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制度汇编16开内容摘要:
研课题,认真填写申请书报科研办。 由科研办统一管理课题的申报,并负责分类登记,然后报主管领导进行资格审查。 党委审议校课题、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并就课题的成果形式、完成时限和发表形式提出建议,上报学校。 课题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集体评议。 评审组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予以表决,达到规定票数的课题,方可提名立项。 将党委评审意见,集中上报校长办公会,最后由科研办予以公布。 四、科研课题的实施程序 课题、课题组及课题 负责人确定后,学校要与其订立科研课题完成协议,明确规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就课题成果表现形式、完成时限、成果审定、违约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课题承担者要按协议和计划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科研办经常督促、检查,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要争取公开发表,或被市以上有关部门采用(必须有市主要领导批示),或由党委给予认定。 所立科研课题要成果进课堂。 五、课题成果的评审原则 方向性原则。 课题的指导思想要正确;研究符合客观实际;研究的目的、意义明确。 科学性原则。 课题的具体研究内 容、研究计划、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基础要科学。 创新性原则。 课题研究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 客观性原则。 论证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简练;进行了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搜集。 17 六、几点说明 每年的课题成果必须在 12 月 31 日前将原件交到科研办,过期不予受理。 没有承担工作量的同志也有资格参与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并取得科研经费。 我校一般科研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只有在具备这样两个条件时才能取得科研经费,一是我校科研人员为成果的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二是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工作量。 校级年度课题要在年底 内完成,成果可以是调研报告或论文,由党委进行评定结项。 没有结项的课题,要根据鉴定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或重新研究撰写。 通过结项鉴定的课题成果,可以得到学校规定的科研经费资助。 科研成果的经费资助和补贴年终由科研办统一计算作表,经主管校长签字后,课题负责人直接到校财务领取。 以个人名义参加社会各类调研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提出议案等活动,需经党委批准。 社会调查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党校社会调查的管理,促进党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效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社会调查的组织形式 社会调查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课题调查与一般课题相结合的形式。 突出重点调研。 积极主动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大调研活动;积极主动参加省委党校组织的调研活动;结合调研人员承担的科研课题和教学讲授专题进行的调研活动,都应视为调查研究重点。 重点调研主要由课题组和科研办组织进行。 注重一般调查。 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教研人员所进行的 18 一般性社会调查,由教研室组织进行。 为提高调研质量,各类重点调研必须相对集中进行,一般在3 人(含 3 人)以上。 与学员进行联合调查,做到优势互补。 二、社会调查的 检查与成果评审 对重点调查研究项目的检查,由科研办组织进行,对一般的调查研究项目由教研室进行。 检查的内容包括:人员组合及到位情况,计划的制定,调研的中心课题、行程路线及最终成果形式和用途等。 每个教研室每年必须完成一项社会调查,并写出调研报告。 没有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的教研人员不能担任主体班课程,不能参加中高职称的评定。 对优秀的调查研究报告,发给社会调查研究优秀科研成果证书,推荐评奖。 三、调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党校每年在科研经费中单列调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对一般课题只付调研人员的差 旅费用(限定在市内)。 校重点课题的费用优先考虑,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支付。 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和推进党校科研工作,支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科研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不断提高我校科研工作的档次,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党校现有专业技术岗位上所有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核原则 坚持科研任务量与职称高低相一致原则。 坚持科研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原则。 19 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 合的原则。 三、考核指标 科研工作考核指标是指我校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的年度科研工作量,是专业技术职称聘认的主要依据。 (一)专业教师在科研成果方面的工作量 教授:每年在国家二类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1 篇;或在省级一类刊物发表论文 1 篇,市级刊物公开发表 2 篇。 或在省级二类刊物发表论文一篇,市级刊物发表三篇;或公开出版主编的著作一本,撰写字数不少于 5 万字。 或主持并完成被市主要领导批示的,由相关部门采用的研究成果 1 项。 副教授:每年在省级一类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1 篇;或在省级二类刊物发表论文 1 篇,市级刊物公开发表 2 篇;或公开出版担任第一或第二副主编的著作一本,字数不少于 4 万字。 或主持并完成被市主要领导批示,由相关部门采用的研究成果 1 项。 讲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 篇;或市级刊物发表论文 2篇;或公开出版担任参编的著作一本,字数不少于 2 万字。 助教: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1 篇。 (二)专业教师在科研活动方面的工作量 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要参加市级以上研讨会一次;参加校级课题研究,并使该项科研成果进课堂。 具有讲师、助教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要参加党校系统研讨会一次;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完成调 研任务和成果转换。 四、科研成果的认定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下列科研成果: 1、在具有书刊登记证号的出版社、报刊公开或内部出版、发表的科研成果。 包括著作、译著、教材、论文、译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2、虽未公开出版、发表,但已被决策机构或政府实际工作部 20 门采纳应用,并产生较大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包括调查报告、咨询方案、对策性研究等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3、虽未公开发表,也未被有关部门采用,但已在有关学术会议、理论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奖的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五、考核时限 考核期限是考核年度的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考核时以科研成果原件为准,考核期限内暂时交不出原件的,其成果可在下一年度考核。 六、考核程序 1、报送科研成果。 各教研室在每年的 12 月 15 日至次年的 1月 5 日将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课题成果、评奖的获奖证书的原件及研讨会入选的通知等)报科研办。 2、统计、审查和确认科研成果。 科研办在 1 月 5 日至 1 月 15日对提交上来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查认定,并按照个人科研工作量规定,确认是否完成了本年度科研工作任务。 公示。 科研工作量考核结果报主管领导审阅,同意后 ,公示三至七天,广泛征求意见。 校长办公会审定。 对年度科研工作考核结果和科研资助结果,学校进行审定,决定科研经费资助或补贴。 七、科研考核的相关要求 作者要求。 参加科研任务考核的科研成果必须是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 各级课题、著作必须是前三位作者。 刊物要求。 参加科研任务考核的必须是发表在有正规国家刊号的期刊和报纸的理论版上的科研成果,而且是正刊上的科研成果,增刊或论文集上的无效。 抄袭或剽窃来的科研成果,不能作为科研考核和科研评奖的依据,一经发现,科研部门上报学校,并进行严肃处理。 21 科研成 果质量一律按照期刊和出版社级别确定。 专职教师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可以按照最终成果发表期刊或出版社级别进入科研考核,但必须是第一作者。 经学校批准参加的各级各类研讨会及评奖的获奖成果在完成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分。 参加科研任务考核的科研成果必须体现与所学专业一致,或与所从事学科一致,或与所从事教学工作一致的原则,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专题课。 没有科研工作量的同志,也可将本年度的科研成果在同一时间报科研办,并可享有规定的科研资助。 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对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需经校党委审批,由科研办备案。 八、附则 刊物级别:国家一类刊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求是杂志、中国社科院各研究所的牵头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新华月报等。 国家二类刊物:中央、国家各部委主办的学术刊物、全国性专业报刊的理论版、全国性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家教委直属大学学报、中央党校及其部门主办的学术刊物等。 省一类刊物:高校(本科)、省级党校、省级学术团体和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核心理论刊物,如我省的理论探讨、北方论丛、黑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黑龙江社会科学、学术交流、调查研究、黑龙江通讯理论研究与 调查研究栏目、黑龙江日报理论版等。 省二类刊物:高校、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主办的非核心期刊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和理论性报刊等。 市级刊物: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和理论性报刊等。 本办法由科研办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2 三、主体班管理和教学管理类 主体班学员管理若干规定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落实从严办学的要求,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干部培训考核机制,促进学员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规定如下: 一、入学纪律和要求 1、按规定时间办理入学手续,延期按缺勤处理。 2、入校后,以培训学习为主,脱产培训原则上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 3、遵守党校有关规章制度。 二、课堂纪律和要求 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上课时应对号入座。 3、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准在课堂上打电话、抽烟、随意讲话。 积极配合授课教师互动、交流。 三、生活纪律 遵守党校住宿、就餐相关规定。 住宿的学员,晚上必须在 11 点以前返回学校。 严禁在所住房间留客过夜。 严禁在房间聚众酗酒、赌博。 四、请假制度 1、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 2、确需请假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请假需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一天由班主任批准,一天以上由学校和市委组织部批准。 3、未办理请假手续的按旷课处理,旷课超过三天,取消其学员资格并通报批评。 请假超过总天数的 20%(含教学活动),不发培 23 训证书。 五、学分管理制度 1、基本学分为 100 分,含考勤分、考试分、组织纪律分、班级活动分、军训分、教学活动分等,根据不同班次确定分值。 此外学习期间表现突出的酌情加分。 2、凡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活动(上课、讨论、调查、文体活动等)都作考勤。 3、学分是颁发结业证书、评选优秀学员的基本依据,学分在60分(不含 60 分) 以下的不发培训证书。 学分计入本人学习档案。 六、考核制度 1、实事求是考核学员培训情况。 2、组织部、市委党校、学员所在单位共同参与考核。 3、考核标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4、学员在学习结束前填写《学员学分制考核登记表》,学习结束后,一份返学员所在单位,一份返组织部录入电子档案。 5、考核结果作为组织部门考评、考核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对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反馈学员所在单位。 七、考试纪律 禁止替考。 考场内禁止随意走动、讨论、交流、大声喧哗。 考场内禁止吸烟 、接打手机。 有问题向监考人员示意。 关于对干部培训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的实施意见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对干部教育培训实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方针和《干部培训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管理。 一、考核目的 24 通过培训考核,调动广大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干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文化科技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党性锻炼和组织纪律,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为牡丹江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考核原则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以人 为本,科学管理 公开、公平、公正 培训主管部门,实施部门,培训主体(学员)及学院选派单位共同参与。 三、考核内容 培训期间对参学人员在出勤、教学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军事训练、组织纪律和学习成果等进行学时和学分综合考核。 四、考核标准 以不同培训班次专题课时量的总学分和学分 100 分为计算标准。 参学人员必须达到教学专题课总学时的百分之九十,学分 60分以上(含 60分)为培训合格。 对参学人员在培训期间表现突出的给予适当加分。 对参学人员没达到合格标准需重新调训。 考核具体实施办法根据 培训的不同班次而定。 培训结束,分数相加。 确定优秀( 90100 分)、合格( 6089分)、不合格( 059 分)档次。 五、考核效用 培训结束,将参学人员的考核结果和鉴定报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科,记入干部。党校制度汇编16开
相关推荐
学会重复命令的格式及应用,能用它画出正多边形和其他简单图形。 了解什么是嵌套,并能使用嵌套的方法画出复杂且有规律的图形。 学会用 SETPC命令进行彩色绘图。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复命令的格式、使用及技巧。 难点: ,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部分,确定重复的动作,并转化为需重复执行的命令。 2. 重复命令的嵌套应用。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引入:
气 Q4= 280 =106kJ/h (5)烧焦炭 Q5 = 505 =106 kJ/h (6)催化剂 Q6 (7)燃烧热 Q7, j = NjΔH 查石油馏分焓图得 CO2 Q7, 1 = 103 =322 106kJ/h CO Q7, 2 = 103 =106 kJ/h H2O Q7, 3 = 103 = 106 kJ/h ∑Q7 =( 322 ++) 106= 106kJ/h 共计 Q =
个实现更改商品单价的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名为 pUpdate),更改规则如下: 电脑 类商品降价 10%, 电视 类商品降价 6%, 冰箱 类商品降价 3%,其他商品不降价。 以商品的分类作为输入参数,假设 分 类 为字符串类型,长度最多为 6 个汉字。 如果商品表中没有用户指定的分类,则用输出参数返回字符串 指定的分类不存在。 如果用户指定的分类存在,则用输出参数返回字符串 修改已成功。
级。 BMI=( 82/)> 25[5],( 2)1 级高血压。 血压测量为 150/ 92 mmHg。 主要危险因素为:( 1)饮食结构不合理:口味重, 食盐量高 ,水果、蔬菜食用少。 ( 2) 运动量太少。 基本无体育锻炼。 该两项危险因素为自创性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 有:( 1)年龄 ( 2) 性别 ( 3) 遗传因 素。 结合该患者的情况, 计算其冠心病危险分数 : 收缩压
联系电话等;②生活习惯及嗜好。 包括吸烟、饮酒、工作方式、睡眠、饮食状况、体育锻炼等。 ③既往健康状况:包括家族史、疾病史、现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④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情绪变化、 人格、气质等。 ⑤生活事件:如离婚、家庭成员死亡等。 ⑥健康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⑦需要干预的影响健康的问题;⑧拟采取的干预方案及实施情况;⑨ 行为干预的效果。 通过收集的资料
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 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