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工艺分析论文内容摘要:

,分别在曳引 轮、导向轮两个侧面吊两根垂线,以确定导向轮、曳引轮位置。 (2) 复绕式曳引机和导向轮安装位置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曳引轮和导向轮的拉力作用中心点,需根据引向轿厢或对重的绳槽而定。 安装位置的确定: ① 若导向轮及曳引机已由制造厂家组装在同一底座上时,确定安装位置极为方便,在电梯出厂时,轿厢与对重中心距已完全确定,只要移动底座使曳引作用中心点吊下的垂线对准轿厢 (或轿轮 )中心点,使导向轮作用中心点吊下的垂线对准对重 (或对重轮 )中心点,这项即已完成。 然后将底座固定。 ② 若曳引机与导向轮需在工地安装成套时,曳引机与导 向轮的安装定位需要同时进行,其方法是,在曳引机及导向轮上位置,使曳引轮作用中心点吊下的线对准轿厢 (或轿轮 )中心点,使导向轮作用中心点吊下的垂线对准对重 (或对重轮 )中心点,并且始终保持不变,然后水平转动曳引机及导向轮,使两个轮平行,且相距 (1/2)绳槽距,并进行固定。 ③ 若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宽度及外形尺寸完全一样时,此项工作也可以通过找两轮的侧面延长线进行。 (3) 曳引机吊装;在吊装曳引机时 .吊装钢丝绳应定在曳引机底座吊装孔上,或产品图册中规定的位置,不要绕在电动机轴上或吊环上。 曳引机座采用防振胶垫时,在 其未挂曳引绳时,曳引轮外端面应向内倾向,倾斜值视曳引机轮直径及载重量而定,一般为 +1mm,待曳引轮挂绳承重后,再检测曳引机水平度和曳引轮垂直度应满足标准要求。 (4) 曳引机安装调整后,在机座轴向安装防止位移的档板和压板 ,中间用橡胶垫挤实或安装其他防位移措施。 (5) 曳引机工作面与机房地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的吊装:首先应用槽钢搭设门形提升架,在与曳引机工作面等高位置搭设作业平台。 然后将曳引机用葫芦葫芦提升到平台位置,再用葫芦水平拉至工作面上,水平用力时,垂直提升的葫芦应缓慢放松,不得突然放开 .以免发生意外。 (6) 曳引机制动器的调整 销轴螺栓:挡圈齐全,闸瓦、制动轮工作面清洁。 闸瓦动作灵活可靠,闸瓦能紧密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 制动器松闸时,闸瓦需同步离开,其两侧闸瓦四周间隙平均值≯。 线圈铁芯在吸合时不撞击,其间隙调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控制柜安装 控制柜应安在型钢或混凝土底座上 ,底座高度一般为 50~100mm,控制柜安装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 ( 1)控制柜与门 、窗的正面距离不应小于 600mm。 ( 2)控制柜与机械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 3)控制柜垂直 度偏差小于 ,水平误差小于 1/1000。 制作线槽 制作配电箱到控制柜 ,主机到控制柜的线槽 ,将电线整齐的放入线槽中 ,编码器信号线与强电回路分槽布置 ,避免信号干扰 。线槽要做好接地保护 ,防止线槽中电线破损 ,漏电伤人 。 导轨安装 (1) 基准线与导轨的位置要正确准确。 (2) 检查导轨的直线度≯ 1‰,单根导轨全长偏差≯ ,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自行调直。 (3) 导轨端部的榫头、连接部位的加工面应无毛刺、尘渣、油污等,以保证 安装精度的要求。 (4) 导轨接头不宜在同 一水平面上,或按厂家图纸要求施工。 (5) 采用油润滑的导轨,应在立基础导轨前,在其下端加一个距底坑地平高40~ 60 mm 的水泥墩或钢墩,或将导轨下面的工作面的部分锯掉一截,留出接油盒的位置。 (6) 导轨应用压导板固定在导轨支架上,不应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每根导轨必须有两个导轨支架;导轨最高端与井道顶距离 50~ 100mm。 (7) 提升导轨用卷扬机安装在顶层层门口,井道顶上挂一滑轮。 (8) 吊装导轨时应用 U 形卡固定住接导板,吊钩应采用可旋转式,以消除导轨在提升过程中的转动,旋转式吊钩可 采用推力轴承自行制作。 (9) 若采用人力吊装,尼龙绳直径应≥ 16mm。 (10) 导轨的凸榫头应朝上,便于清除榫头上的灰渣,确保接头处的缝隙符合规范要求 (11) 调整导轨时,为了保证调整精度,要在导轨支架处及相邻的两导轨支架中间的导轨处设置测量点。 (12) 电梯导轨严禁焊接,不允许用气焊切割。 调整导轨 (1) 将验导尺固定于两导轨平行部位 (导轨架部位 ),拧紧固定螺栓。 (2) 用钢板尺检查导轨端面与基准线的间距和中心距离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导轨前后距离和中心距离,以符合精度要求。 (3) 绷紧验导尺之间用于测量扭曲度的连线,并固定,校正导轨使该线与扭曲度刻线吻合。 (4) 用 2020mm 长钢板尺贴紧导轨工作面,校验导轨间距 L,或用精校尺测量。 (5) 调整导轨用垫片不能超过三片,导轨架和导轨背面的衬垫不宜超过 3mm 厚。 垫片厚大于 3mm 小于 7mm 时,要在垫片间点焊,若超过 7mm,应先用与导轨宽度相当的钢板垫入,再用垫片调整。 (6) 调整导轨应由下而上进行。 (7) 导轨间距及扭曲度符合表 的要求。 导轨间距及扭曲度允许偏差表 电梯速度 2m/s及以上 2m/s以下 轨道用途 轿厢 对重 轿厢 对重 轨道偏差 0~ + 0~ + 0~ + 0~ + 扭曲度偏差 1 1 (8) 修正导轨接头处的工作面。 导轨接头处,导轨工作面直线度可用 500mm 钢板尺靠在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对准钢板尺 250mm 处,用塞尺检查 a、 b、 c、 d 处,均应不大于表。 导轨直线度允许偏差表 导轨连接处 a b c D 导轨直线度允许偏差 ≯ mm 导轨接头处的全长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 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和端面接头处的台阶应不大于。 对台阶应沿斜面用专用刨刀刨平,磨修长度应符合表 的要求。 台阶磨修长度 表 电梯速度 (m/s) 修整长度 (mm) ≥ 300 ≥ 200 质量记录 将导轨安装质量情况记录在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ZL332020/0)之导轨安装质量记录表上。 层站的安装 在安装层门与地坎前应做好准备 ,将门套层门 ,上坎架等部件送到各层指定的临时位置 ,向业主确认各层装饰标高 ,调 整好导轨 ,导轨调整好以后 ,以导轨为基准 ,确定层门位置 ,检查并完善各层牛腿情况 。 ( 1)层门地坎的安装。 层门地坎是层门的下滑道 ,它有单槽与双槽之分 ,单槽一般用于中分门 ,双槽一般用于旁开门 ,把安装在托板上的各层门地坎放在牛腿上 ,同时垫高地坎 ,使地坎上平面高出装修地面 2~5mm,并与地面 1/100~1/500的斜坡 ,以防止水流入井道。 ( 2)门套的安装。 首先在地坎上标出门套的中心位置 ,再以中心线为基准 , 确定门套的安装位置 ,然后用线坠测量门套各个面的垂直度 ,最后将门套固定 。通常门套只有上下有连接点 ,极易应碰撞而发生扭曲 ,所以 ,我们往往会在门套上下固定点之间用钢筋将门套与墙体固定 。 ( 3)层门的安装。 将层门上端的安装孔对准上坎架滑轮螺栓孔 ,装好螺栓 ,检查门下端是否与层门地坎平行 ,若不平行 ,调整门板 ,使层门与地坎平行 ,通过调节门滑轮支架与层门之间的垫片 ,使门下端与地坎上平面的间隙为 5mm177。 1mm,在装上滑块 。 在安装门滑轮之前应检查门滑轮的动作是否灵活 ,滚轮轴承内应注入润滑脂 。为了使门扇运行平稳无跳动的现象 ,应调整门滑轮架上的偏心挡轮与导轨下面的间隙不大于 。 对于层门强迫关门装置的安装 ,首先应 先将挡板卸下 ,再将强迫关门装置的钢绳通过上坎架被动层门滑轮与上坎架主动门上滑轮板相连接 ,重锤放入被动层门导向件内 ,再装上挡板 。 层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 层门安装好以后 ,门的滚轮及其相对运动部件在运动时应无卡阻现象 。层门关闭后 ,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 ,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的小 。对于乘客电梯 ,此间隙不得大于 6mm。对于货梯 ,此间隙不得大于 8mm.。对于水平滑动门 ,在其开启方向上 ,以 150N 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时 ,其间隙可以大于 6mm。但是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 ① 对于旁开门 ,间隙不大于 30mm。 ② 对于中分门 ,间隙总和不大于 45mm。 轿厢安装 在轿厢上安装的零部件很多 ,而且用途各异 。其中包括安全装置 ,操纵箱 ,运行指示及信号 ,称重装置 ,自动门机及装饰 。无脚手架安装矫厢一般是在最高层内安装 。 ( 1)安装前准备。 拆除井道内顶层楼面的脚手架 ,在顶层平层位置用钢管搭建支撑梁 ,用水平尺校正支撑梁的水平度 ,保证水平度不大于 1/1000,然后将支撑梁固定 ,保证梁稳固不摇晃 。 ( 2)下梁的安装。 将下梁平放在井道内的支撑梁上 ,调整水平度 ,导轨端面 与安全钳的间隙 。 ( 3)立梁安装。 吊起两 侧立梁 ,用接板与下梁固定 。 ( 4)上梁的安装。 将手拉葫芦吊于井道顶板上 ,用手拉葫芦将上梁吊起 ,将其与立梁固定 。通过调节上梁与立梁的紧固螺钉和立梁与下梁连接板的配合间隙 ,校正上梁水平度不大于 1/1000,同时校正立梁垂直度不大于 。再将安全钳拉杆与安全钳和安全钳联动装置连接 。 ( 5)轿底的安装。 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