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淮安市南陈集镇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内容摘要:

P110 110000 P111 P112 101000 P101 P107 100000 淮海工学院二 〇 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4 页 共 39 页 GPS 控制网 方案二精度估计结果见表 57 至 表 510。 表 57 近似坐标 Name X(m) Y(m) CH01 CH02 P205 P207 P208 P201 P203 P206 P210 P202 P204 P211 P209 表 58 距离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m) M(cm) V(cm) RESULT(m) Ri CH01 P201 S CH01 P202 S CH01 P203 S CH01 P205 S CH01 P207 S CH01 P208 S CH01 CH02 S CH02 P209 S CH02 P201 S P205 P203 S P205 P204 S P205 P206 S P205 P207 S P207 P203 S P207 P206 S P207 P211 S P207 P210 S P207 P208 S P208 P211 S P208 P210 S P208 P209 S P208 CH02 S P208 P201 S P201 P202 S P203 P202 S 淮海工学院二 〇 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5 页 共 39 页 P203 P204 S P206 P204 S P206 P211 S P210 P211 S P210 P209 S 表 59 平差 坐标 及其 精度 Name X(m) Y(m) MX(cm) MY(cm) MP(cm) E(cm) F(cm) CH01 CH02 P205 P207 P208 P201 P203 P206 P210 P202 P204 P211 P209 表 510 方案二网点间边长、方位角及其相对精度 FROM TO A(dms) MA(sec) S(m) MS(cm) S/MS CH01 P201 116000 CH01 P202 105000 CH01 P203 113000 CH01 P205 118000 CH01 P207 119000 CH01 P208 115000 CH02 P209 106000 CH02 P201 144000 P205 P203 112020 P205 P204 106000 P205 P206 106000 P205 P207 114000 P207 P203 170000 P207 P206 105000 P207 P211 102020 P207 P210 126000 P207 P208 117000 P208 P211 148000 P208 P210 108000 淮海工学院二 〇 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6 页 共 39 页 P208 P209 109000 P208 CH02 117000 P208 P201 168000 P201 P202 105000 P201 CH02 144000 P203 P202 111000 P203 P204 105000 P206 P204 115000 P206 P211 104000 P210 P211 111000 P210 P209 108000 方案 分析 根据 上面的平差 结果,对两个方案进行如下 对比 : ( 1) 平差 坐标精度均值 对比 见表 511。 表 511 平差 坐标精度均值 Project MX(cm) MY(cm) MP(cm) 一 二 ( 2)最弱点及其精度 对比 见表 512。 表 512 最弱点及其精度 Project Name X Y MX(cm) MY(cm) MP(cm) 一 P104 二 P204 ( 3) 最弱边及其精度 对比 见表 513。 表 513 最弱边及其精度 Project FROM TO A(dms) MA(sec) S(m) Ms( cm) S/Ma 一 P105 P104 97000 二 P207 P211 102020 通过 以上几个精度指标的评估, 可以看出方案 二 中的平均点位精度以及最弱点的点位精度都略高于方案 一 ,而 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 都满足要求小于 1/45000,但方案二的最弱边中误差略小, 从而可以得出 方案 二 设计的 GPS 控制网优于方案 一。 淮海工学院二 〇 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7 页 共 39 页 评价与优选 在选择 GPS 控制网时,在满足 相应等级 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 该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1) 从可靠标准来看,两个方案都采用 GPS 观测方法,都符合标准,而方案二 网型多为 大地四边形或中心多边形 更符合标准; (2) 从经费、耗时、工作量等因素来看,方案二更符合要求; (3) 综合对比两个方案,可见方案二的精度更高,且覆盖测区范围更为有利。 综上所述 ,选择方案 二 作为此次工程的 GPS 首级 控制网布设方案。 施测方案 选点 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勘测,所以布点始终要以 基本 农田为 中心 ,尤其 注意 边界点。 实地 选择 控制 点位 时 应该充分考虑本次 勘测 测区的 自然地理条件 ,结合测区内已知点分布 及 保存状况 进行选点。 选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9]: ( 1) 点 位的选择应符合设计以及 满足 相关规范的要求; ( 2)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 虽然没有要求 GPS 点位之间 相互 通视 , 但需要选择在视野开阔 且 较高的地带。 为了避免 信号被遮挡 和 吸收 ,应保证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小于 15176。 ; ( 3) 点位应选在 基础稳定 ,易于 长期保 存的地方。 ( 4) 点位 应避开 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本次勘测为农田地带,远离房屋、人群聚集处,所以此项对本项目勘测影响不大。 ( 5) 应充分利用 旧 点及其标石,但利用旧点时应检查 其 稳定性、完好性,符合 相关 要求方可利用; ( 6) 点位 应 紧扣测量目的布设。 如本次 农田勘测 , GPS 点位应为 块状分布,且农田区域可加密布设。 在设计控制网时,就已经考虑 到上述 要求,所以 选点时先把图上设计的控制点落实到实地,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 , 从而 确定 控制点的具体位置。 如有高度角大于 15176。 的 点位 则 需要绘制点位环视图, 以 P208 点为例 如图 53所示。 淮海工学院二 〇 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8 页 共 39 页 图 53 P208 点 的 点位环视图 埋石 标石的规格 : ① 普通混凝土标石 E 级 GPS 点一般需要埋设普通混凝土标石。 普通混凝土标石的标石顶面中 心安置中心标志。 E级 GPS 点标石规格为:上部 12cm 12cm,底部为 20cm 20cm,高 60cm。 普通混凝土标石的规格详见 图 54(A): ② 建筑物上标志 当地面上不宜选点埋石的时候,可以在坚固的建筑物房顶设置楼顶标志。 楼顶标志规格为:上部 20cm 20cm,底部为 30cm 30cm,高 15cm。 建筑物上的标石严禁在隔热板上、沥清面上浇灌,衔接处要打毛,并清理干净,以确保将两层面牢固连接。 建筑物上标志规格详见 图 54(B): ③ 路面凿刻标志 当地面上有稳固且能长久保存的坚硬路面时, E级 GPS 点也可设置路面凿刻标志。 标志规格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