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王和plc的搬运机械手的监控系统内容摘要:

造,还是设计新的生产机械设备。 毫无疑问,生产、设计周期越短越好,甚至希望边设计、边安装、边调试和边生产,特别是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改造,不需改动现有生产设备及其外部接线,就能马上组 织生产,这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新产品能尽快投入市场。 这无疑给企业增加了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果把这些要求得以实现,继电器或半导体都不能满足,而 PLC则完全可以实现。 这是因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3 使用 PLC不必改动外部设备接线,只要对软件进行一些改变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只要改变梯形图,按照新工艺要求重新输入新程序或修改原程序即可。 这既经济又简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调查,目前我国 70%的机械生产设备,都是采用继电器进行控制的,除了可靠性差外,程序设计也很繁杂。 从方案的确立到技术条件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设计,图面的工作量很大,这势必造成设计周期长。 而采用 PLC控制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甚至有些文件资料也不必绘制成图。 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编程器上屏幕显示来输入,或修改程序使得梯形图能准确无误地反映生产要求。 编程人员也可根据新产品对生产提出的新工艺要求,重新编写程序并把它存储在 EEPROM 模块中去,需要加工哪种产品的程序,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调用,这既简单、方便又保密。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4 第三章 安装搬运站控制系统的设计 安装搬运站控制系统构件概述 本课题设计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安装搬运装置,其中机械手是核心。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 、滑杆、气缸、气夹等机械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传感器、开关电源、电磁阀等电子器件组成。 该装置是 PLC 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有机结合成一体的生产设备。 设计要求 1.组成部分 1)机械部分:平移工作台、回转工作塔、吊臂、机械手。 2)控制部件 : 可编程序控制器 (一套 )、开关电源 : 220V/ 24V/ 5V (带短路保护 )、控制面板 : 八个按钮、两套 I/O 接口板、一套 I/O通讯接口板、四组电控气阀及其执行器件。 2.技术要求: 1) 技术参数: 磁性开关: DC7 DA90、 DA93 气 缸行程: 30mm、 50mm、 90mm; 2) 可调整参数:机械手旋转座位置前后 3cm可调、左右 6mm可调,旋转角度 180176。 可调,机械手高度 3cm可调,气缸的速度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 3) 供电: 220V/ 1A、执行驱动电压: 24V/5A、环境温度: 055℃(工作) 2070℃(保存)相对湿度: 3585%(不结露)、接地:第三种接地、工作环境:不许有腐蚀性,可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4) 尺寸 (长宽高 ): 600mm 420mm 800mm 净重量: 40Kg 3.控制要求 : 将上站工件拿起 放入安装工位。 将装好工件拿起放下站。 可以急停,复位。 硬件设计 元器件清单见附录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5 传感器 本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只有行程开关。 机械手的升降、旋转均采用行程开关来限位,并通过改变行程开关的位置来调节横轴和竖轴的运动范围。 行程开关:当档块碰到开关时,常开点闭合。 根据题目的要求,并通过查找资料对比,选用的是 上海秉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出产的 KT07R 系列的磁性开关。 其外形图如图 31: 图 31 KT07R KT07R 系列的磁性开关是一种接近传感器, 它响应于一个 永久的磁场。 作用距离大于电感传感器。 在本项目中,将磁铁安置在活塞杆的末端,将传感器的本体安置于汽缸的 2 个极限位置。 在活塞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传感器就可以发出信号。 电磁阀 电磁阀从原理上分为三大类: 1) 直动式电磁阀。 2) 分布直动式电磁阀。 3) 先导式电磁阀。 电磁阀从阀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与原理上的区别,分为六个分支小类: 直动膜片结构、分步重片结构、先导膜式结构、直动活塞结构、分步直动活塞结构、先导活塞结构。 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在的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都通向不同的 气管 ,腔中间是阀, 两面是两块电磁铁,哪面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就会被吸引到哪边,通过控制阀体的移动来档住或漏出不同的排 气 的孔,而进 气 孔是常开的, 气 就会进入不同的排 气孔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6 然后通过 气压 来推动活塞,活塞又带动活塞杆,活塞竿带动机械装置动。 其中,活塞可以处于几个位置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有几个进气或排气的孔我们就称其为几通。 本项目中,选用了 4 个 AIRTAC 公司的 4V100 系列的电磁阀,他们非别为: 2 个三位五通阀(4V130C06),一个二位五通阀 (4V12006),一个二位五通阀( 4V11006,带弹簧归位)。 其外形及原理图如图 32, 33: 图 32 AIRTAC 4V 系列电磁阀 图 33 电磁阀结构图 3种电磁阀的命名含义及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4V11006 ① ② ③ ④ ① : 规格代号 ②:系列代号 ③:线圈及位数 (10:单头双位置, 20:双头双位置, 30C:双头三位置中间封闭型 ) ④:接管口径 汽缸 汽缸的种类很多,分类也比较复杂。 我们一般用到的有两种:单作用汽缸和双作用汽缸。 其 中单作用汽缸的 压缩空气只能使柱塞向一个方向运动; 需要 借助外力或重力复位。 双作用气缸利用压缩空气 可 使活塞向两个方向运动,活塞行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双向作用的力和速度不同。 通过性价比较,选用的是乐清星辰公司的 CU系列汽缸: CDU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7 2050D (双作用) 2个, CDU2090D(单作用)一个。 其外形及型号含义如图 34, 35: 图 34 星辰 CU 系列汽缸 图 35 型号含义 安装搬运站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 外部接线时 首先要画出 PLC 原理图,然后根据原理图画出接线图。 如图 36所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8 LN 图 36 电气原理图 PLC外部电气接线图见: 附录一 急停电路接线图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19 输入接线 ( 1)输入接线一般不要超过 30m。 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 2) 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 电源接线 电源是 PLC引入干扰的主要途径之一, PLC应尽可能取用电压波动较小、波形畸变较小的电源,这对提高 PLC 的可靠性有很大帮助。 PLC 的供电线路应与其他大功率用电设备或强干扰设备(如高频 炉、弧焊机等)分开。 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编程序控制器供电回路一般可采用隔离变压器、交流稳压器、晶体管开关电源等。 我们正是用了开关电源来抗干扰。 PLC供电电源为 50Hz、 220V10%的交流电。 由于本设计使用的是 FX2N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所以有直流 24V输出接线端。 该接线端可为输入及传感器(如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提供直流 24V电源。 电磁阀我们则选择了外接电源的发法,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PLC,同时还可以减少干扰。 接地 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 完善的接地系统是 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系统接地方式有:浮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电容接地三种方式。 对 PLC控制系统而言,它属高速低电平控制装置,应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 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 所以我们给可编程控制器接上了专用接地线。 安装搬运站的动作实现过程 安装搬运站的全部动作由汽缸进行驱动控制。 机械手的松开 /夹紧和旋转座正转 /反转是通过两个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来控制汽缸伸出 /缩回来实现的。 机械手的上升 /下降由一个单线圈两位置 电磁阀控制。 当该线圈通电时,机械手下降;该线圈断电时,机械手上升。 打开电源,复位灯闪烁,按下复位按钮装置复位,开始灯闪烁,复位灯灭,复位动作:夹爪打开,机械手抬起,回转工作塔转到上工位( A工位)。 按下开始按钮,开始灯灭,机械手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夹爪夹紧,等待 ,机械手抬起碰到上限位开关回转工作塔转到安装工位( B工位,转动是靠汽缸的伸缩改变带动转轮转动的),伸出缸1缩回碰到后限位开关机械手下降,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夹爪打开(等待 秒),机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20 手抬起碰到上限位开关,等待工件安装(等待 2 秒),机械手下降 ,碰到下限位开关夹爪夹紧 (等待 ),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回转工作塔转到下工位( C工位),伸缩缸 2缩回,碰到后限位机械手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夹爪打开 (等待 ),机械手抬起,碰到上限位开关回转工作塔转到上工位( A工位),完成一次操作,然后循环操作。 工位示意图如图 37所示。 图 37 工位示意图 PLC 程序设计 I/O 点数的确定及 PLC 类型的选择 由于机械手系统的输入 /输出点 适中 ,要求电气控制部分体积小,成本低,并能够用计算机对 PLC 进行监控和管理 ,该机械手的控制为纯开 关量控制,且 I/O点数不多,需要 14个输入点和 10个输出点,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故选用日本 三菱 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小型 FX2N48MT(如图 38)主机 , 该机输入点为 24个 ,输出点为 24个。 如图 38 FX2N48MT 外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共 39 页 21 PLC 的 I/O 分配 根据机械手动作的要求及机械手实物教学实验装置说明指导,输入、输出点分配如表 31所示。 表 31 PLC 的 I/O 分配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