2(≤ 10秒) +3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 3)及( 4)则加强诊断。 (二)证候诊断 肺阴不足证:目珠干涩不爽,磨痛异物感, 久视疲劳,时常白睛隐隐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目珠干燥无光泽,涩磨畏光,眼极易疲劳,视力模糊,甚至眼睑痉挛,口干少津,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肝经郁热证:目珠干燥,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 ( 1)肺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润肺。 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麦冬,白芍,玄参,丹皮,薄荷,南沙参,玉竹等。 中成药:养阴清肺口服液。 ( 2)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 六味地黄丸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甘草。 枸杞子等。 中成药:枸杞地黄口服液、生脉饮等。 ( 3)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肝解郁。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丸加减。 牡丹皮,山栀,炒柴胡,炒枳壳,炒白术,白芍。 炒当归。 白茯苓,薄荷等。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等 2.针灸治疗 体针:常用穴位: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等。 可根据病情采用头针、耳针、耳穴敷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