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E. (2020). 社会研究方法 (第 11 版 ),华夏出版社 . 风笑天 . (2020).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第四版 ). 华中科技 大学出版社 . 15 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 课程编号 2802c0023 课程负责人 张敏强 教学成员 温忠麟 、 、 陈启山、黎光明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集中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学习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 —— 复杂结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掌握这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学习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 —— 复杂结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并能够应用混合数据潜变量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应用,能够对密集追踪数据进行有效的 分析。 课程内容 统计方法新进展专题 —— 复杂结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Applied study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data with plex structure)。 心理学研究各领域的拓展使数据的结构和特征趋于复杂,数据分析面临以下关键问题: 专题 1:混合数据的潜变量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心理学研究常获得混合数据 (连续与非连续数据混合、横向与纵向数据混合 ),如何拓展原有统计方法在混合数据的应用,促进混合数据潜变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对混合数据进行 有效的整合分析。 纵向数据时间信息的丧失如何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 专题 2:密集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易获得密集追踪数据 (Intensive longitudinal data)。 如何运用现代统计模型、方法充分描述、刻画密集追踪数据蕴含的关于心理变化特征、影响机制的信息,进而预测心理动态变化过程。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郭 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与 SPSS 软件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刘红云。 追踪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20 (美 )安德烈斯科隆多 //索菲亚拉贝 赫斯基思 译者 :陈华珊 //叶鹏飞 //李洋 , 广义潜变量模型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16 心理测量新进展专题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心理测量新进展专题 课程编号 2802c0024 课程负责人 张敏强 教学成员 黎光明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集中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教授学生了解 心理测量新进展 ,以专题的形式,紧跟时代步筏,以 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 为基础,逐渐过渡到讲解新一代测量理论 CDCAT,并向学生描绘其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要求掌握 CDCAT 的一些理论及技术,包括测量技术如何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如何选择合适的认知诊断模型。 如何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认知诊断。 如何构建心理软计算的体系,并实现心理软测量、心理软识别和心理软建模。 等等。 课程内容 如何推进测量理论的发展和软计算方法的应用。 How to promote the measur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puting? 心理测量理论正在从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向以认知诊断为 特点的新一代测验理论发展,对于测量数据的分析正在从只运用 统计技术进入到软计算、统计技术等多种方法并存的新阶段。 需要探讨以下三个专题: ( 1)测量技术如何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 ( 2)如何选择合适的认知诊断模型。 ( 3)如何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认知诊断。 ( 4)如何构建心理软计算的体系,并实现心理软测量、心理软识别和心理软建模。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漆书青 , 戴海崎 , 丁树良 . (2020).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 ]安娜斯塔西等,《心理测验》,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 17 标准化测试理论与实践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标准化测试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 2802c0025 课程负责人 张敏强 教学成员 黎光明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集中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讲解大规模学业测评,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技术,包括测验开发、常模建立、分数量尺化、等值与链接、标准划定、预测与分类,以及标准参照测验的一系列技术等。 采用案例教学,介绍每个测验从设计、编制、实施、分数解释到质量检验等全部过程的技术细节。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标准化测验的 开发和使用流程,能够把所学的测量技术应用到测量实践中。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均为 2 学时,共 36 学时。 下面是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技术 概述( 4 课时) 第二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开发 ( 4 课时) 第三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建立 ( 4 课时) 第四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分数量尺化 ( 4 课时) 第五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等值与链接 ( 4 课时) 第六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标准划定 ( 4 课时) 第七讲: 人格测评,以及能力测评测验预测与 分类 ( 4 课时) 第八讲: 标准参照测验 技术开发( 4 课时) 第九讲:案例分析( 4 课时)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rgeScale Assessments: Perspectives from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by Matthias von Davier, Eugenio Gonzalez, Irwin Kirsch and Kentaro Yamamoto (Jul 28, 2020) Test Equating, Scaling, and Linking: Methods and Practices, 2020, Michael J. Kolenamp。 Robert L. Brennan 18 心理测量应用与人才测评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心理测量应用与人才测评 课程编号 2802c0015 课程负责人 王才康 教学成员 王才康 、张一平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心理测量学以及人事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同时也了解这两大领域的最新进展。 与本科课程相比,本课程的内容更集中,重点更突出,同时更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开展领域相关的实践工作以及科研工作。 学生要求熟悉与本课程有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学与 SPSS 方面的内容。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一) 心理测验编制与测验研究 1. 心理测量编制原理 2. 心理测量研究中的研究设计( 1):信度和效度 3. 心理测量研究中的研究设计( 2):结构 4. 心理测量研究中的数据分析 5. 心理测量分数的解释:常模与标 准 (二) 人才测评基本过程与绩效考核 1. 人才测评概述 2. 工作分析或胜任力模型构建 3. 人才测评的方法( 1):传统的心理测量 4. 人才测评的方法( 2):结构化面试 5. 人才测评的方法( 3):评价中心 6. 绩效考核的概念与方法 (三) 心理测量学的最新进展与相关研究 1. 现代测量理论介绍,如项目反应理论等 2. 相关研究设计介绍,如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等 考核方式 作业 参考书目 19 心理学研究 方法专题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心理学 研究方法专题 课程编号 2802c0004 课程负责人 温忠麟 教学成员 温忠麟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结构方程建模技术。 心理学研究中潜变量的普遍存在,使得结构方程模型 成为研究者 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通过 对 结构方程 模型 基本 原理 和应用以及程序 的 学习, 旨在使心理学专业的 研究生对 结构方程 分析整个过程 有 一个 基本的了解, 理解和掌握结构方程的基本概念,会用常见模型分析数据,包括验证性因子分析、高阶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潜变量因果分析。 了解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 了解结构方程常用软件,能看懂 LISREL程序。 课程内容 1. 结构 方程模型 概述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统计方法 结构方程软件 结构方程基本概念 2. 结构方程常见模型 验证性 因子 模型 多质多法模型 全模型 高阶因子模型 单纯形 模型 多组 模型 3. 结构方程建模和分析步骤 4. 拟合指数 5. 结构方程模型在心理测验中的应用 6. 结构方程进阶 结构 方程模型 统计 原理 路径分析的效应分解 7. 中介效应分析 8. 调节效应分析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侯杰泰 , 温忠麟 , 成子娟 .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 应用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0. 20 心理学实证研究与实验设计课 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心理学实证研究与实验设计 课程编号 2802c0026 课程负责人 莫雷 教学成员 陈彩琦,王瑞明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等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所学习的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将三大知识模块进行整合,把握心理学研究整个过程及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内在联系,领悟不同的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心理学研 究的思维方式。 同时进一步了解与把握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各个方面的进展,以及这些新进展对心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学意义。 经过本课程教学,整体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括 9个讲座: 第一讲 心理学研究方法绪论;第二讲 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三讲 心理学研究变量与逻辑起点;第四讲 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设计与统计;第五讲 心理学因果研究的设计与统计;第六讲 不同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原理;第七讲 多因素设计的交互作用结果分析;第八讲 实验设计的项目设计与项目分析 ;第九讲 变量水平的确定方法与 研究范式;第十讲 研究课题选择与研究方案设计;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