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短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不同条件选用聚氯乙稀护套射频同轴电缆、屏蔽或不屏蔽的馈电线。 第 电缆应敷设在电缆线槽内,必要时也可敷设在走线架上。 当低压 (包括控制系统 )、低频 (包括高频弱信号 )、高频强信号等电缆敷设在同一线槽 (或走线架 )内时,应彼此分开敷设,尽量远离。 高压电力电缆应单独穿管或单独线槽敷设,如不得已必须和其它电缆在同一线槽敷设时,应和其它电缆尽量远离。 第 有低频或直流电流通过的部件,对机器设备的接地系统或机房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应按下述规定办理: 一、当电压为 10~ 12千伏 (调制度为 100%)时,对物体的针状或角形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 80毫米;对物体的球状部分或平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30毫米。 二、当电压为 5千伏 (调制度为 100%)时,对物体的针状或角形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 40毫米;对物体的球状部分或平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5毫米。 第 发射机大厅及监控室内设备所用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对于大型台来说不应大于 2欧姆;对于中型台来说不应大于 4欧姆。 电力设备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上述的接地系统应与天线窗口的 防雷接地系统严格分开。 第四章 接 收 台 第一节 场地及总平面布置 第 接收台应在城市规划的接收区内选择台址,不得在矿山开采或可能开采地带、腐蚀性气体及粉尘散发地带、或淹涝地带选址。 台址场地应有良好的土壤导电率,并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排水。 要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距离远离地震中心区、危险品工厂或其仓库区。 台址中心距重要军事设施、机场 (参见第 )、大型桥梁等不得小于 5公里:天线场地边缘距主干铁路不得小于 1公里。 台址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靠近城市,并应符合下述条件: 一、中波和长波发射台,在接 收台的天线场地中所产生的场强不应超过 100毫伏 /米。 二、自接收台天线场地外缘至短波发射台天线场地外缘的距离应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 (见表 )。 接收台天线场地外缘至短波发射台天线场地外缘的最小直线距离表 表 三、自接收台天线场地外缘至外界电气干扰源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个 别情况下,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 接收台天线场地外缘至外界干扰源的最小距离表 表 四、接收台台址应尽量避免主要通信方向的天线接收主瓣的射线通过接收台所在城市上空。 第 对于国际电路,天线场地外围及接收方向 500米以内,不得有树林或房屋建筑,并要求地势较平坦,不应超过 5%的坡度,如不能满足 5%的要 求时,可适当放宽。 其向通信对方的倾斜角不得大于 5~ 7度。 对于国内一级电路的定向天线,在可能条件下亦应基本符合上述要求,其余电路的天线则可结合具体情况考虑。 第 在天线接收方向的前方,容许屏蔽物的高度如下:从天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中心望于屏蔽物顶端的仰角,不应超过天线在工作波段内任何波长的垂直面方向图主瓣最大辐射仰角的 25%。 对于国际电台还应考虑到远期可能出现的通信方向;当这些通信方向上的天线最大辐射仰角难以确定时,要求从各天线中心望到这些方向上屏蔽物顶端的仰角,不应大于 2度。 第二节 天 线 第 天线场地上天线的布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接收天线的方位角与通信对方的方位角宜一致。 如不能一致时,要求接收天线的场强应满足下式: 式中, E水平主向图主瓣上任一点场强。 Emax水平方向图主瓣上场强最大值。 二、要求接收天线到机房的馈电线尽可能地短,不应超过表 ; 从接收天线到机房的 馈电线的最大长度表 表 注:当日、夜波天线共杆架设时,按日波天线馈电线的最大长度使用。 三、在接收天线任一工作波长的水平面方向图主瓣内,以 E Emax= 天线 (称为屏蔽天线 )时,这些屏蔽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最近端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4.。 在接收方向上接 收天线与屏蔽天线最近端点之间的最小距离表 表 续表 注:采用带反射网的宽波段同相水平天线作为屏蔽天线时,应符合下列 要求: ①宽波段同相水平天线应位于接收天线水平方向图主瓣 E/Emax= 4度保护角范围以外。 ②屏蔽天线架设在接收天线的前方时,其与接收天线中心投影的距离应满足:在国际电路上,仰角△≥ 5176。 的射线不被遮接,在国内一级电路上,仰角△≥ 8176。 的射线不被遮挡。 四、当接收天线的方位角差在 0~ 60176。 时,两副相邻的笼形、分支笼形天线可同杆架设。 当接收天线的方位角差在 0~ 20176。 时,两副相邻的菱形天线在钝角处可同杆架设。 但如果两副菱形天线相邻两边的夹角小于 15176。 ,则不应同杆架设。 角形或角笼形天线的顶角杆不 应共杆,但两副相邻的角形或角笼形天线可同杆架设。 五、对于同一方位角上作分集接收 (二重或三重 )的同波段定向天线在接收方向上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的最佳工作波长,一般可不大于 300米,同时,沿接收波前的距离一般应为 250~ 30 0米。 六、从接收天线到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 (见表 )。 接收天线到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表 表 七、当接收机分装在几个接收机房里时,应考虑各机房之间天线的分配方案和交换的可能。 八、当利用天线作相反方向接收时,应符合本条上述条款的规定。 第 从馈电线导线最低点到各建筑物或其它物体顶端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表。 从馈电线最低点到各建筑物或其它物体之间的净距表 表 178。 如果馈电线下面的土地种有较高的农作物时,应使农作物顶点至馈电线导线的距离在。 馈电线下面虽无一定道路,但可能通过马车时;天线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小 4米。 178。 在馈电线的上方不得有树枝。 第 馈电线自终端杆引入机房时,可用 架空明线或高频电缆。 当馈电线超过 10副时,应用高频电缆引入。 第 架空馈电线引入机房或引入天线交换室时,导线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 第 从接收天线到机房的馈电线应用特性阻抗为 208欧姆的四线式架空馈电线,必要时,也可采用高频电缆。 馈电线杆的杆距离应为 20177。 3米,相邻的各杆距应在 20177。 3米范围内变化,避免采用相同杆距。 在每一杆档中间应用四线绝缘子把导线隔开,以免碰线。 第 在同一根中间杆或角杆上的馈电线不应多于 4副。 第 馈电线的杆线路由方向变更时, 每次变更的角度不应大于 45176。 ,个别情况下不得大于 60176。 第 在同一根杆上的馈电线,其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馈电线相互跨越时,其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馈电线杆路互相平行时,其相邻馈电线杆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4米。 第 从馈电线终端杆到机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8米。 第 在接收天线的馈电线杆上不得加挂电灯线、红灯线或电话线等。 第 天线场地内有树木时,天线和馈电线的下面应避开树木,在不得已时,才进行砍伐,其砍伐范围规定如下: 一、 按照场地平面布置图上天线的范围,包括天线杆的拉线在内,应再向外加宽 5米。 二、在馈电线的下面,从馈电线最外侧导线到树枝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表。 第 未经绝缘处理的天线金属杆或铁塔塔身必须予以接地。 木质天线应视所在地区的雷暴情况,在每一根杆或部分高杆上装设避雷针,并用避雷线沿杆身引下接地。 装设在菱形天线钝角处的天线木杆上的避雷线应留间隙,每段线长度不得超过使用波段最短波长的 1/4;其它天线木杆上的避雷线均不应留间隙,直接接地。 菱形和电阻耦合鱼骨形天线应在吸收电阻处装置避雷器。 馈电线在引入机房处,必须装置真空避雷器和排泄静电荷的扼流圈。 当架空明线馈电线换为高频电缆引入时,避雷器和扼流圈应装在架空明线与高频电缆的连接处。 天线杆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表。 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表 表 第 馈电线引入机房处的避雷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10欧姆。 接收台 内应根据邮电部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设置必需的仪表,以测定下列参数:馈电线的效率、行波系数、波斜角不对称系数、天线的绝缘电阻及垂度,大型台的天线和馈电线的输入阻抗以及新型天线的方向图形。 第 天线杆的拉线应采用绝缘子分成若干段,与天线杆相连的一段长度应为 1~ ,与地锚相连一段的长度不应大于 8米,其余各段的长度应为 4米或不大于最短的工作波长的 1/4。 维护用绞车等吊装机具的配置数量应满足拆换天线杆或升、降天线幕的需要。 第三节 机房及设备布置 第 接收台各技术房间的平面 布置及其内部设备排列,应便于维护、应能满足接收机大厅和人工报室所要求的防干扰、防噪声的需要,并符合安全、消防等规定的要求。 第 接收台内所包括的房间应按表。 接收机房房间设置表 表 续表 注:①接收台一般不设置无线电传机室,但当接收台内设有人工报室时,可设置电传机室以安装联络用的电传机,作为接收台与市内之间传送人工报报文之用。 ②本表所列每间房间最大面积为 15平方米者,如因土建模数原因,可扩大到 18平方米。 第 接收机大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设备尺寸以最突出部分为准 ): 一、机器设备与采暖装置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 1米; 二、维护通道的宽度应保证设备维护和移动的方便,并符合表。 接收机大厅和监控室等维护通道的最小净距表 表 注:表内设备系指柜式设备。 第 接收机大厅、监控室、人工报室及电传机室的室温应 15~ 32℃。 连续高温 32℃的天气不应超过五天。 室内相对湿度不应超过 80%。 对其它经常有人工作的技术性房间及辅助生产性房间,最低室温不应低于 15℃。 在南方 不采暖的地区,上述最低室温可定为 12℃。 对湿度不作要求。 其它房间可按土建设计规定办理。 第四节 低频互换、监测、业务联络和接收机测试 第 低频互换 (遥控线、中间设备、接收机等各级设备间的临时交换 )一般宜采用塞头和塞孔的插接方式。 插接件必须接触牢靠,检修维护方便。 第 中间设备及多路复用设备的配置规定如下:对于电报电路,如系用音频传送,而接收机输出只有直流信号时,应配置音频键控器;对于电话或传真电路,如果接收机音频输出低于 +8分贝毫瓦 (d Bm)规定值时,可根据工程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配置线 路放大器。 各中间设备的备用量可按主用中间设备数量的 1/10配置。 当备用量不足一部时,应取定为一部;备用数量超过 1而不为整数时,可按四舍五入办法及根据电台具体情况取定。 当采用多路载波电话设备时,不应配置线路放大器;当采用多路音频电报设备时,不应配置音频键控器。 多路载波电话或多路音频电报设备的备用设备,应根据电台具体情况确定。 第 为了对接收机输出至遥控线间的工作质量进行监测,应配置低频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 (包括信号指示 )应尽量集中安装在监控台上或台内;如监测设备为列架式的,则应安装在监控台位置的侧 面或后面,其位置应便于观看、操作、检修。 第 低频监测设备的配置应能进行如下监测内容:直流电报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测试;电话、传真及音频电报信号的电平测试,音频或直流电报的波形、键形、和时偏失真测试;单路或多路音频电报的移频频率测试;电话和电报的监听;电报的记录。 第 各种监测设备及其工作方式应不影响接收机及低频通路的正常工作。 第 接收机、天线交换设备、中间设备、电力设备等的操作是否全部或部分在监控台 (或列架 )上集中控制,应根据电台具体情况及技术经济效果来确定。 中型台不宜采 用集中控制。 第 当采用集中控制时,必须在监控台 (或列架 )上设有灯光信号或仪表指示、闭锁措施、告警设备等。 第 监控台上应安装业务联络直通电话,以便与无线中央控制室及有关业务单位进行联系。 业务联络直通电话可设监录设备,但均不允许与台内其它非业务电话连接。 第 接收台应根据邮电部有关规定及电台的业务种类,配置必需的仪表,以测试接收机下述主要性能:灵敏度、频率稳定度、选择性、自动频率控制、自动增益控制、杂音电。无线电短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相关推荐
时,其中 1 小时为体育锻炼时间。 ( 3)自由活动可安排在餐前、餐后、离园活动等时间。 各种活动版块在一日活动中的比例:(以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为例) 49%21%11%8%11%生活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自由活动 (二)各年龄段作息时间表 详见 【 附件 2】【 附件 3】 包括 春 秋季和 冬 季各年龄段幼儿一日作息 安排 (三) 班级学期 工作 计划表 详见 【 附件 4】
左转弯 按 D4D5D6 顺序循环点亮 灯灭 1 1 临时刹车 所有尾灯随时钟 CP 同时闪烁 由于汽车左右拐弯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 由此得出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各个指示灯与给定的条件( S1,S0,CP,Q1,Q2)的关系,即逻辑功能表如图所示(表中 0 表示灯灭状态, 1 表示灯亮状态)。 表 2:逻辑功能表 开关控制
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取ν==24m/min,取进给量为 f=/r。 n= = r/min=96r/min 查文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FZ FZ=60nFZCFZapXFZfYFZνnFZkFZ Pm= Fzv103 取 CFZ =180, XFZ=1 ,YFZ= nFz=0, FFZ =1 则 FZ=60176。 1801= Pm=103 = ,=,故机床功率足够。 精镗孔时,
04 , 0. 81 , 0. 97M v s v k v k r v B vk k k k k 。 所以 0 . 2 0 . 3 1 . 4 4 0 . 8 1 . 0 4 0 . 8 1 0 . 9 7 1 2 8 ( / m in )6 0 0 . 51c mv 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1000 1 0 0 0 1 2 8 4 5 2 . 9 (
2mm=76964 2mm, 凹A ' = 凹A =4 2mm , 12 环A ' = 凹A ' + 环A =4 +46254 2mm =4 2mm, D' =’环A4 = =112mm 则第四次拉深 时半成 品的高度 为: 4H =4 ( 2D 凸d 2)+2 4r =(1122812 )m m+24m m =45mm 5H = 工件H =53mm 各半成品的外 形总高 用:
则显示时间到,且找钱数显示为 0,但 是有电路找出所投币数。 2. 个人承担的工作: 我承担的工作主要 数钱(脉冲发生和计数) 电路 、以及方案的整体设计和电路连接 以及功能完善。 该部分电路由 三个开关电路实现投币, 一片 74191 实现计数脉冲产生 和一片 74163 芯片 实现数钱。 具体思路: 1. 用三个开关电路实现投币模拟( 1 开关表示投 1 块, 2 开关表示投 5 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